誰買了“原油寶“?誰是罪魁禍首?


誰買了“原油寶“?誰是罪魁禍首?

原油寶慘烈穿倉事件仍在持續發酵。那麼,到底是誰買了原油寶?穿倉事件的罪魁禍首又是誰?除了中國投資者,還有誰也被坑了?

92%投資者今年剛入場

4月20日,WTI原油期貨5月合約史無前例的跌成負值,最低下探-40.32美元,結算價-37.63美元,與合約掛鉤的中行原油寶客戶多頭賬戶穿倉。

澎湃新聞進行的對原油寶用戶的網絡調查顯示,參與調查的投資者年齡最小為22歲,最大為53歲,30歲至39歲年齡段約49%,佔比最高,20歲至29歲投資者約佔據35%,40歲至49歲約佔12%,50歲以上則約佔4%。

投資者主要分佈於東部沿海地區,前五大區域為廣東、北京、江蘇、福建和浙江,共佔據59%。

在120份問卷調查中,14%的人(17人)並未有過任何投資史,剩下86%的投資者接觸過期貨、基金、黃金白銀、股票、理財產品、房產等投資領域,但其中真正接觸過期貨的投資者只有6人,佔5%。

只有8%的投資者2019年或更早之前就已購買原油寶,92%的投資者今年才開始接觸,並且其中,今年3月入手原油寶的投資者佔55%,32%的人1個月都還未捂熱。

在虧損情況上,本金保證金連同欠款一起,虧損在10萬元以內的投資者佔44%,10萬元至100萬元以內佔比45%,100萬元以上佔比11%。

誰買了“原油寶“?誰是罪魁禍首?

被問及如何得知原油寶產品,66%的投資者因為中國銀行官方公眾號、APP、以及網絡宣傳廣告,15%則是受到朋友、同事等人的推薦,還有11%左右受到中行工作人員的推薦。

5月合約到底坑了多少?

目前尚不清楚原油寶用戶虧了多少,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受傷的並不只有中國投資者。美國線上交易經紀商盈透證券日前發佈的聲明稱,由於WTI 5月合約價格在週一暴跌至負值,公司部分客戶持有的原油合約多頭頭寸受到影響。

“我們客戶大約持有15%的未平倉5月原油合約。”盈透證券創始人Thomas Peterffy表示,公司少數客戶持有的紐約原油及布倫特原油多頭倉位蒙受重大損失,甚至超出其賬戶淨資產,公司被迫代表客戶結清清算所的融資追繳保證金,暫定損失達8800萬美元。

考慮到其餘 85% 的未平倉合約同樣面臨損失,這也就意味著,其他經紀商的損失可能更大,Peterffy 認為整個行業還將面臨 5 億美元的損失。

USO是罪魁禍首?

相比之下,由於較早進行了移倉,全球最大原油基金——美國石油基金USO部分躲過了5月合約的負值結算。

在負值發生之前,油價已經出現了連續三週的暴跌,USO吸引了大量的新手散戶入場。上週,流入這隻基金的資金高達16億美元,是2006年基金創建以來最大的周度資金流入規模,堪稱“爆炸式增長”。

誰買了“原油寶“?誰是罪魁禍首?

由於規模爆炸式增長,到賬轉倉難度加大,USO的持倉策略被迫發送巨大調整,原本100%投資近期合約的持倉策略,調整為80%近期+20%第二個臨近合約,此後更進一步將更多頭寸佈置到更遠期合約。

據4月21日USO披露文件顯示,USO提前開始換月,持倉配置調整為只有40%在6月合約,55%資產已經換到7月合約,還有5%配置在8月合約。

市場認為,正是USO提前移倉換月,觸發了4月20日WTI原油期貨5月合約跌入負值,以及4月21日6月合約大跌逾40%至歷史低點6.5美元/桶的罪魁禍首。

《福布斯》分析師吉姆·柯林斯表示,USO必須在到期日之前拋售5月合約,引發了“軋多”行情。龐大的資產規模令USO在移倉時仍然持有10.8萬份WTI原油期貨5月合約未平倉多頭合約。

獵殺再現?

雖然逃過了初一,但令人擔憂的是,原油基金可能逃不過十五。

據智堡報道,有分析指出,USO目前正面臨著巨大的風險。USO持有大量6月份WTI合約——佔ICE和CME未平倉合約頭寸的35%和25%。如果6月WTI合約在預計移倉 (5月5日至5月8日) 之前大幅降至負值,其所持資產淨值可能會跌至負值以下。

有對沖基金經理表示,USO的規模變化,以及背後引發的市場巨震,正在讓原油期貨市場變得極其混亂。不少投資者甚至忽視了原油市場供需極度失衡、儲油空間耗盡等基本面因素,大量買入原油ETF,造成了USO基金的規模繼續大漲。

這也意味著,因為持倉量龐大,USO還將成為空頭下一次獵殺的對象,投資者能否提前撤場,避免悲劇再次發生,仍是未知數。

香港原油ETF“逃跑“

因為害怕爆倉風險再度發生,全球其他原油ETF基金也開始紛紛採取調整策略。

日前,香港市場成交最活躍的F三星原油期ETF的發行人F三星資產運用表示,其管理的F三星原油期已全數把所持有的6月紐約期油合約,轉倉到9月合約,轉倉活動已經完成。。

三星資產運用在公告中稱,“繼續持有2020年6月合約可能導致子基金和單位持有人蒙受重大損失。在最壞的情況下,子基金的資產淨值可能會下跌至零,而投資者可能會損失其在子基金的全部投資。”

與此同時,F三星原油期的提前調整,這也被市場解讀為該ETF在4月21日當天盤中暴跌40%的原因。

4月21日,WTI2005原油暴跌時,該ETF大跌14%,WTI2006原油暴跌時,F三星原油期更是暴跌46%,淨值直接腰斬。按照其4月21淨值3.32港元計算,22日收報1.79港元計算,4月22日一天,F三星原油期基金損失高達26.07億港元。

4月24日下午14點30分左右,F三星原油期淨值為1.900港元左右。相比今年1月8日的產品淨值高位13.56港元,目前該ETF淨值下跌超85%以上。

誰買了“原油寶“?誰是罪魁禍首?

相關產品應加強監管

上海交大高級金融學院教授陳欣等認為,原油寶事件提示,境外期貨交易的結算和交割規則複雜,若對相關規則瞭解不足,投資可能遭遇重大風險;銀行則面臨規避期貨投資者適當性原則,對客戶風險管理不足,做市商角色不明等潛在問題,有待監管層加強對銀行類期貨產品的關注和監管。

在4月20日WTI原油期貨價格跌至-37.63美元/桶的清算價之後,5月原油實物交割價格最終被確定為10.01美元/桶。中國銀行若不具備實物交割資格,就無法持有原油多頭倉位進行最終交割,只能被境外金融機構在負價格進行清算“收割”。

此次“原油寶”事件使大批投資者蒙受損失,銀行需要反思自身產品設計的缺陷的同時,有必要在交易能力、風控方式等方面提升、適應國際金融市場的複雜性。監管層也應加強對銀行類期貨產品的關注和監管,落實對金融機構客戶的投資者適當性要求。

在我國金融業大開放的時代背景下,將出現更加豐富和多樣化的金融品種和投資渠道。個人投資者仍需從此次事件吸取教訓,避免直接參與複雜的金融衍生品交易,而是交給更專業的機構投資者,利用其豐富經驗和風險管理工具進行投資決策。

僅供投資者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