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權臣三種“安全降落”姿勢動作的技術分析(之一)

“爬的越高,摔得越慘”。在中國古代的政治生態當中,人臣一旦到了權臣的位置,想要安全降落,得到善終,就非常難。歷史上有許多的大臣,聲名顯赫,卻難逃不得善終的厄運。霍光、張居正等生前權傾朝野,死後就被抄家滅族;年羹堯為雍正奪嫡立下汗馬功勞,最終兔死狗烹,落個身敗名裂的下場;周亞夫平定了七國內亂,出將入相,炙手可熱,卻難逃餓死牢仲的悽慘命運......

能當權臣,都是聰明絕頂之人,急流勇退的道理,難道不懂?只能說現實的情況是,想要交出權力比獲得權力更難!所以想從不勝寒的高處,實施降落工程,實現安全軟著陸,必須要有正確的的動作和關鍵的技術要領。

不妨對歷史上成功實現軟著陸的三位權臣安全降落的姿勢動作進行技術解剖分析。

關於權臣三種“安全降落”姿勢動作的技術分析(之一)

郭子儀:表忠心,防小人,一定要做到位

郭子儀的降落技術如果排在第二,那歷史上就沒有人敢排第一。

康熙評價郭子儀:“自漢唐以來之勳臣,功名最盛而福祚克全者以郭子儀為首稱。”國學大師南懷瑾認為,中國只有一個人真正實現了“福祿壽考”俱全的圓滿人生,此人就是郭子儀。郭子儀不但自己安全著陸,高壽善終,而且滿門子孫的富貴都得到了保全。(《新唐書》稱郭子儀,八子七婿,皆貴顯朝廷)。

安史之亂,唐玄宗丟了首都長安,率領大臣集體逃亡,唐王朝岌岌可危。在這危急的時刻,郭子儀挺身而出,忍辱負重,帶著二十幾名騎兵,憑藉在軍中威望,收拾舊部聚攏人馬,硬是把唐朝首都收復了,然後順便把安祿山、史思明幾十萬大軍都給滅了,讓唐朝的政權又延續了上百年,細讀郭子儀的歷史,翻遍人類戰爭史,這麼牛逼的戰將,沒有幾個,連唐代宗都尊稱他為“尚父”(乾爹)。

郭子儀更牛逼的不僅是取得這些不世之功,而是取得這些不世之功後為人處世的態度。

關於權臣三種“安全降落”姿勢動作的技術分析(之一)

平心而論,郭子儀在軍中、朝廷威望地位都這麼高,想要不讓皇*帝防備和政敵嫉恨是很難的。歷史也有很多戰將,縱橫於千軍萬馬之中,最後卻死在朝廷的小人算計之下,被自己的主子砍掉了腦袋。

郭子儀很明白,小人的造謠之所以能得逞,就在於信息不對稱。有一些誤會,皇*帝雖然不會問,但是會憋在心裡,時間久了就變成了猜忌。

面對這個問題,郭子儀的做法是,陽光公開是消除誤會最好的辦法。

侯門一入深似海,想要進入王侯家門那是一件很難得事情。但是郭子儀卻把王府大門打開,任人出入,老百姓想上老郭家串門,不用通報,不用排隊,比去菜市場還方便!

這種做法,別說在古代,就是在今天,可怕也沒有幾個人敢這麼做。但是郭子儀說了:“圍起高牆,緊閉大門,別人要誣告不義之事,我們就很難說清楚了。現在讓它暴露於大庭廣眾之下,如果還有人說我們要謀反,恐怕就沒有人相信了”

關於權臣三種“安全降落”姿勢動作的技術分析(之一)

唐朝經歷了武則天的恐怖政*治,許多朝廷重臣因為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被殺頭的,而是死的時候還不知道是怎麼死的。在那個時代,郭子儀這一招確實很有效,把大門敞開,任人自由出入,這樣誰還會相信他會密謀造反?以至於昇平公主向唐肅宗告狀的時候,連唐肅宗都幫郭子儀說話。唐肅宗都說:“郭子儀怎麼可能會造反?他如果想當皇帝,這天下早就不是咱們老李家的了,還要等到現在?”

看來,消除皇帝猜忌這一關,郭子儀是過了。但是,想要善終,還要過小人這一關。

郭子儀晚年時候退休家居,兩耳不聞窗外事。那時候有一個一個叫盧杞的朝廷官員,雖然還是小官,卻是不折不扣的的小人。(後來在官居宰相,唐史將他寫入《奸臣傳》)

關於權臣三種“安全降落”姿勢動作的技術分析(之一)

有一天,盧杞來拜訪郭子儀,郭子儀一聽到盧杞來了,馬上命令所有家眷迴避。等到客人走了,家眷們問他:“你平日接見客人,都不避諱我們在場,為什麼今天接見一個書生卻要這樣的慎重。”郭子儀說:“你們不知道,盧杞這個人,很有才幹,但他心胸狹窄,睚眥必報。長相又不好看,半邊臉是青的,好像廟裡的鬼怪。你們女人們最愛笑,沒有事也笑一笑。如果看見盧杞的半邊藍臉,一定要笑,他就會記恨在心,一旦得志,你們和我的兒孫,就沒有一個活得成了!”後來,盧杞果然作了宰相,那些過去看不起他,得罪過他的,一律不能免掉殺身抄家的冤報。只有對郭子儀的全家,全力保全,認為郭子儀非常重視他,大有知遇感恩之意。

歷史上很多權臣重臣,並沒有謀反的心思,出生入死後,也想著憑著功勞,舒舒服服的享受人生。但是往往由於得罪了小人,被挑撥離間,讓皇*帝產生了猜忌,形成惡性循環,遭來殺身之禍。其實表忠心,防小人的道理,他們不是不懂,但是把這兩個動作做得這麼到位的,也就郭子儀一人。

關於權臣三種“安全降落”姿勢動作的技術分析(之一)

親愛的朋友:陽明心印頭條號,致力於陽明心學交流、傳播,如果喜歡本篇文章,請收藏、分享!歡迎關注“陽明心印”,希望在致良知的大道上與您共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