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呼蘭河傳》

小說《呼蘭河傳》是作者蕭紅回憶自己童年的作品,從而寫成的一系列故事,分別寫了家鄉的一個“大泥坑”,廟會之類的活動,作者的祖父,胡家的小團圓媳婦,有二伯,馮歪嘴子。這是一系列的小故事,沒有主線的劇情,有些零散,但又互相承接。

《呼蘭河傳》是在抗日最艱苦的階段寫的,她在懷念自己的童年那些對於某些人某些物的記憶譜成冊而寫出的小說。蕭紅用她那細膩的語言,為我們描述了她那故鄉呼蘭河及那裡發生的故事。

通讀完全文,不禁感嘆,作者她塑造出了一個一個富有生命力的形象浮現在了我的眼前,長久不歇。

作者童年時與她的祖父一起在菜園裡嬉戲的情景,真的是十分的溫暖與溫馨,處處洋溢這親情,空氣中都有一絲絲甜美。在祖父寵愛下的蕭紅的童年自然是幸福的。但小小的蕭紅卻感到了“我家的院子是很荒涼的”,這不免讓剛讀到時的我感到奇怪。只是到了後來,讀著讀著,那股荒涼感竟然透過書,到了我的心胸。

小團圓媳婦十二歲嫁到了胡家,卻因樸實大方的性格意外地讓周圍的人看著百般不順眼,並經常遭到婆家的虐待,所以生病了,在婆婆百般的“救治”之下卻還是一命歸西。可是她的遭遇卻無人憐憫,只在她暈過去時才扶一下,醒過來的時候又狠心扔進熱水裡。只能感慨,封建社會的婦女,境地真的十分悲慘。而馮歪嘴子的妻子也無時無刻不生活在街坊鄰居的非議當中,之所以這樣的原因卻是別人羨慕嫉妒他們一家人和和睦睦的幸福生活,所以才來造謠生事。

這不得不讓人有些感慨當時社會的黑暗,行行色色的人物,都被那個殘酷的社會摧殘、壓榨,使他們從最初的有血有肉的人,活生生的變成了一副空空的皮囊,只能靠最後僅剩的一點執念活下去,受盡了別人的白眼。

除了這些,文中還滲透出了一種深深的藏在心中的寂寞之感。那是蕭紅自童年時就有的寂寞感,之後,彷彿如影隨形般,好像編織出了一張無形的大網,將她深深罩在裡邊,逃不出去。為了躲避,她從中國的北端走到了南方,從童年走到了中年,從生命的興章走到了尾章,腳步聲不歇,寂寞卻也從未知真正離去。

這呼蘭小城,處處載滿了蕭紅童年的回憶,這裡是她的家,她的故鄉,無法取代的夢迴之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