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時評:新基建“761”工程將引領高質量發展實現新突破

日前《吉林省新基建“761”工程實施方案》通過媒體發佈,引起廣泛關注。據瞭解,新基建“761”工程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要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動“十四五”期間全省基礎設施加快補齊短板,加快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戰略舉措。工程從2020年開始實施,“十四五”期間完成,涵蓋全省基礎設施各領域各層面。可以預見,如此重量級的工程實施,將極大地釋放增長潛力,提升競爭能力,為引領吉林高質量發展實現新突破,促進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增添新的動力。

促高質量發展謀振興,必須堅持樹牢抓項目意識。一個地方的發展要靠產業支撐,產業佈局要靠項目支撐。抓產業和項目不僅促進經濟發展,而且會帶動就業創業,促進民生改善。因此,某種意義上,發展產業的核心在抓項目、抓投入。也可以說,抓項目就是抓發展,抓項目就是抓民生,抓項目就是抓後勁,抓項目就是抓未來。近年來,吉林省在高質量發展和促進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始終突出抓項目意識,連續五年在年初部署“三抓”“三早”,把抓項目同抓環境、抓落實緊密結合起來,並且強調早落地、早開工、早見效,力求加快進度早開工、落地,促進早達產、達效。今年,吉林省克服疫情帶來的衝擊積極抓“三早”,推進項目建設。開復工大項目已超過1300個,總投資規模近一萬億元。同時啟動實施新基建“761”工程,新基建大項目已經謀劃2000多個,可謂決心大,行動快。

新基建“761”工程,亮點在搶佔先機抓優勢。抓項目不是籠統的概念,而應該是洞悉國際國內發展大勢,緊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著眼於本地產業優化和發展佈局,謀劃富有潛力和帶動作用的優勢產業和優勢項目,全方位做好謀劃。新基建“761”工程的謀劃,就是充分考慮上述因素,致力於推動“十四五”期間全省基礎設施加快補齊短板,作出的戰略決策。新基建“761”工程即“7新6網1補”工程。“7”是指5G基礎設施、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7大新型基礎設施”;“6”是指智能信息網、路網、水網、電網、油氣網、市政基礎設施網“6網”;“1”是指社會事業補短板。可以看出,“761”工程突出的是“新基建”,而“新基建”是國家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呈現蔓延之勢,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形勢下,結合新時代產業特徵和國家戰略,做出的撬動經濟增長,對沖下行壓力,促進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具有極高的政策含金量。在這個大背景下謀劃新基建“761”工程並迅速實施,彰顯了搶抓機遇、搶佔先機的意識。新基建“761”工程,將按照廣延伸、全覆蓋、高標準的要求,整合各方資源和力量,聚焦補短、補斷、補缺,實現成網、組網、聯網,提升基礎設施水平。

實施新基建“761”工程,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是關鍵。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提升競爭力。近年來,伴隨“三抓”“三早”的腳步,吉林省的項目如雨後春筍般開工、落地、達產,這期間,也凝聚了以解放思想、簡政放權、全程服務為標誌的優化營商環境的無限智慧。據瞭解,從2月3日起,全省各級發展改革部門全面啟動了“不見面”在線審批,企業投資項目的申報、審批、公示、發放審批文件等全程實現網上運行,企業足不出戶即可完成項目審批,確保在疫情防控期間企業投資項目辦理暢通和便捷。與此同時,工信、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住建、商務、政數、地方金融監管、林草等部門紛紛出臺政策措施,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加快推進投資項目建設。營商環境永無止境,需要根據企業等市場主體的需求,不斷調整優化服務的策略,以適應高質量發展的需要。在新基“761”工程實施推進過程中,也難免會遇到一些難題和障礙,在優化營商環境上,不僅要強化常規的服務,而且更要樹立起深化改革的“攻堅意識”,從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的角度,著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以制度創新帶動經濟創新。

在新的形勢下實現高質量發展,促進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需要做好克服比以往更大更多困難的思想準備,在實施新基建“761”工程中,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東北振興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繼續解放思想,搶佔先機,精準施策,以更加堅決的態度、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紮實的作風,推動新基建“761”工程中的項目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為穩定經濟增長、實現既定目標任務提供堅強保障。(久泰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