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寫作——結果準備要點

SCI論文結果是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目的是呈現研究的主要結果。結果的內容包括真實可靠的觀察和研究結果,測定的數據,導出的公式,典型病例、取得的圖像、效果的差異(有效與無效)、科學研究的理論結論等。結果部分反映了論文的水平和價值,作者應該重視結果的寫作。

研究結果的寫作要點

研究結果寫作的主要內容=What did you find?

研究結果寫作要點包括:

(1)言簡意賅(be concise)

對實驗或觀察結果的表達要高度概括和提煉,不能簡單地將實驗記錄數據或觀察事實堆積到論文中,尤其是要突出有科學意義和具代表性的數據,而不是沒完沒了地重複一般性數據。

(2)避免重複(avoid repetition)

決定哪些內容納入結果部分,哪些內容遷移到Discussion部分。在結果部分,你只描述結果,一般不作解釋。在Discussion部分進行解釋,並與已知的報道比較,不要重複所有結果。

(3)對實驗或觀察結果要客觀地評價

你觀察到什麼?你發現了什麼?對每個實驗或程序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簡述實驗(沒有詳細方法):如“By Western blot analysis,we found that…”。

·報告的主要結果(main result):包括預期結果(positive result)和陰性結果(negative result)。

·典型實例:最常見的(most common)。

·最佳案例:最理想的例證(best example of ideal or exception)。

(4)層次分明

研究結果是表達作者思想觀點最重要的部分,為表達清楚,多數研究結果必須分成若干個層次來寫。有的研究結果會分成若干個自然段。注意一個自然段只能表述一箇中心意思。也可以分成若干個小標題進行分層表述。但不論是分成若干個自然段,還是用小標題進行表述,都要注意層次之間的邏輯關係。多結果的邏輯排列,應遵循以下原則。

從最重要到最不最重要(from most to least important)。

由簡單到複雜(from simple to complex)。

按相同類排列,如organ by organ、chemical class by chemical class。

寫作應按研究問題的邏輯關係來寫,不應按實驗或試驗的時問順序來寫。

(5)數據表達可採用文字與圖、表相結合的形式

如果只有一個或很少的測定結果,在正文中用文字描述即可;如果數據較多,可採用圖、表形式來完整、詳細地表述,文字部分則用來指出圖、表中資料的重要特性或趨勢。文字應與圖表呼應互補,但注意文字、圖形、表格不應重複相同的信息,例如,同一組數據無需既列表又用圖。

(6)一般不解釋原始數據

如果論文中還包括獨立的Discussion部分,應將對研究結果的詳細討論留到該部分。

(7)文字表達應準確、簡潔、清楚

避免使用冗長的詞彙或句子來介紹或解釋圖、表。為簡潔、清楚起見,不要把圖、表的序號作為段落的主題句,應在句子中指出圖、表所揭示的結論,並把圖、表的序號放入括號中。

(8)結果中大多要提供統計結果

儘量用均值、百分數等概括原始數據值。方差分析的結果形式要根據刊物的格式給出,有的要求對分析值、自由度和概率都要詳細的給出,有的只要分析值和概率就可以了。概率可以用P=0.02或者P < 0.03等形式給出,自由度的表達也有特殊要求。這些細節問題雖然關係不大,但是注意格式統一,不要亂七八糟各自為戰。

(9)統計處理注意事項

當相對數的分母太小時,應報道絕對數,如10/20例,而不能只報告50%病例;應用的率和比應正確,選擇的各種統計分析方法要正確,複雜的統計分析要作解釋;應同時報道95%可信區間(95%CI)。

(10)確保數據在通篇文章中的準確性和一致性

注意度量單位與有效數字。採用國際單位制,如果試驗儀器測試的數據不是國際單位,註明並換算。同一組試驗數據應使用相同的有效數字。報告數據或統計資料時,應該賦予適當的單位。

(11)根據在文章中出現的順序對圖表統一連續編號,並賦予每一個圖表簡短扼要的標題

將表題置於表的上方、圖題置於圖的下方、圖例置於圖幅中,或單獨列出圖表題名(試期刊要求)。視期刊的具體要求,把圖表插入到文章中結果部分的適當位置,或將圖表置於文末參考文獻之後。每一個圖和表均需要完整獨立,具有自明性。

(12)總結統計分析結果

給出所有初步分析的實際P值(反映結果可信程度的一個遞減的概率指標)。有的還需要給出測量誤差、標準差、平均標準誤差、均方差和變異係數等。用括號給出重複次數或自由度。

(13)結果和討論分開寫時

結果部分儘量不要涉及對結果的評論,最多是總結陳述結果就可以了。否則造成這兩部分的內容重疊,顯得累贅,從而對 Discussion不利。結果的描述也要注意層次安排,要按照條理性要求分別描述,顯得邏輯性較強。不要亂七八糟,降低論文的可讀性。

研究結果寫作時態的運用

(1)敘述研究結果的內容,通常採用過去時。

(2)圖、表為主語時,常用一般現在時。

(3)對研究結果進行說明或由其得出一般性推論時,多用現在時。

(4)不同結果之間或實驗數據與理論模型之間進行比較時,多采用一般現在時(這種比較關係多為不受時間影響的邏輯上的事實)。

研究結果寫作語態

結果部分以被動語態為主。可以穿插主動語態。(有地方說強烈推薦使用主動語態,個人也偏好主動語態。)

研究結果常用表格

SCI寫作——結果準備要點


圖1.RCT研究患者招募流程圖

SCI寫作——結果準備要點


圖2.基線資料表

SCI寫作——結果準備要點


圖3.療效表格

SCI寫作——結果準備要點


圖4.安全性表格

SCI寫作——結果準備要點


圖5.患者招募流程圖

SCI寫作——結果準備要點


RCT研究的結局有主要終點和次要終點之分,研究終點有幾種形式,見下表

SCI寫作——結果準備要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