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韶華,時不我待!上海創新創業青年熱議市長“金句”

不負韶華,時不我待!上海創新創業青年熱議市長“金句”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郭穎

今天舉行的2020年上海創新創業青年50人論壇開幕式上,市委副書記、代市長龔正根據自己生活、學習40多年的經歷,送給廣大青年朋友們五句“金句”,在與會青年中引發熱議。

這5句金句是——

每個階段要努力完成每個階段的任務,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世界上什麼東西都有得賣,有得買,但是就是沒有賣後悔藥的。

要做一件想做的事,就要做若干件自己不想做但是必須要做的事。

我們往往不能改變客觀,不能改變別人,但是我們可以調整自己。改變自己工作學習的方式和角度。調整自己就等於改變了客觀,改變了別人。

始終要處理好雪中送炭和錦上添花的關係,實現綜合效益最佳。

要朝著最優方案去設想、去努力,但是我們很多情況下要實施的是次優方案甚至是第三方案。這件事情要不要做並不是說這個方案是不是最優,而是說只要朝著最優方案前進。要只爭朝夕,抓住機遇,轉危為機。

不負韶華,時不我待!上海創新創業青年熱議市長“金句”

華潤雪花啤酒行政副總裁朱江柳對“要做一件想做的事,就要做若干件自己不想做但是必須要做的事”印象深刻。

“這些年我身邊有很多創業的朋友,其中有不少是因為感性的驅使去投資創業。曾有一位朋友,他在第一家店關閉後籌備開第二家店,我們問他,你這家店如果要做到收支平衡的話平均每天需要賣出多少杯產品?他說他還沒算過,而這已經是他的第二次創業。大家應該可以猜出第二家店後來的故事了:它也消失了。”

朱江柳認為,堅守創業最初理想的純粹性,和企業需要生存壯大、實現商業拓展藍圖的過程中不得不做出的各種修正和妥協,幾乎是所有創業企業需要長期面對的抉擇。“在這塊平衡木上走好走穩,是青年企業家的必修課。回到個人來說,也許你對技術、對營銷充滿熱情,但對財務完全提不起興趣,但若要經營好一個企業,你就必須逼自己學習基本的財務管理知識,逼自己習慣於和財務報表打交道。”

不負韶華,時不我待!上海創新創業青年熱議市長“金句”

今年才38歲,卻已經當了23年程序員的上海澤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TO張元剛對於最後一句“轉危為機”感觸頗深:“2012年,迫於公司成本上漲的壓力,擺在我們面前的就兩條路,一是將研發部轉移到武漢、西安、成都,來降低人員和房租成本,二是研發新的開發工具來提高生產效率。我們選了後者——開發新工具UCC。”於是,幾個合夥人邊掙錢養活公司邊小額投入,中間因為銷售缺陷和管理缺陷,一度兩次快發不出工資,加上外部的嘲諷和內部的不解,公司人員流失,開發幾度快要停止。

“2015年,我們讓幾個普通本科畢業生,用3個月掌握技術並自己開發軟件。2016年,我們再次提出‘人人會編程’的戰略願景。2018年,在工業製造、金融設備和節能環保領域,公司實現了業務收入的突破,2019年建設線上社區。”到了2020年,國家人社部和教育部明確人工智能和物聯網人才的巨大缺口,張元剛的辛苦積累成了機遇——公司分別在上海和雲南創建人工智能與物聯網學院。

不負韶華,時不我待!上海創新創業青年熱議市長“金句”

“龔市長說‘明天再早也是晚’,正是‘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時代緊迫感,創新創業的確是不負韶華,時不我待。尤其是當下,全球疫情背景下的創新創業,更需要主動作為,樹立信心,抓住機遇。”愛迪實驗室創始合夥人胡冬覺得每句金句都讓他很受啟發,“做好一件事情,需要有很多的投入,也需要有很多的忍耐,是沒有條件也要創造條件的戰略定力;不能改變客觀,但可以調整自己。創新創業不能使用蠻力,需要講究方法論和科學性;把握事情輕重緩急,創新創業不能做偽需求的事情,要聚焦剛需痛點,把握和營銷亮點之間的關係;做最好設想和最壞打算,恰恰是每一個創新者,每一個企業家的必修課。”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郭穎

編輯:陸天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