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升職快的人,都具有這個意識

去年公司來了一批新人,其中小李和小張特別突出,兩個人工作能力都很強,安排下去的任務都能夠及時保質保量的完成,但是領導卻更喜歡小李。因為小李會把每一件事情都當作自己的事情在做,而不只是一份工作。

今年年初工作變動,他們倆所在部門要分出一個小組獨立做一個新項目,需要一個組長。領導首先想到的就是小李。項目結束小李的職位自然的發生了變化。

為什麼小李畢業一年職位就會提升呢?《麥肯錫精英這樣實踐基本功》這本書可以告訴你答案。

那些升職快的人,都具有這個意識

《麥肯錫精英這樣實踐基本功》的作者戶塚隆江是麥肯錫公司的資深資深諮詢顧問,也曾在高盛、哈佛商學院工作過。《麥肯錫精英這樣實踐基本功》就總結了作者在工作過程中發現的這些地方精英們的共同特質,並且告訴我們如何通過實踐擁有與精英們同樣的特質,讓自己也成為精英。

書中認為,要想成為精英,必須具有領導力,而具備領導力的第一個環節就是具有“所有權”意識——能夠將眼前的問題視為自己的問題,將眼前的工作視為自己分內工作的意識。小李正是因為具有這種意識而成為升職最快的那個人。

為什麼這種意識這麼重要呢?

作者認為“即使你有很高的專業素養,能夠投入100%的精力到工作上,但若是保持旁觀者的態度,就無法體會到需要解決問題的危機感,甚至沒辦法深入思考和分析問題。”但是,當你把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都當作自己的問題解決時,你的態度是截然不同的,最終發揮出來的價值也是大不一樣的。

那些升職快的人,都具有這個意識


那麼如何培養所有權意識呢?

就是在平時,對眼前的所有事物養成一種自問自答的習慣:“如果換作是我,會怎麼做?”

“換作是我”可以讓自己轉換角色,置身於問題的解決者而不是旁觀者,有利於培養所有權意識。但是具有領導力並不是只有所有權意識就可以的,還需要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還需要“會怎麼做”來養成開始思考沒有正確答案的問題的好習慣。那具體該怎麼做呢?

步驟1:問自己“如果換作是我,會怎麼做”來確定問題步驟2:針對確定的問題,說出自己的看法步驟3:尋找支撐自己答案的依據步驟4:適當調整見解的內容步驟5:再一次整理自己的問題、答案、依據,然後明確自己的最終講解。

那些升職快的人,都具有這個意識

1.明確問題

愛因斯坦說過:“如果給我一個小時解決一個問題,我會用五十五分鐘思考問題是什麼,搞清楚問題是什麼,用五分鐘解決問題。”可見明確問題的重要性。但是經常有人 看到問題立刻想著趕緊解決,卻忽視了真正的問題在哪裡,解決流於表面的問題,結果花費了時間和精力,卻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因此,明確問題是解決問題的首要環節。具體可以先嚐試寫出問題,然後自問“如果換作是我,會怎麼做”

2.說出看法

確定問題之後,就可以說出或者寫下自己對問題的看法。有人可能會擔心,知道是什麼問題,立刻表達看法是不是太倉促太冒失了,錯了怎麼辦。沒關係,還有第三步——驗證。

3.尋找依據

第二步,針對問題的個人看法可能純粹是靠經驗甚至個人直覺得出來的,為了確認方法的有效性,就要圍繞自己的第二步的觀點(結論),尋找支撐它的依據。

尋找依據的過程可能帶來兩個結果:觀點正確或者觀點不適。通過尋找依據發現自己的看法是正確的,那自然是最好的結果。如果發現自己之前的看法有失偏頗或者不合適,就需要進行第四步了。

4.調整觀點

尋找證據的過程,並不是為了證明自己觀點是正確的,而是為了驗證自己的觀點是否正確。

當發現自己的觀點似乎有不當之處時,一定要根據依據及時調整,確保自己最終觀點的準確性。

5.明確觀點

經過尋找依據證明支撐觀點和根據依據調整觀點這樣幾個回合,應該找到正確的觀點了,所以最後一步需求再次明確觀點,讓自己清楚,也讓別人清楚。

對這一步,作者有一個更明確的話術可以參考:

換作是我,針對OO問題,我會選擇△△的做法。理由主要有三點。一是OO,二是△△,三是XX


這樣表達,既可以再次梳理思路,又可以讓聽的人(包括自己)明確知道自己解決的問題是什麼,依據是什麼,最終的結論又是什麼。

這五個步驟不僅可以用於思考沒有正確答案的問題,養成“所有權”意識,培養領導力,還可以用於日常反思,當然,有正確答案,但是自己不知道的也可以用此方法思考。不僅如此,還可以用此方法培養下屬的主人翁意識。

那些升職快的人,都具有這個意識

寫到這的時候,突然想到前幾天有人諮詢我,如果想競聘班長,演講應該注意什麼。如果當時我用這個方法,可能會給出更好的答案。

第一步就是問自己“如果我來競聘班長,在競聘的時候我說些什麼才能獲得別人的支持?”

如果只是旁觀者,可能會想“隨便說什麼,不就是拉票嗎?”,但是如果把自己當作當事人,考慮的問題就截然不同了,就會想到自己需要展示給聽眾的問題具體包括幾個方面。具體可能包括如下幾點:為什麼我要競聘班長,為什麼我能夠競聘班長,我有什麼能力;我成為班長之後將會如何帶領大家,我成為班長對大家有什麼好處。

第三步就是解釋為什麼要介紹這三點。究其原因,競聘一要讓別人知道你的出發點是為公還是為私,而要展示出自己能夠勝任的能力,三要讓別人覺得你競聘成功與我是有關係的,對我是有好處的,這樣才願意投出這一票。

原本想重點講第二點,後來想到,別人可能更關心你競聘成功對我有什麼好處,所以重點需要調整到最後一部分。另外要注意內容之間的自然過渡。

多次整理之後,終稿大綱出爐:“如果我競聘班長,我會講三點,一是我競聘的初衷,二是我具備的能力,三是我入職後的工作計劃。選擇這幾點的理由主要有三點。一是讓大家知道我希望為大家服務,二是讓大家知道我完成有能力勝任這個崗位,並且把工作做好;三是通過我未來的工作計劃,讓大家知道我不是一個空談家,大家支持我有實實在在的收穫。”

這樣表達,不僅對方滿意,而且也鍛鍊了自己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那些升職快的人,都具有這個意識

經常問自己“如果是你,會如何處理?”,就會將主人翁意識根植於內心,當所有權意識得到提升,自然而然就跨出了領導力的第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