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區北山街道:“黨建+”聚力 璞石變美玉

西湖區北山街道:“黨建+”聚力 璞石變美玉

白沙泉併購金融街區

人間四月天,正是最美的季節。走進杭州白沙泉併購金融街區,綠樹成蔭的街道兩旁,白牆黛瓦的獨棟小樓鱗次櫛比,棲居在這裡的數百家金融投資機構早已復工,一切都充滿活力。

看到今天的白沙泉,你很難想象,這裡曾是“髒、亂、差”的城中村。近年來,北山街道以黨建為引領,通過開展城中村綜合整治、盤活優勢資源、騰籠換鳥將白沙泉城中村打造成全省首個併購金融街區,最終實現了白沙泉“由表及裡”的華麗嬗變。

破與立

“黨建+”引領白沙泉城中村綜合整治

白沙泉街區佔地130畝,坐落在寸土寸金的黃龍國際商圈,但在改造之前,還是一塊蒙滿塵土的“璞石”。“社區外繁華潔淨,但社區內臟亂差,基礎設施陳舊,違章建築亂搭,安全隱患叢生,吵架鬥毆頻發……”北山街道黨工委副書記陳國柱介紹道。

“髒亂差”的環境不改變,“璞石”便無發光之日。

2015年8月,西湖區委、區政府聯合西湖景區管委會啟動白沙泉城中村綜合整治,白沙泉綜合整治工作指揮部正式成立,並向全體村民做出了“減房不減產、減人不減收”的莊重承諾。指揮部成立了臨時黨委,從所在街道及職能部門抽調了精兵強將,一年半時間裡全年無休,全面完成違建拆除、立面整治、公建配套、景觀打造等系統工程。

面對亂搭亂建拆除難及低散亂商戶租期未到關停難等問題,指揮部黨員幹部分戶包乾做工作,平均每戶上門50餘次。同時街道紀工委加強督查,督促白沙泉區塊內43名黨員、公職人員、居民組長帶頭拆除自家違建,3個月內拆除違建3.4萬平方米,是該區塊合法面積的2倍。

截至2016年底,在全體工作人員努力下,白沙泉共拆違3.5萬平方米,新建景觀公園2個,“髒亂差”華麗轉身為粉牆黛瓦、古樹參天、曲徑通幽、傳統與現代交織共融的杭派小區。

西湖區北山街道:“黨建+”聚力 璞石變美玉

建與管

“一核多元”社會治理打造安居樂業街區

改造前,白沙泉群居著2300多名外來人員,租金是本地村民主要收入來源。“我們家之前有20個租客,每年收租能有15~20萬元,起初聽說要拆,就很擔心會有損失……”白沙泉原住民林文濱回憶道。

改造完成後,再次回到老家的林文濱震驚了。“環境好,特別上檔次!”然而除了環境,更讓他驚喜的是房子的出租價格。“現在我有3幢房子整租給企業,加起來一年租金有100多萬元。”

原來,為了促進白沙泉“低效財產”到“高效資產”的轉變,北山街道創新工作方法,對白沙泉房屋進行統一收儲管理、統一租賃運營。政府出面做“中介”,與原住民簽訂民屋流轉租賃合同後,再以同等價格轉租給入駐的金融機構。

在這樣的模式下,原住民住房財產性收入增長了4到5倍。據估算,原住民每年僅住房財產性增收至少7000萬元,實現了可持續的富民增收。

環境變美了,百姓增收了,社區管理也要跟上。

按照全科網格建設要求,北山街道進一步改革麴院社區(白沙泉所在社區)體制機制,設置綜合服務室和網格分隊,提升全科網格管理和服務水平。2019年以來,已處置各類安全隱患86件,調處糾紛26起,幫助辦理民生服務事項361件,基本實現了小事不出網格、矛盾化解在社區。

“除了完善網格,我們還打造了一個‘泉心向黨’企業服務聯盟,積極引導企業參與和助力基層社會治理。”陳國柱說道。2019年來,街區已舉辦泉安法治論壇、白沙泉平安巡防等活動180餘次,打造“泉聚同心薈”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示範點,街區企業的歸屬感和凝聚力不斷增強。

改與效

“政府+專業機構”聚智聚力促長效發展

這場城中村“變形記”,重塑了村莊的“顏值”,提升了百姓的“幸福值”,更刷新了街區的“產值”。

改造提升前,白沙泉社區充斥著小旅館、大排檔、群租房等低端服務業態。改造提升後,白沙泉主打引進併購金融機構,實現“低端服務業”到“高端金融業”的跨越。

截至2019年底,街區註冊企業452家,資管規模超1800億元,累計實現稅收2.88億元。騰籠換鳥,“璞石”真正變身“美玉”。

引得進,還要留得住。前幾年,街區業態總體上以單兵作戰、個體服務居多,併購服務的整體性、系統性、精準性明顯不夠。為破解這一難題,白沙泉通過搭建“物理平臺”和“活動載體”,讓併購金融街區業態實現從“併購服務零散、無序”到“要素、功能有效集聚”的轉變。

“物理平臺”包括建成全省首家併購金融展示館、路演中心、併購指數發佈中心等;“活動載體”包括做到“每年有峰會、每月有論壇、每週有沙龍”等。漸漸地,原本相關而分離的併購金融要素逐步整合、串聯起來,初步形成了白沙泉併購金融產業鏈。

從城中村華麗轉身成為浙江省唯一一個併購金融街區,白沙泉實現了城中村改造、強村富民、併購金融產業的“三方共贏”。接下來,白沙泉將搶抓浙江產業大規模轉型升級和併購金融發展戰略機遇期,充分藉助錢塘江金融港灣建設契機,積極響應省市“鳳凰行動”計劃,大力發展併購金融產業,打造區域城市有機更新和基層社會治理的典範。

(圖片由北山街道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