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空博物館坐落在北京市昌平區小湯山。是我國第一座對外開放的大型航空博物館,也是亞洲最大的飛機薈萃地。該館離市區約35公里,距離比較遠,是由老沙河軍用機場改造而成。
我開車來到中國航空博物館,走進大門,只見中國航空博物館高達十餘米的館標高高的矗立在廣場一側:乳白色的支柱斜託著一架通體潔白、正在緊急上升的單座輕型殲擊機(殲-12),基座的正面刻著四個大字--志在藍天。
博物館廣場中央,有一座用花崗岩製成大型英雄浮雕,浮雕前長明著“勝利之火”,代表了航空人的“信念、使命、責任、榮譽”。 浮雕兩側有解放軍戰士守衛。浮雕後面,是一面用花崗岩製成英雄紀念牆,上面刻滿了為祖國航空事業獻身的烈士名字。
紀念為中華民族航空航天事業獻身的先人、同仁和朋友。
英雄浮雕的對面是英雄大道,大道的最前端是我國航空第一人“馮如”的銅像,馮如身後是一組反映我國空軍從無到有,艱苦奮鬥發展歷程的雕塑群;最後是一把刺向藍天的英雄之劍。
英雄大道兩側,是露天展示區,一架架各種飛機停在停機坪上。民航飛機、軍用飛機,包括戰鬥機、轟炸機、殲強機、運輸及特種飛機、直升機等飛機種類。
裡面有許多珍品,如我國的第一架空中預警機--空警一號;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在50、60年代乘坐過的飛機,斯大林送給毛澤東的生日禮物──圖-4重型轟炸機,在"駝峰空運"、建設西藏、邊界反擊戰中屢建戰功的C-46大型運輸機,參加"兩航"起義的康維爾-240、C-47以及英國的子爵式、圖-124、三叉戟等大型客機。
博物館1986年建館,1989年11月正式對外開放。展覽區分為綜合展館、洞庫展廳和露天展示三個部分,館中收藏了各個款式型號的飛機琳琅滿目,其中,許多是國家文物飛機,讓人大開眼界,此外還有地空導彈、航空炸彈、防空雷達、防空火炮等近萬件航空文物。
走進綜合展館,這裡是空軍裝備發展歷程展。這裡有新中國研製、引進的各型戰機、導彈,尤其是殲-8II、飛豹A,殲-10,殲-10S等新型戰機,別處很難見到的,還有如殲教-1,可以說是孤品,那架投放氫彈的轟-6也在館內。
這是展出的強-5強擊機,它是中國以米格-19為基礎,保留機翼及後機身,完全重新設計前機身,研製而成的。作為為數不多的幾種超音速強擊機之一,強-5曾是中國空軍的主力戰術攻擊飛機,並出口海外頗受好評。
這是大名鼎鼎的殲-10,是我國自行設計,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先進戰鬥機。本機是1998年3月23日首飛時使用的原型機1001號。它的研製成功使我國進入了能夠研製第三代戰鬥機的少數航空強國行列。
殲-10在2006年底才被解密公開的,這架展出的殲-10機翼下掛載有SD10和PL8空空導彈。
博物館的綜合展廳中為殲-10S雙座戰鬥機設置了專門的展區,雙人座艙和空中加油接口是它區別與殲-10單座戰機的明顯特點。這架掛滿武器裝備的殲10S雙座型戰機看起來威風凜凜,修長的機身、銳利的機頭,猶如一柄銀光閃閃的長空利劍。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到機腹下有兩個白色吊艙,但沒有對吊艙的說明,我估計應該是瞄準吊艙和激光導引吊艙。
最後來到洞庫展廳,這個展廳是利用七十年代開鑿的儲機庫改造的,宏偉開闊,總面積達2萬平方米,拱型頂上鑲嵌265盞圓燈,構成繁星點點的景觀。兩側兩條光帶,把展廳裝點得更加寬敞明亮。主要陳列著我國各個時期有代表性的珍貴飛機:初教-5,結束了中國不能造飛機的歷史;殲-12,是我國完全自行設計的新式殲擊機;運-5曾將總理的骨灰撒向祖國大地。這裡的飛機有的是世界珍品,有的是國家珍貴文物,最具代表性的有毛澤東主席重慶談判時所乘坐的美製C-47運輸機(美齡號);孔中山先生主持製造、宋慶齡參與試飛表演的樂士方一號;中國人自己製造的第二架飛機馮如二號;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當年的座機;空軍英雄王海、張積慧駕駛的戰鷹;參加開國大典受閱和一批參加過保家衛國空戰的“功勳”飛機。另外,99式高級教練機、波士頓、拉、伊爾-10、雅克-17、殲-12等都是難得一見的世界珍品。
機頭用紅色油漆噴著"香玉劇社號"字樣的米格-15飛機,是當年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常香玉捐贈給志願軍空軍的戰機。當時,常香玉和她的"香玉劇社"全體同仁,於1951年8月從西安出發,輾轉5省,歷時半年,義演180多場,收入15億多元(舊幣,約合現人民幣15萬元),捐獻給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買回這架戰鬥機裝備前線。
航空博物館200多架風姿各異的飛機,似鷹群佈陣,如凱旋之旅。可以說,這裡的每一架飛機都代表著一段不平凡的歷史。
中國航空博物館,是中國航空史的縮影,也是飛行器的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