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阜陽:脫貧戶送倆兒去當兵

這幾天,安徽省阜陽市潁泉區聞集鎮蘇屯村的脫貧戶常寶家裡熱鬧非凡,一家倆兒子同時驗上了兵,這是多少年來村裡出現的第一次,常寶逢人就說:“黨的好政策讓俺家脫了貧,倆兒子又一起去當兵,不是我常寶的命好,是政府對俺的關心!”

今年疫情風險降低後,趁著全國各地學校還沒有開學,潁泉區人武部加大了徵兵工作宣傳力度,要求村幹部要把徵兵政策宣傳到全體預徵對象,深入到戶。村書記陳洪龍和村民兵連長楊防震,帶上區人武部印發的徵兵宣傳材料來到常寶家,動員常寶的兩個兒子去當兵。春節前,常寶就聽大兒子常齊說過,等過了春節想去當兵,他只當是兒子隨便說說,村幹部上門動員卻讓常寶動了心,他對兩個兒子說:“村幹部都到咱家動員你倆去當兵,現在當兵政策又這麼好,我看你倆都去當兵吧。”大兒子常齊沒有表態,他去年畢業於阜陽工業經濟學校,已經找到了一份自己比較滿意的工作,而二兒子常宇正在享受著貧困戶每學期1500元的生活費補助,在阜陽技師學院讀書。見倆兒子對當兵的反應平淡,常寶猜出了他們的心思,便說:“你倆只管去,咱家現在脫貧了,我身體也比以前壯實多了,家裡的事不用操心,等你倆當兵都走了,就不讓你媽出去打工了,讓她在家裡幫我種好咱承包的這40多畝經濟田。”

常寶是2014年識別為貧困戶的,因為他的兩個孩子都在上學,他患有心臟病,又不能外出打工,全靠家裡二畝地的收入維持著生計,為了孩子上學,妻子柳敏不得不外出打工給孩子掙學費。自從扶貧工作隊進村後,被識別為貧困戶的常寶就有了扶貧包保人,而他的兩個正在讀書的孩子享受著政府的生活費補貼。常寶是種地能手,自從患上了心臟病之後,身體差了,地裡的莊稼也荒了。扶貧工作隊把列入重點扶貧對象,常寶享受著大病醫療補助,住了幾次院,得到有效治療後,病情穩定了。這時,常寶向包保幹部提出承包大片土地搞經濟作物種植的想法,土地到手後,他種上了南瓜和改良紅薯,第二年就獲得了很好的經濟收入。2017年,常寶脫貧出列。脫貧後的常寶沒有了後顧之憂,所以當村幹部到家動員兩個兒子當兵時,他非常支持。

經過體檢和政治考核,哥哥常齊和弟弟常宇都成為“雙合格”兵源,參加了區人武部組織的預定新兵役前教育訓練。訓練時,哥倆分在一個班,訓練中,哥倆都特別能吃苦,比著幹,無論是隊列動作還是文化知識考試和條令考核,哥倆的成績都是先進。定兵時,鎮、村上報的初定兵員名單,常齊和常宇名字靠前,集體定兵會上,兄弟倆同時通過定兵。

得知兩個兒子都定上兵的消息後,常寶第一時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遠在鎮江打工的妻子柳敏,接到電話,柳敏立即向老闆請假,她要趕回家送兩個兒子去部隊,全家人也好一起吃個團圓飯。(李 芳、錢振、王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