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網絡平臺“有償代搶”大陸春運火車票引質疑

臺媒:網絡平臺“有償代搶”大陸春運火車票引質疑

漫畫 新華社發 商海春 作

參考消息網1月9日報道臺媒稱,大陸春運即將於13日登場,民眾展開搶火車票大戰,與以往不同的是,各大網絡平臺今年推出有償搶票服務,民眾可以購買“插隊券”,提升搶票成功概率,但也令一張回家過年的火車票,需多掏幾十元至上百元人民幣的服務費。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月4日報道,2017年鐵路春運從1月13日開始,大陸鐵路預計發送旅客3.56億人次。面對一票難求局面,互聯網平臺的有償搶票生意引發網友質疑,指這跟加錢找網絡黃牛沒兩樣。以後會不會不加錢就搶不到票?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春運搶火車票已打成科技戰爭,想搶火車票,就要靠搶票軟件和APP,即便鐵路總公司不斷改進系統,民間也跟著推陳出新,自動刷新餘票、自動提交和驗證碼識別等全自動搶票軟件再更新,還出現雲端搶票系統,只要肯花點錢,就有人幫忙把票搶來。

入門級的搶票軟件,當屬自動刷新餘票,可以自動提醒哪些時段還有剩票,不過,鐵路訂票平臺很快順應潮流更新系統,內建自動刷新功能。

網絡搶票,最怕的是看到有票,卻被人捷足先登,等信息輸入完成,票就在那短短几分鐘被買走。為此,搶票軟件另有自動提交功能,可以幫返鄉族爭取分秒時間。

眼見人人作弊不能放任不管,訂票平臺曾推出史上最難的圖形驗證碼系統,不過很快被破解,被難住的反而是沒用搶票軟件的民眾。

事實上,搶票不光靠軟件,手機硬件好不好,網速快不快,都會影響搶票結果。

有需求就有商機,標榜雲端為消費者搶票的服務應運而生,只要肯花錢就有專人代勞搶票,但這也引來消費者批評和議論,指平臺服務有如黃牛,坐地抬價要錢。

雲搶票,又叫離線搶票,主要利用雲伺服器自動完成所有購票流程,類似僱用專人在網絡幫忙搶票,一般是將個人信息輸入後,設定起站與到達站,將賬戶委由雲端平臺託管,代行搶票和完成支付。雲搶票被平臺視為加值服務,通常會索取一定的服務費用。

有償搶票也引發質疑。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月4日稱,多家網絡科技公司的購票平臺“有償搶票”與從前的“黃牛”性質上並無不同,都是擾亂正常購票秩序、損害正常購票旅客權益。為杜絕此歪風,工信部在2013年就已下令封殺搶票神器,但這個目的不容易實現,因為網絡技術在迅速發展。

大陸媒體稱,搶票軟件不合法,平臺使用這種軟件搶票,是頂風違法。如果說,“黃牛”是躲在角落,其非法經營見不得光,現在這些合法的網絡購票平臺公開從事有償搶票服務,甚至公開宣稱可以插隊加塞,那就不僅是企業經營道德掃地,更是對社會公眾權益、法律法規的公開挑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