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道德經》第十五章:老子對真正得“道”之人是怎樣描述的?

老子在這章中對“古之善為道者”做了描寫。所謂的“道”,也就是真正懂得“道”的人。老子在前面幾章中,已經對“道”進行了反覆的闡述,他認為“道”是深奧恍惚、難以捉摸的超體驗存在,人們無法直觀地把握“道”的形態。既然如此,那麼真正懂得“道”的人必然不同於人世間那些為名利所限制的俗人。在老子看來,懂得道的人顯得沉靜幽深令人難以看透,即所謂“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因此只能勉強去形容它。像解釋“道”的內涵一樣,老子接下來用人們經驗世界中的直觀體驗來說明得“道”者的狀態,由此可見,人與“道”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融合的,但老子也提出“保此道者不與盈”,得“道”之士對於“道”的探索永無止境。今天看來,這也正是人類不斷追求真理的動力所在。

“道”是深微奧秘、難以用語言來描述的,常人難於捉摸,但懂“道”之人的精神境界遠超一般人的理解水平,他們具有謹慎、警惕、莊嚴、灑脫、融和、純樸、曠達、敦厚等人格修養功夫,他們微而不顯,含而不露,高深莫測,為人處事,從不自滿高傲,故而能窺測世人“嗜慾深者天機淺”的“道”。

得道人士因深諳道法,精通天地間微妙玄通之理 ,所以靜密幽沉、難以識別。老子之所以在本章勉強對這些得“道”之士進行一番描述,旨在讓我們知曉體會“道”之後的人會有怎樣獨特的風貌和品性,從而更加深刻地認識道的存在與玄妙。

在老子的描述下,我們可以看到那些得“道”的先賢們舉手投足間,無不體現著“道”的特質。他們深諳“道”之嚴謹,所以凡事三思而行、誠惶誠恐、謹小慎微;他們深曉“道”的深遠,所以心懷敬畏,不妄自獨尊、藐視四鄰;他們對“道”深為崇敬,所以表情莊嚴肅穆;他們深知“道”的廣博,所以行為隨和變通;他們深悟“道”之不可欺,所以待人以誠;他們自慚於“道”之無窮,所以謙虛謹慎、虛懷若谷;他們形愧於“道”之完美與自然、尊崇自然的大智若愚之像,故而鋒芒不露、混沌遲疑、不棄汙濁。

“道”之所悟所得,無窮無盡,淬鍊出得“道”之人良好的人格修養和心理素質,良好的靜定功夫和內心活動。這種人格正符合老子的理想,更符合於“道”的變化規律。

附《道德經》第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

微妙玄通,

深不可識。

夫唯不可識,

故強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

猶兮若畏四鄰;

儼兮其若客;

渙兮其若凌釋;

敦兮其若樸;

曠兮其若谷;

渾兮其若濁。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

孰能安以久動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

故能蔽而新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