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向人吐口水,奶奶居然誇可愛!這樣的家庭教育遲早毀了孩子

本文2720字,預計閱讀時間7分鐘

自從當了爸爸以後,特別留意親子方面的東西,不管是電視劇、節目還是育兒的文學性東西,都會有意無意的去留意。走在大街上,看到別人家的孩子,也忍不住多瞅幾眼,看看別人家孩子的穿著打扮,聽聽別人家孩子的表達能力等等。

既從別人家裡取來了育兒的先進經驗,也發現了一個普遍存在教育孩子問題:把孩子的不良習慣當可愛!

典型場景一:小孩子喜歡打鬧,沒事!

上週末帶著女兒開心在遊樂場玩的時候,碰到一位由奶奶帶著的小姑娘,和開心一般大,一雙眼睛滴溜溜直轉,特別招人喜歡。

“開心,這裡有個小妹妹……”

我走上前去,經過交談得知,小姑娘比開心小五個多月。

“還不到兩歲,話就說得這麼好,手機也會玩,我都不會……”

小姑娘的奶奶滔滔不絕地說著,讓人感覺到她發自內心的高興,我想起當時開心第一次學走路、第一次自己拿起勺子往嘴裡喂吃的,我那會兒的高興,大抵也是如此。

“是的,現在的小朋友都特別聰明……”

我也為老人家高興。

交談的同時,開心已經和小姑娘打成一片,爭相玩著遊樂場的滑滑梯,兩個小孩玩得挺歡樂,開心叫著妹妹,小姑娘叫著姐姐,儼然姐妹情深的模樣。

我和老人在一旁聊天,就聽她不停地說著孫女的聰明機智,以及兒子、兒媳怎麼有出息,早出晚歸,顧不了家,照顧不到孩子等等雞毛蒜皮的小事。

出於禮貌,我有一句沒一句的附和著,視線始終不離開心。

兩個小姑娘玩的一直很歡樂,你追我趕的,也難免打打鬧鬧,但是畫面突然就變了,那個小姑娘向開心吐了口水,開心先是愣了一下,那個小姑娘哈哈大笑起來,開心也開始大笑,於是兩個小姑娘相互吐著口水哈哈大笑。

孩子向人吐口水,奶奶居然誇可愛!這樣的家庭教育遲早毀了孩子


“開心,你在幹什麼?”

我有些生氣,衝上去阻止了又準備吐口水的開心。開心停了下來,那個小姑娘卻不,還把口水吐向了我,老實說,我是生氣的,但我又不能和一個小孩子置氣。

“小孩子喜歡打鬧,沒事……”

小姑娘的奶奶倒是很平靜,既不出言阻止,也不上前勸阻,反而笑呵呵地站在一邊看著。

“向別人吐口水是不文明,更是不禮貌的……”

我把開心抱起來,這既是說給開心聽的,也是說給那個小姑娘,更是說給那位奶奶。當然,我也知道,我說的話對他們並不會起什麼作用。

看我們準備走,那個小姑娘追著趕著,向我們吐口水,“停下!!!”我語氣中很是生氣,也沒停下腳步,就離開了遊樂場。

“小孩子嘛,這有什麼,調皮可愛不好嗎?”

遠遠地,我聽見那位奶奶一點也沒意識到小姑娘的不禮貌。

典型場景二:小孩子打一下能怎麼樣,又不會痛

現在物質條件越來越好,大多數家庭都是六個大人圍著一個小孩轉,難免多了一份寵溺,但是對孩子愛歸愛,不能過於溺愛。小時候的不良習慣,都是為以後埋的禍根。

還有一次,在小區樓下的滑滑梯,開心正在玩得高興,一個小男孩跑了過來,笑盈盈地快步走到開心身邊,我當時還想著這小孩指定是喜歡小朋友,也就站在一旁看著,讓兩個小朋友一起玩。

卻不曾想到,走到開心身邊,小男孩就揚手要打開心,我急忙衝上前去一把拉過開心,但小男孩的手還是打到了開心的肩膀,我要是慢一點,這一巴掌肯定就打在了開心的臉上。

開心當時就嚇哭了了,我急忙把開心抱起來。小男孩向我們跑了過來,揚著手,還要繼續打,“你這小孩怎麼這樣?”

我一把抓住小男孩的手。

“小孩子打一下能怎麼樣,又不會痛!”

一個牽著狗的老婦人慢悠悠向我走來,一把搶過了小男孩的手。

“打我是不痛,我女兒這麼小就看著讓他打嗎?”我生氣地走上前。

“打人還有理了?一句道歉都沒有嗎?”。

“矯情……”

那個老婦人,一隻手牽著狗,一隻手拉著那個小男孩趾高氣昂往前走了。


孩子向人吐口水,奶奶居然誇可愛!這樣的家庭教育遲早毀了孩子


典型場景三:孩子大了就不會打人了

我本來還想衝上去說點什麼的,但是我想起了村裡的小A。

喜歡打鬧彷彿就是男兒天性!

還記得小時候村裡有一群和我一般大的熊孩子,相互調皮搗蛋,這個哭了,那個鬧了,在所難免,但是哭歸哭,鬧歸鬧,明天大家還是一起撒尿和泥巴的好玩伴。

但是唯獨小A不一樣,打鬧的時候就帶著狠勁,不是這家小孩被打破了腦袋,就是那家小孩的眼睛又被他打腫了,不僅我們這些小孩子不喜歡,村裡的大人也是。

“你們這麼溺愛他,遲早要出事!”

小A的外公外婆說過多次。

“孩子這麼小,他懂什麼,大了就不會打人了……”

但是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不以為然,

“他這麼活潑好動,村裡孩子都怕他,以後肯定是一名武將!”

小A在家裡排行老四,上面三個個姐姐,三代單傳的背景,註定了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也註定了姐姐是被欺負的對象,聽大人們說,他一兩歲的時候,揪著姐姐們的頭髮了,大人們不勸阻,反而是哈哈大笑,覺得孩子聰明可愛。也可能是因為他看這麼做可以讓大人開心,於是揪得更加厲害。

孩子向人吐口水,奶奶居然誇可愛!這樣的家庭教育遲早毀了孩子

剛開始是揪姐姐們的頭髮,再後來是開始動手打人,大人們也總是以弟弟還小、弟弟不懂事、姐姐要讓著弟弟為託詞助紂為虐!

後來,小學都沒畢業的他就開始“走江湖”了,靠著從小練起來的拳頭,沒有打來一片天下,倒是為父母打來了付不清的醫療費。

小A是在我讀高二那年被抓的,聽村裡人說還是因為自己那雙拳頭!

我時常在想,要是他的父母從小就糾正他愛打人、愛打架的習慣,他應該不會這樣吧。

小孩子不懂,所以才需要大人引導和教育,不要讓小孩子不懂,成為小孩子任性的理由,更不能成為誤導小孩子健康成長的藉口。

就像小區樓下那個老婦人,肯定平時縱容孫子習慣了,他以為這是對孫子的愛,卻不知道這是誤了孩子。

開心剛滿兩歲的時候,總是偶爾伸手打疼愛她的奶奶,奶奶笑著說,

“哎喲,你還打我!”

“您不能只是笑,您必須輕輕打回去,不然開心會以為打人是小事,以後打了就難管了。”

每次我看到這種情況,我都會提醒母親,母親總是說,“沒事沒事”。

我只好拉過開心的手,輕輕打兩下,並告訴她不能打奶奶,也不能打其他人。

“三歲看小,七歲看老”,這是民間的一句俗語,講的是不同階段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三歲看小”是指從兒童3週歲時的心理特點、個性傾向就能看到其長大後的心理與個性形象的雛形。3歲到7歲被稱為“幼兒期(進入幼兒園時期)”,又叫“學前期”。所謂“七歲看老”是指在7歲時幼兒的個性傾向開始形成。

當然,“三歲”與“七歲”並非實指,而是虛指,只是說兒童此時的性格將對他的將來產生很大影響,權威調查發現,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說,10歲之前十分關鍵,並且在這一過程中,家庭和學校的作用同樣重要,長輩對小孩子一個不良習慣的糾正,將會對孩子的一生產生重要影響。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家長的共同心願,希望作為家長的我們謹記“從小偷針,長大偷金!”的老話,停止對孩子所謂“調皮”“不懂事”的縱容,不要把孩子的不良習慣當可愛!

願天下父母養子成龍、育女成鳳!


——END——

©親桔原創 · 作者 | 李老師

親桔親子已開通寶媽奶爸來稿專欄,歡迎粉絲寶寶們投稿,一經採用稿酬豐厚。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