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娃1歲,如何選保險?(保險不買錯之二:兒童篇)

賈記者保險研究/文(全平臺同號)

我家娃1歲,如何選保險?(保險不買錯之二:兒童篇)

你第一次有了要買保險的念頭,是在什麼時候?

身邊有親友生病?

體檢出現異常?

也許是的,但是更常見的是:

你生了個娃。


我家娃1歲,如何選保險?(保險不買錯之二:兒童篇)



於是,你決定給娃買個保險。畢竟,如果我們不買保險的話,未來親家可能都不樂意。

朋友圈曾經刷屏的“致未來親家書”,還有人記得嗎?

我家娃1歲,如何選保險?(保險不買錯之二:兒童篇)


我家娃1歲,如何選保險?(保險不買錯之二:兒童篇)


顯然,“有保險”已經是標配了,地位僅次於“有房”。

但是,娃的保險究竟應該怎麼買?

在保險產品的廣闊叢林裡,有不少人是踩過坑的。今兒我們來聊一聊,怎樣避開這些前人踩過的“大坑”,找到最適合自家娃的保險方案。

(此文略長,說到娃就停不下來)


1

大坑之一:一張保單啥都保


有些保險產品,特別是針對兒童的,設計成了“兒童套餐”。一張保單就覆蓋了重疾、定壽、意外、醫療等,看上去無比全面。

是不是聽上去很有吸引力?

但是,這種產品,往往就是最大的坑。

最常見的“一張保單啥都保”的產品,形態是“重疾險+各種附加險”,比如重疾險+附加定壽+附加意外+附加小額住院……

看上去好像挺全,但是,每個險種的保額可能都不高。買保險就是買保額,拿重疾險來說,買個10萬20萬的保額,在如今的生活成本之下,真的有意義嗎?

而且,有些附加險的性價比是非常差的,導致花了不算很少的錢,只獲得了很少的保障。比如這種:


我家娃1歲,如何選保險?(保險不買錯之二:兒童篇)


還有一種更討厭的形態,是打著保障的名義,結果卻是“年金險+各種附加險”的形態。本文篇幅有限,不再展開。

另外一種“一張保單啥都保”的產品,是“一年期保險合集”。這樣的產品,把重疾險+醫療險+意外險+定期壽險全部糅合到一張保單中來,買起來似乎非常省心,還便宜。

這種保險的“坑”在於,所有險種都是短期險,續保存在很大風險。如果產品停售了,身體情況又發生了變化,那麼換個保險買?抱歉,可能買不了了。而長期險,只要合同成立,後續產品是否停售都不受影響。

而且,這樣的產品便宜的原因,是因為你足夠年輕。這種採用自然費率的產品,保費會逐年升高。等到了一定的年紀,保費會高到令人咋舌。


我家娃1歲,如何選保險?(保險不買錯之二:兒童篇)


所以,這種保險只能是作為年輕人預算極度不足時的臨時過渡產品,絕不能作為長期保障。


2

大坑之二:貴的就是好的


很多爸媽都有這樣的想法:要買就買最好的。

這樣的想法當然沒啥問題,但是,究竟什麼是最好的?

大品牌就是最好的?

最貴的就是最好的?

大娟最不愛聽的就是“貴有貴的道理,我們和別家不一樣”的話術。

有一些明顯是“忽悠”的說法,在這裡隨便拎兩個出來:

“我們家的條款,只要確診直腸癌就賠,別家呢?要切掉三分之二才能賠!”“我們家的條款,只要確診甲狀腺癌就陪,別家呢?要5公分以上才能賠!”


……

通通都是謠言,無力吐槽。癌症,各家都是病理報告確診後即賠,沒有區別。

更何況,有些更貴的保險產品,條款反而更加不友好。比如缺失某種高發輕症。

那麼,這樣的保險到底貴在哪裡?是服務嗎?除了理賠外,保險公司的其他服務重要嗎?而在理賠時,貴的保險產品,能夠獲得比合同約定更好的保額嗎?

我們平時買個只用三五年的電腦,都要貨比三家,講個性價比;

買個幾個月的銀行理財,都要對比下各家銀行的利率,而不會去糾結到底是成都銀行還是建設銀行;

怎麼到了要保障一輩子的保險這兒,在有些營銷員的嘴裡,貴的就等於好的了呢?

比如下圖這個,如果我們的需求是保障,這樣的產品是好的嗎?


我家娃1歲,如何選保險?(保險不買錯之二:兒童篇)



事實上,保險行業具有金融行業的一貫德行:信息不對稱。

在互聯網的教育之下,這種情況已經好了很多,至少,在做了一定了解之後,消費者不太容易用奧迪的錢買了奧拓了。但是,為保險公司的品牌溢價和廣告費買單,仍然是很容易出現的情況。

同樣的保費,一旦出險,某些公司的產品只能賠付50萬,但是另一些公司的產品可以賠付80萬,你願意為了保險公司的品牌,犧牲掉自己的30萬保額嗎?

說到這裡,大娟再偷偷感慨一下:選對保險,別提多費勁了!


3

大坑之三:小孩預算超過大人


我們知道,保險保障的,是家庭的現金流。

什麼情況會導致家庭的現金流出現問題?自然是家庭經濟支柱出現狀況的時候。所以,如果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應該優先考慮大人。

舉個例子:如果一個年收入30萬的家庭,每年拿出3萬元來給一家三口買保險,這些預算本來是比較充足的,但是,如果上來就是孩子買了8000元的重疾險和1萬元的年金(教育金),那麼給大人留下的空間就非常小了。

剩下的1.2萬,可能只夠給一個大人配置保險(很可能還不夠),而另一個人,只能處於裸奔狀態了。

所以,正確的保險打開方式應該是:先大人,後小孩。

在大娟看來,兒童的保險最容易“買到”(一般來說,兒童身體情況最好),但也不容易“買對”(保障類沒買先買教育金、大人沒買先買小孩都太常見了)。

那,理性的兒童保險方案是怎樣的呢?


4

重疾怎麼買


對於兒童來說,大娟認為配置順序應該是:重疾+意外+醫療。當然,國家的醫保是打底,一定一定要配置好,這裡不再多說。

先來看重疾。

重疾險的特點,一是均衡費率,一旦鎖定,終身不變,兒童的費率要比成人低非常多;二是保障期限長,如果是終身型,不論你是1歲買還是30歲買,保障的時期都是“終身”。

也就是說,一個1歲的兒童和一個30歲的青年,兩人壽命都是90歲的話,1歲兒童的保障期限高達89年,而30歲青年的保障期限是60年。

兩者的價格呢?以一款不分組2次賠付的產品來舉例:


我家娃1歲,如何選保險?(保險不買錯之二:兒童篇)


同樣的保障內容,保費差距就是這麼大!

而且,對於預算不高的家庭來說,兒童還有一種產品可以選擇:保30年甚至更短時間的“少兒定期重疾”。舉個例子:


我家娃1歲,如何選保險?(保險不買錯之二:兒童篇)


為什麼這樣的產品這麼便宜?答案很簡單:這是一款“不一定會賠”的產品,沒有身故責任,期限也短,如果保障期限內沒有出險,這筆錢就當“供菩薩”了。

這樣的產品也有隱憂:萬一小朋友中途不幸出險,後續可能再也沒法購買其他的保險,TA的保障,到30年後就結束了,到那時,TA就處在了無險可買的境地。

所以,完美的解決方案就是:用多次賠付的終身型產品,搭配定期產品。兩相結合,前者在長長的人生中帶來最大的安心,後者在少兒時期帶來更高的槓桿。


5

意外及醫療


意外險的重要作用,相信也不用過多強調。

小孩子,尤其是5歲以下的小孩子,意外的可能性太多了。床上墜落、燙傷、觸電、溺水、動物咬傷、玩耍致傷……

我家娃1歲,如何選保險?(保險不買錯之二:兒童篇)

與大人選意外險主要應關注保額不同,對於孩子來說,意外險的核心就是意外醫療。絕大部分意外,是需要門診或者住院來治療的。意外醫療額度是5000還是1萬,包不包含社保外用藥,就是我們要關注的重點了。

至於醫療險,這個就見仁見智了。

如果擔心萬一需要住院,社保內的自負部分支出太多,那麼在醫保之外加一份學平險大概率就可以覆蓋;

如果擔心萬一出現大病,無法承擔社保外的醫療費支出,那麼就購買一款百萬醫療;

如果萬一生病住院,希望能夠獲得好的就醫環境(國際部、特需部),可以考慮中端醫療。


6

關於教育金


說到娃的保險,有一類產品無法避開:教育金。

但是,這是大娟並不喜歡推薦的一類保險,原因請查看往期文章:

你的孩子,真的需要一份教育金嗎?

不過,如果保障類已經配齊,又有需要鎖定長期利率的需求,可以來找我,我們一起來探討更好的方案。畢竟,年金類產品真的很複雜,萬一買錯,差距可不是一點半點。

總結一下:

給娃買保險,重疾+意外+醫療即可。

重疾險看保額,意外險看門診,醫療險看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