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發願

什麼是發願

問:法師,我常常聽您說要“發願”,到底發願是什麼意思啊?

答:你覺得發願是什麼意思呢?

問:是不是到廟裡向佛菩薩求什麼心願?

答:不,那是許願,是民間的思想,把自己的願望寄託於佛菩薩,想象靠冥冥之中的神秘力量來幫助自己實現願望,佛法不講這個。

問:那發願是什麼呢?

答:對於自己希望實現的事情,內心中生起一個願望,就叫“發願”。

問:這跟許願有什麼區別呢?

答:發願是“我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樹立一個方向,靠自己的努力來實現它,許願是“我想得到什麼”,希望佛菩薩來幫自己實現願望。前者向內求,後者向外求。

問:哦,是不是可以這麼理解,發願就類似於平常說的“立志”“有理想”?

答:是的。譬如學生要立志,企業要有願景,職場人士要有事業規劃,這些都是發願的內涵。

問:為什麼佛教這麼強調發願呢?

答:“願為先導,以願導行”,願就像一個指路嚮導一樣,從果推因,就知道當下該做什麼。有了願,我們才不會被動面對生活,人生才有方向感。仔細觀察,生活中有成就的人,都是有願力的人。

問:發願和安住當下矛盾嗎?

答:發願與安住當下非但不矛盾,而是互相配合、缺一不可的。譬如走路,願就是你所行的方向,當下就是你的腳步。沒有願的“當下”,就如沒有方向的腳步,是迷茫的;不能安住當下,願就是空的,永遠無法實現。

問:我總是發願要改善全家人的生活,但一發願就有壓力和煩惱,這是為什麼呢?

答:發願的意義在於產生行動力,而不是給自己增添一個包袱。如果光是發願而無行動,那麼“願”就成為了妄想和壓力。

問:發願是一種執念嗎?

答:發願本身不是執念,是一種希求心、做事的動力,但發願發錯了,向外追求、執著果相,就會變成執念。如果是隨順著正道去發願,那就是一種信念,是做事和修行必不可少的助力。當願力策勵著自己邁過一個又一個難關後,再把願也放下,這就是修行的極致境界。

問:我想發願做一件事,可是又怕太難,自己做不到。如果發了願做不到,是不是比不發願更糟糕?

答:發願正是對治懈怠的一種方法。正因為我們習慣了放逸、懶惰,所以才要咬牙往上拼,靠願力來策勵自己;如果覺得“反正我也做不到”,就不去發願,那就好比一開始就放棄了。

問:普通人該怎麼發願呢?

答:不要僅僅追求個人私慾的滿足,還要對自己的成長有要求,對自己要承擔的責任和創造的價值有目標。

問:我明白了。謝謝法師!

答:阿彌陀佛!祝你早日發大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