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本子,1只筆,10個月:29歲的我,將自己重新活了一遍

是一篇長達4600字的自我剖析的深度長文,相信你花5分鐘耐心看完,你也會有所收穫!

最近手賬本寫完了要換新,所以就來做個覆盤總結。

這個手賬本是從去年10月份開始啟用的,到現在已經11個月過去了,當我在重新翻看自己,發現自己的很多問題歷歷在目,原來自己對自己的看法並不全對(因為自我評價並沒有那麼多毛病)。

然而,記錄本身就是事實,事實不會騙人,很感謝開始嘗試寫手賬的自己,也很感謝手賬本讓我重新認識了自己,並發現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現在我正在堅持不懈地朝著自己想要的人生去努力!

手賬,讓我重新認識真實的自己

你會認為自己是個三分鐘熱度,沒有定力的人嗎?

我不會!

但是經過這近一年手賬的書寫,我發現,我是!

心理學家曾說:接受事實,是改變自己的第一步!通過覆盤總結,我將把自己的缺點一一列舉出來,時刻提醒自己切勿再犯!

接下來,我將從選擇、策略以及執行三個層面對自己進行深度的剖析。

一、關於選擇

1、不明白自己的喜好及擅長,盲目跟風

自己做自媒體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是到現在卻沒有能夠拿得出手的結果,除了策略上的失誤,更多的是自己盲目跟風的結果。

本來文章寫得挺好的,見圈內朋友說視頻是個風口,一定要抓住,自己真的相信“即使是豬,站在風口也能起飛”,於是就馬上放棄寫文章,全身心投入到拍視頻當中去,三農火拍三農,美食流量高就拍美食,賬號註冊了一大堆,卻沒有一個能夠堅持下來的。

當時,覺得自己堅持不下來,是因為投機心理,總想一夜成為大V。究其根源,是因為自己根本沒有從自己擅長的東西和自己喜歡的東西出發去做事。

我喜歡寫作,不擅長做飯,拍到視頻都是現學現賣,沒有靈魂,怎麼可能做出爆款。在這說,因為不擅長不喜歡,所以見不到效果,就很難堅持下去。

對自媒體來說,堅持才是獲取成功最基本的要素。

以後自己碰見風口,要首先想適不適合自己,自己有沒有那個實力去抓住,自己有多少精力投入去做這件事,投入這麼多精力是否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等等,都需要自己提前做好預判,只有這樣,你才能更好地降低自己的試錯成本。

1個本子,1只筆,10個月:29歲的我,將自己重新活了一遍

作家連戰對此也有同樣的觀點:

人要學會為自己的價值觀而活,這樣才能活得踏實、睡得好。倘若是違背自己的價值觀的錢,就是送上門也不能賺,風口再大也不能跟。


越是危機,就越要賺慢錢,賺長遠的錢。這有點反人性,人總是想來塊錢,越是危機,越想玩一票大的,輸的越多,越不珍惜籌碼,孤注一擲。


這些年,確實是有些行業賺錢快,比如快遞、遊戲、雲服務,還有房地產,你會轉行進入這些行業嗎?不會,因為你知道投入巨大,門檻已高,你現在更近,不是破產就是虧本。


你看到的,都是看起來門檻很低的財富傳奇,聽說誰直播一天賺幾百萬,誰炒股一個月翻一番,於是,你也架起攝像頭搞直播,或天天盯著K線做白日夢,最終等來三輸結局:荒廢本業,浪費時間,損失時間。

對此觀點,深以為然,想要避免自己陷入三輸局面,就需要自己能夠審時度勢,根據是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預判,但是這一點,卻恰恰是很多人欠缺的。

2、設置選擇優先級

人之所以會糾結,是因為經常會遇到無法做出選擇的事情,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先把不可逆的事情以及相對來說比較難的事情,放在最前面去做。

比如說:當陪伴孩子和工作產生衝突,我會把陪伴孩子放在首位,因為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錯過了就永遠無法彌補,而工作機會錯過了,我們還能想辦法補救。

1個本子,1只筆,10個月:29歲的我,將自己重新活了一遍

另外,當你面前有兩個機會,你要優先選擇比較難的事情去做,因為難事做多了,你會發現,你的路越走越順;

相反,如果面對選擇,你總是挑那些不需要怎麼投入就產生回報的事情,相信不久,你會發現自己正在走下坡路。

二、關於策略

你是不是經常三天兩頭更改自己的計劃?你有沒有碰到過目標總是實現不了的情況?除了執行力出問題,最大的原因是策略出了問題。

我自己就碰到過這種情況,做自媒體這段時間,自己經常調整定位,改變方向,要知道,每一次調整,都是對自己之前的努力進行否定。

在看完《超級演說家》冠軍、北大才女劉媛媛的《精準努力》這本書後,我才發現,是自己的策略出了問題。

1個本子,1只筆,10個月:29歲的我,將自己重新活了一遍

那什麼是策略呢?就是實現目標的最短、最有效的路徑。

比如說:你想多賺錢,你要做的不是多打幾份工,而是應該想賺錢有哪些方式,自己身上有哪些技能可以更高效地變現?

如果暫時沒有,只能做一些靠體力賺錢,那是不是應該考慮增加自己的學習時間,提高自己的變現技能等等。

把這些問題寫下來,進行詳細的拆分,把一年要賺的錢,拆分到每個月。為了實現月目標,就需要確定實現目標的路徑,然後每天按照計劃進行就可以了。

當你把目標進行拆解,定好實現目標的策略,這個時候,你心裡是踏實的。

當你目標堅定,你的定力就比較足,很少受到外界的誘惑影響,因為你知道,只要你能堅持徹底地執行,你就會夢想成真。

1個本子,1只筆,10個月:29歲的我,將自己重新活了一遍

關於策略,最重要的是要“慢想快做”,在做決策方面,把時間拉長,儀式感化,儘量考慮周全;一旦決策做好,就要快速執行。

這樣就能避免你在執行過程中,碰見問題就想調整方向改變目標,讓自己之前的努力功虧一簣。

三、關於執行

一件事情能做成,不僅取決於完美無瑕的策略,更重要的是執行力。

通常執行力差的人,都會有以下幾種表現:

1、拖延症

很多人執行力差,都敗在了拖延症。其實,產生拖延症的原因,也分很多種,比如:畏難情緒、沒有及時反饋產生的動力不足、計劃長期完不成造成的自信力不足等等,對此,我們有以下幾種不同的應對措施:

1) 5分鐘實踐法打敗心理上的恐懼

這個方法是我實踐過最有用的方法之一,這個方法在使用的過程中要注意,當自己開始產生拖延的時候,人通常會給自己找各種理由,並想想自己接下來要做的事有多麼的困難.

這個時候,不要想,立馬行動,並且挑選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去做,等你做5分鐘之後,你會發現事情並沒有你想的那麼難,這會給你完成計劃增加不少信心。

舉個例子:我堅持早上5點起床已經400多天,剛開始確實不想起床,因為被窩裡實在太舒服了,而且家裡人都在睡,這個時候,我就把自己定的鬧鐘放在客廳,鬧鐘一響,我就得起來去客廳把它關上,接著就把電腦打開,開始碼字.

一天當中,我最恐懼的就是寫作,當我開始把難事提前,寫上5分鐘,就會發現,一天1500字其實並沒有那麼可怕,當我完成一天當中最有成就感的寫作時,我一整天的心情都是愉悅的。

這就有強化了我接下來早起的信心。

1個本子,1只筆,10個月:29歲的我,將自己重新活了一遍

2) 15分鐘以毒攻毒

這個方法是我在上大學的時候發現的,結果後來每次碰到自己拖延的時候,都會拿出來用,效果賊好。

這個方法具體怎麼操作呢?

當你遇見一件很麻煩的事情,你無從下手,心理上會選擇逃避,這個時候,你讓自己坐在書桌前坐15分鐘,什麼事都不要做,更不要拿手機看,把自己放空

,前5分鐘你可能會想這個事情太麻煩,根本就完不成;

再過5分鐘,神奇的事情開始發生了,你會開始想,反正也是乾坐著,不如想想要實現這件事,都需要那些步驟,等你把結果以終為始的倒推拆解出來,你會發現很多事情是你現在可以付出實際行動的。

3) 尋找同路人

正所謂“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

在你開啟做一件事的時候,不妨給自己尋找同路的人,大家一起做這件事,事情不僅變得沒有那麼難,甚至變得更加有意義。

還拿我早起這件事來說,我就給自己尋找了一些想要早起的小夥伴,我甚至還做了個約定“10年早起計劃”。我們每天都會在群裡打卡,每個人早起的時間,看見被人比自己起得早,就會鼓勵自己也要起得早點。

這個過程,我們不僅能完成自己的目標,同時還能鏈接到天南海北的同頻好友,這種感覺實在太好了!

1個本子,1只筆,10個月:29歲的我,將自己重新活了一遍

2、完美主義

很多人執行差,都死在了這個問題上,那寫作這件事來說,剛開始我也是犯了這個問題,稿子一邊寫一邊改,初稿還沒有寫完,就已經被改得面目全非,一點寫下去的慾望都沒有了。

於是,後面我重拾寫作的時候,就在心裡不斷強調自己,先完成再完美,先把初稿寫完,不管寫出來有多糟糕,等到寫完再去改稿。

當你按照自己的思緒不斷往下寫的時候,這種思想直接從鍵盤上流淌出來的感覺真的很爽,慢慢地,我發現自己並不那麼恐懼寫稿。

對於完美主義者來說,對自我要求高是好事,但是如果把自我要求高當做自己止步不前的藉口,事情就變得不太妙了。

這個時候,降低對自己的要求,不要害怕犯錯,先完成在完美,抱著這個心態,你就會跨越過這道坎。

1個本子,1只筆,10個月:29歲的我,將自己重新活了一遍

3、三分鐘熱度

很多人在尋找自己熱愛的事情上,總是表現出差強人意的三分鐘熱度,一會兒學畫畫,一會兒學寫作,一會兒又要學演講,都是沒幾天都不了了之了。究其原因,其實就是做事虎頭蛇尾,三分鐘熱度。

三分鐘熱度,可謂是夢想實現路上的攔路虎。那該如何做,才能打敗它呢?

我覺得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目標儀式感化

還是那句話“慢想快做”,做決策的過程要拉長,找個安靜的地方,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確認最後定下來的那個目標是自己內心真正的渴望。

作家娜裡跑曾經自己生活拮据的情況下,給自己定了酒店,只是為了讓自己與自己進行內心對話,確認自己內心真正想要什麼。

據她講,每當她想要放棄的時候,她就會想起來那天自己在酒店,自己是經過深思熟慮才定下的這個目標。

於是,她就會再堅持一下。

直到今天實現自己的目標後,她依然感激自己當時把目標儀式感化積分獎勵的決定。

2、步驟標準化,做到不用想就行動

當你把目標確定下來,就需要將目標進行拆解,落實到每天的行動中去。這個時候,可以行動步驟標準化,做到不用想就可以直接行動。

還拿我自己寫作這件事來說:因為現在一個人全職帶兩個孩子,所以,能夠用於閱讀和寫作的時間非常少,中午孩子午休時間比較長,我會把這段時間拿來進行閱讀;

另外,我有早起的習慣,每天早上4點55分準時起床,5~10分鐘的洗漱時間,然後直接坐在電腦桌旁,打開電腦開始寫作,因為有前一天的輸入基礎,所以寫起來並不覺得很困難。

你看,原本害怕寫作的我,現在把步驟標準化以後,只要到時間按部就班去做就行了,根本就不用去想寫作這件事多麼難。

1個本子,1只筆,10個月:29歲的我,將自己重新活了一遍

3、建立正面反饋機制

你可能會說,即使我能夠按照你上面說的這兩步去做,但是依然堅持不了多久,就被重新打回原形了,那我接下來就告訴你,我的殺手鐧秘籍—為你做的事建立反饋機制。

人,都會因為被鼓勵、被認可而找到繼續行動的勇氣和意義!

拿我的寫作歷程來說,我是因為金錢回報才開始進行寫作的,最早是在2016年我懷孕大寶的時候,因為知道在頭條上寫作可以賺錢,我才開始自己的寫作歷程。

時至今日,已經過去了4年,雖然中間走了不少彎路,但終歸我還是找到了適合自己的道路,仍然迴歸到寫作上來,因為會寫作,真的是你能夠做成很多事的底層邏輯。

我公開寫作的這些年裡,給我正向反饋,讓我堅持在每個黎明前,能夠坐在電腦桌前碼字的理由有很多:不菲的稿費、別人對自己文章的認可、更重要的是影響了很多人。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有個好久沒有聯繫的朋友跟我說,我的文字是有力量的,一定要堅持下去!

你看,當你給自己做的事情建立正面反饋的時候,你堅持起來會更加容易,甚至會發現,你做的這件小事,原來會這麼有意義!

所以,從現在開始,戒掉三分鐘熱度,讓自己專注其中,堅持很久不放棄,你就會成為行動的巨人,人群中的極少數卓越者,人生中永遠的贏家!

1個本子,1只筆,10個月:29歲的我,將自己重新活了一遍

結語:

看過數十本成功人士寫的書,他們都不約而同的認為:記錄,會改變你的一生。剛開始,覺得這個說法很雞湯,但是當我真的開始踐行10個月以後,我發現,這個說法真的一點一不誇張。

很多時候,並不是我們不懂,而是知道和做到之間有很長的一段距離,很多人都難以逾越。

他們從來沒有想過,把自己知道的方法用到自己身上去實踐。在我活到29歲這一年,我才明白:聽話照做,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

29歲,我把自己活明白了!

餘生,我願以書為友,寫作為伴,每年解鎖一項技能,努力成為一個有趣的人,過一個有意思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