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出18架飛機!抗美援朝中的蘇州力量

捐出18架飛機!抗美援朝中的蘇州力量

今天上午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

抗美援朝出國作戰七十週年大會

在北京舉行

70年前,無數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高舉正義旗幟,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捨生忘死、浴血奮戰,用生命捍衛和平正義,以堅定的革命意志、頑強的戰鬥作風和崇高的獻身精神,譜寫了氣壯山河的英雄讚歌。

銘記偉大歷史

弘揚偉大精神,砥礪奮鬥力量

今天

讓我們聆聽志願軍老戰士

講述那段承載著血與火的崢嶸歲月

向不畏犧牲保家衛國的

“最可愛的人”致敬


口述:那一場血與火的正義之戰

“面對敵人猛烈火力,我們無所畏懼奮力衝鋒”

陳金男,出生於1927年,蘇州人。1944年,他參加太湖游擊隊。1951年,作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的一員入朝作戰,1954年歸國。經歷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奮勇作戰,4次負傷。

捐出18架飛機!抗美援朝中的蘇州力量

在朝鮮征戰3年,我經歷過負傷、昏迷,也忍受過戰友犧牲的悲痛,隨部參加了多次戰鬥,也包括著名的上甘嶺戰役。當時中美兩軍的裝備差距非常大,美軍擁有強大的機械化作戰能力,成百上千的坦克、重炮、戰機被投入到戰場上,給志願軍的前線作戰和後勤補給帶來了巨大壓力。美國大兵打仗是不帶被子的,他們都有連帽的鴨絨外套,睡覺時把帽子戴上,把胸前的拉鍊拉上,再鑽進睡袋裡,就一點也不會冷了。我們的志願軍那時候條件艱苦,保暖的衣服也不夠,還經常斷糧。炊事班把食物送上來,我們就吃;沒有食物送上來,我們就只能餓肚子。

這麼大的裝備差距,這麼艱苦的作戰環境,志願軍憑藉著不屈的意志同敵軍作戰。面對敵軍的精良槍炮和猛烈火力,志願軍戰士無所畏懼,奮力衝鋒,一往無前。到了後來,可能是被我們的勇猛嚇倒了,只要我們一打槍,一衝鋒,很多美軍竟然舉手投降了。

還有就是依靠戰術,我們經常向敵人發起夜襲。悄悄靠近敵人的時候是最危險的,你不可能知道什麼時候會被敵人發現,什麼時候敵人會突然開槍。可一旦雙方交火了,就一點都不緊張了。我們拿出全部的勇氣同敵人作戰,而敵人的火力優勢,在這種夜間混戰中也發揮不出來。敵人是很怕我們的夜戰的。

“朝鮮百姓誇‘大大的中國,大大的好’”

邵子龍,出生於1927年,蘇州人。曾參加淮海戰役、渡江戰役、解放上海戰役及抗美援朝戰爭,擔任過步兵、機槍手、炮兵等。在抗美援朝戰爭爆發第一年,勇赴前線戰場,並隨軍挺進漢城,直到抗美援朝戰爭結束,才從朝鮮回國。

捐出18架飛機!抗美援朝中的蘇州力量

我來到朝鮮後遇到的第一個敵人,不是美軍,而是嚴寒。天氣太冷了,我們只能在雪中挖洞後再躲進洞裡。軍隊補給也不足,餓了只能在地裡挖土豆。當時朝鮮軍隊遭遇重大挫折,朝鮮百姓不敢相信中國人民志願軍能扭轉形勢。後來志願軍打了勝仗,才贏得了朝鮮百姓的信任與尊重,誇我們“大大的中國,大大的好”,還給我們送吃的。

贏得信任和尊重所付出的代價卻是極為慘重的,那是發生在雞雄山的一次戰鬥。雞雄山位於金化城北,高約600公尺,山下是幾條公路的交叉點。原本志願軍已佔領了雞雄山,朝鮮人民軍眼見志願軍疲憊不堪,提出換防。沒想到,美軍突然集中兵力,又一次向雞雄山發起進攻,朝鮮人民軍招架不住,雞雄山又被美軍佔領。志願軍不得不重新奪回雞雄山。雞雄山易守難攻,為了避開美軍飛機的轟炸,志願軍決定晚上發起攻擊。

當晚,志願軍接連發起多次進攻,但是美軍佔據地理優勢,加上武器精良,志願軍如潮水般攻向山頭,又如潮水般地退下。我擔任機槍手,耳邊充斥著炮彈轟炸聲,眼見一批批戰友倒下,我發狠地一梭子一梭子地打過去。直至天明時分,經過整整一個晚上的激戰,志願軍又重新佔領了雞雄山。這次戰役我們傷亡慘重,整個連110人,最後只剩下了8人。

 “目睹戰友犧牲,只能抹掉眼淚,振作精神”

曹蘇生,出生於1934年,蘇州人。1950年11月,16歲的曹蘇生響應“抗美援朝,保衛家園”的號召入伍,1952年8月赴朝鮮咸興,在中國人民志願軍對空監視二十五連任指揮副排長,1955年9月回國。

捐出18架飛機!抗美援朝中的蘇州力量

在抗美援朝戰場,我是一名在防空指揮室工作的對空情報兵。志願軍沒有現代先進的雷達設備,為了提前瞭解敵機來臨的時間、地點和目標,使用了“土雷達”——防空哨,以人工的方式對敵機來襲進行預判,為轉移物資、疏散隱蔽爭取時間。防空哨設置在交通沿線和後勤給養基地附近,每隔幾里地設一哨所,哨所內有士兵輪守,三班倒晝夜值班。每當看見敵機或聽見機聲,士兵即鳴槍傳訊,一個個哨所迅速反應,依次鳴槍,警示的槍聲很快將美機的行動信號傳遞給基地、樞紐、車輛,有效地保障了生命和物資的安全。

我多次由咸興坐汽車外出辦事,均安全完成任務,這全靠防空哨的作用和機智勇敢的司機。汽車外出執行任務,是相當危險的一件事。行駛的汽車在白天容易成為敵機的打擊目標,所以一律夜間行車,且不準開車燈。有一次我帶車去團部領器材,在防空哨的保護下,預知敵機來襲,汽車及時去公路邊隱蔽,大家裹著棉大衣跳車臥地隱蔽,敵機盲目投彈掃射,一車人幸運地平安無事。

當時,我們所在的連隊指揮所建在偏僻山溝的地下,宿舍為隱蔽分散的半地下室木屋。在指揮所附近,零星住著幾戶人家。老百姓們對志願軍非常歡迎,雖然物質條件艱苦,老百姓還是常常送來自家種的新鮮水果。老百姓會幫志願軍洗衣服,洗好曬乾疊整齊放在宿舍;志願軍會幫老百姓清理屋室、打掃衛生,有時還幫忙插秧,一起幹農活。

有戰爭就有流血與犧牲,經歷的幾次危急時刻還歷歷在目。在一次執行任務過程中,敵機擊中我方一輛汽車,全車10人,除了2人負了輕傷外,其餘8人犧牲。有一位同志臀部被密集機槍彈射中,血肉模糊、流血不止,沒留下一句話就犧牲了。為保證順利完成任務,車上常常配有多名司機。這次遇襲,車上的3名司機全部壯烈犧牲。戰爭年代司機本就緊缺,在沒有司機的情況下,有時炊事員就被培養成司機,繼續完成艱險的任務。目睹戰友的犧牲,戰士們情緒悲憤,但由於任務緊急,大家只能抹掉眼淚,振作精神,繼續踏上征程。


重溫:古城迸發保家衛國熱潮

蘇州的抗美援朝運動是從開展保衛世界和平、禁用原子武器的和平簽名運動開始的。1950年,蘇州通過廣播、評彈、牆報等多種形式,動員群眾參加和平簽名運動。1950年11月15日,蘇州市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反對美國侵略委員會(又稱蘇州市抗美援朝分會)成立,統一領導蘇州市的抗美援朝運動。當時的蘇州專區(注:解放後,蘇州城區從吳縣劃出設蘇州市,與吳縣、常熟、崑山、吳江、太倉5縣組成蘇州專區)各縣也相繼成立抗美援朝分會。各地通過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各界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代表會議、時事座談會、遊行示威等方式,推動抗美援朝運動向縱深發展。

捐出18架飛機!抗美援朝中的蘇州力量

1950年12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和政務院作出關於招收青年學生、青年工人參加各種軍事幹部學校的決定。蘇州廣大青年經過愛國主義宣傳教育和思想動員後,爭相報名參加軍事幹部學校,為保衛祖國貢獻自己的一腔熱血。僅4個月,專區就有1358人進入軍事幹部學校,學習軍事科學與軍事技術,為國防事業貢獻青春。以軍事幹部學校招生為契機,大批青年踴躍報名參加志願軍,群眾性的參軍熱潮不斷湧現。

捐出18架飛機!抗美援朝中的蘇州力量

1951年6月1日,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發出關於推行愛國公約、捐獻飛機大炮和優待烈屬軍屬的號召,簡稱“六一”號召。“六一”號召發出後,蘇州市把訂立愛國公約作為抗美援朝運動的中心工作,全市參與訂立愛國公約人數佔全市人口的80%以上。在踴躍訂立愛國公約的同時,全市各界廣泛開展募集救濟品、慰問品和捐獻飛機大炮的活動。

1951年1月下旬,蘇州市委、市政府成立歡迎志願軍傷病員指揮部,迎接多批志願軍傷病員來蘇休養和過境轉送。每批次志願軍傷病員來蘇時都組織安排歡迎隊、臨時服務隊、擔架隊等,並在沿途分設歡迎站。烈軍屬的優撫工作也在蘇州各地普遍展開。廣大群眾自覺把擁軍優屬訂入愛國公約。學校照顧烈軍屬子弟優先入學並減免學費,工廠優先考慮烈軍屬的勞動就業,工商界給予烈軍屬購物優待證,衛生工作者自發為烈軍屬免費治療,農村更是廣泛開展優撫代耕工作。各地普遍成立代耕隊、代耕小組,幫助無勞力或缺少勞力的烈軍屬戶耕作。


數讀:蘇州抗美援朝“時間簡史”

捐出18架飛機!抗美援朝中的蘇州力量

捐款269.3萬可買18架飛機

1951年4月,蘇州市群眾捐獻8.89萬元,實物15大箱,藥品16箱

1951年7月,在市抗美援朝分會捐獻飛機、組建“蘇南空軍師”的號召下,各界群眾愛國熱情高漲。至1952年1月,蘇州市共捐獻269.3萬元,摺合可購買飛機18架

近6萬青年報名參軍

至1951年7月,蘇州市共有1552人光榮入伍

至1953年2月底,蘇州專區有近6萬名青年報名參軍,錄取9102人(超額177人)

另外,蘇州專區有101名醫護工作者、49名汽車駕駛員志願赴朝鮮前線為志願軍服務

迎接傷員7批2600人

1951年1月27日至3月4日,蘇州市先後迎接志願軍傷員共7批2600人,參加歡迎的群眾達2.8萬人次

駐蘇州的蘇南軍區醫院、蘇南行署康復醫院、市康復醫院收治留蘇州休養的傷病員1000餘人

1953年2月3日至24日,蘇州專區分4批運送志願軍傷病員1502人去南潯休養

捐出18架飛機!抗美援朝中的蘇州力量

2020年10月23日《蘇州日報》A04版

蘇報記者:朱琦 蘇報通訊員:查燕華 蔡洵穎 朱天培

史料來源:《中國共產黨蘇州歷史(第二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