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知識|古代朝中官職各不同,“牛人”等奇葩官職名稱,魔性十足

在中國古代的封建社會,朝廷是最高的國家權力機構,皇帝雖然掌握著極大的權力,但是朝中的官員也是不可忽視的。 沒有各級官員管理和處理事務,即便是皇帝也很難在交通不便利的古代管理好國家。

古時候的官員眾多,朝中的官職也會隨著時代以及朝廷的需要發生變化,不同的官職也有不同的名稱,一些官職的名稱聽起來就非同反響和。宰相,大將軍等,聽到這些官職名稱就知道,這樣的官職在朝中的地位是很高的,而且手中掌握著大權。但實際上不是每一個官職都有這種威武霸氣的名字,在古代有一些官職的名稱聽起來十分奇葩,有一些更是讓人覺得好笑,今天我們就說一說,古時候有哪些奇葩的官職名稱。

趣知識|古代朝中官職各不同,“牛人”等奇葩官職名稱,魔性十足

一、周朝的小官職,名稱卻十分地威武霸氣

牛人這個詞,在現代是用來形容一些人非常厲害的,用來誇讚別人的一個成語,雖然是現代才產生的一個詞語,但是追根溯源也是可以找到出處的。例如在魯迅先生的《自嘲》中有一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像牛一樣為百姓老百姓服務,在當時是一種崇高的讚美。

牛人這一詞語,其實就是現代的一種延展,如果再往前探究的話,牛人這一詞語早在周朝時期就已經出現了,而且在當時牛人還代表的是一個官職,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第一個古代的奇葩官職。

如果僅僅是聽到這個官職的名稱,相信大家的第一反應都是驚訝,如此直白的官職名稱,在古代也很少見,再加上現代人對牛人的理解,甚至可能以為這樣的官職在古代是具有一定地位和權力的,但是這樣的想法其實是錯誤的。

趣知識|古代朝中官職各不同,“牛人”等奇葩官職名稱,魔性十足

在《周禮·地官司徒第二》中有記載:“牛人掌養國之公牛,以待國之政令”。

周朝的牛人在當時只是一個小官職,牛人的職責就是為朝廷養牛的官員。《周禮》的記載,表現他們甚至連最基本的朝中政務都接觸不到。

那麼周朝的牛人除了養牛之外,還有什麼其他的職責呢?周朝牛人所養的牛,也是要區分種類的。在不同的情況下,要為朝廷提供不同的牛,例如在祭祀的時候,要提供專門用來祭祀的享牛,用來做食材的要提供膳牛,軍事方面所需要的是犒牛,而祭祀所用的則是奠牛。

雖然官職名稱十分霸氣,但是弄清楚牛人的職責之後,會發現他們在朝中的地位並不高。而且在周朝,還有很多類似的官職名稱,例如養雞的叫雞人,養羊的叫羊人,管理龜甲收藏的叫龜人。

類似於這樣的官職名稱還有不少,除了負責飼養動物的官員之外,負責皇室成員飲食的人,也有不少名稱。例如切肉的統一叫庖人,做菜的叫做亨人,釣魚的叫做“漁人”,但是水裡帶殼的統統都要歸“鱉人”來進行管理,每一個官職負責的是其中一項,互相都不能夠越界。這些官職名稱都是一個系列的,只不過牛人這一名稱比較特殊,才會給人強烈的反差感。

趣知識|古代朝中官職各不同,“牛人”等奇葩官職名稱,魔性十足

二、古代最“囧”的官職名稱

秦、漢兩個朝代,在朝中設置了太僕寺卿這一官職,在漢朝的時候,太僕寺卿更是位列三公九卿之位,發展到唐朝太僕寺卿的品級達到了“從三品”,整體上來看算是一個品級和地位都比較高的官職。

那麼太僕寺卿是負責什麼的呢?太僕寺卿雖然品級不低,但其是負責飼養,訓練馬匹的相關事宜的。除此之外在皇帝要出行的時候,太僕寺卿要負責給皇帝調配馬匹車輛,以及隨行的人員,在出行的時候馬車的先後順序,也是由太僕寺卿來按照禮制來決定的。

除此之外,太僕寺卿還負責向大臣傳達皇帝的命令,以及向皇帝傳達大臣們的奏事,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一職責不再需要由太僕寺卿來承擔了。在遇到皇帝需要參加大型典禮的時候,太僕寺卿是需要親自為皇帝駕車的。

趣知識|古代朝中官職各不同,“牛人”等奇葩官職名稱,魔性十足

按照現代的職務來看,太僕寺卿就相當於現在的專職司機。不過可別小看了太僕寺卿,現代人有汽車,所以司機顯得沒有那麼重要。但是在古代馬匹是十分重要的,不論是日常的出行還是在戰爭中,都能夠起到重要的作用。

太僕寺卿除了要當司機之外,還要飼養馬匹,如果沒有能力,也不可能擔任起這一官職。乍一看這一官職是不錯的,如果考慮到其他的職責,太僕寺卿就像是現代的交通部長,地位還是比較高的。三國時期袁紹和袁術的父親袁逢,就曾出任過太僕寺卿,但是這一重要的官職奇葩就奇葩在,還有一個讓人無法理解的別稱。

太僕寺卿的別稱就叫“囧卿”,雖然這一名稱用的比較少,但是確實是存在的。僅僅換了一個名稱,給人的感覺立馬就不一樣了,如果常用的是把囧卿當成常用的官職名稱,恐怕這一官職在現代已經出名了。

趣知識|古代朝中官職各不同,“牛人”等奇葩官職名稱,魔性十足

三、教授太子的老師也經常被誤解

古時候的皇帝都比較看重繼承人,一般情況下能夠繼承皇位的會被皇帝立為太子。通常為了能讓太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以便於將來順利地繼承皇位,皇帝都會找一些名師或者是名臣,來擔任太子的老師,教授太子知識,並且要教會太子如何處理政務,相當於是輔佐太子。

太子的地位不用多說大家也都知道,那麼能當上太子的老師,身份地位自然不會差。因為官職名稱,古時候當太子的老師也沒少被人們誤解,在古代輔佐太子的官職名稱叫“太子洗馬”。

在先秦時期,這一官職原本應該叫“太子先馬”,後來因為被人們誤寫流傳成了“太子洗馬”,之後的王朝也都以後者來命名這一官職,雖然僅有一字之差,但是給人的感覺是大不相同的。因為官職名稱被嘲笑,在古代也曾發生過。

明代焦竑所寫的《玉堂從語》裡就記載著一件趣事:“劉主靜升洗馬,兵部侍郎王偉戲曰:‘先生一日洗幾馬?’劉應聲答曰:‘大司馬業洗淨,少司馬尚洗,未淨。’眾聞之噱然”。

可見當時人們就已經在拿這一官職的名稱開玩笑了。

趣知識|古代朝中官職各不同,“牛人”等奇葩官職名稱,魔性十足

除此之外在《快園道古》裡也有類似的故事,當時太子洗馬楊守陳請假回家,路過驛館的時候,因為官職名稱被驛丞當成了朝中養馬的雜役,還開口問他一天洗多少匹馬,可見即便是古人,對這一官職名稱也是存在深深的誤解的。

太子洗馬這一官職,可以說是在古代和現代被誤解最深的一個官職了。不過古人起官職名稱的方式也著實讓人難以琢磨,即便是寫成太子先馬,似乎也不是一個能夠容易理解的名稱,也是古代的奇葩官職名稱中,被打趣最多的一個官職。

四、和大長今只有一字之差的官職名稱——大長秋

2003年韓國的電視劇《大長今》火遍了大江南北,其實在中國古代也有一個官職名稱和《大長今》這部劇的名字類似,這一官職就是大長秋。這一官職是皇后手下的負責人,長秋二字取自漢朝皇后的宮殿——長秋宮。

在秦朝的時候這一官職的名稱是將行,漢朝時才正式更名。這一官職從秦朝出現,一直延續到隋朝,在唐朝的時候才被廢棄。雖然名字有些特別,但是大長秋子在宮中的地位,還是要比一般的芝麻官兒大的。

大長秋負責的是協助皇后管理宮中的事宜,宣達皇后的旨意,按照官職來算的話大長秋是二千石,一般地方的縣令也就六百到一千石。不過在古代想要當大長秋,身份必須要足夠特殊才有資格。

趣知識|古代朝中官職各不同,“牛人”等奇葩官職名稱,魔性十足

因為是在皇后手下做事,所以古時候的大長秋,只有宮中的宦人才能夠擔任,所以可千萬不要小看了古代的宦人,宮中的某些官職,還是非他們不能當的,所以我們一般說的宦人和宦官還是要分開的。

真正出任官職的宦人,地位也是非同小可的。同樣是三國時期,曹操的祖父曹騰,就曾是宮中的大長秋,他也是歷史上第一位被皇帝追封的宦官。如果沒有這樣的身份背景,曹嵩和曹操在當時也只能算是官宦後代,不會有如此之大的權勢。

總結

這幾大官職的名稱,在古代所有的奇葩官職中算是具有代表性的,當然也還有不少其他的官職,也有非常奇葩的名字。例如專操大臣,祭酒,甚至是南北朝時期的“宇宙大將軍”,這些官職名稱在後世看來,都是非常奇葩的。

不過從整體上來看,古代奇葩的官職名稱雖然有不少,但是這些官職在朝中的地位以及作用,都還是比較明顯的,即便是等級地位最低的牛人,也是朝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麼除了這些擁有奇葩名稱的官職之外,大家還知道哪一些呢?


參考文獻:

《玉堂從語》

《快園道古》

《周禮·地官司徒第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