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世界十大毒梟的悲慘結局,“死亡王子”坤沙為何能夠安享晚年

1825年,自英國人在緬甸、泰國、老撾邊境的三角地帶種下第一顆“毒花”開始,這片土地便再無寧日,並在不同年代裡上演了一幕幕腥風血雨、生靈塗炭的人間慘劇。

上世紀80年代,據美國有關數據顯示,美國本土60%的海洛因都是在坤沙控制的地區進行提煉的。為此,前美國駐泰國大使威廉·布朗稱坤沙是“全世界最可怕的敵人”,世界各地的緝毒警察則稱他為“死亡王子”,美國還曾懸賞200萬美元擒殺他。2002年,他又被美國政府列為全球十二大毒梟之一。若根據美國法律,就是判處坤沙10次終身監禁都不為過。

結果,相比有“可卡因之王”之稱的巴勃羅·埃斯科巴被軍方擊斃,有“洛基山下的惡魔島”之稱的喬奎恩·古茲曼被判終身監禁,有“黑寡婦”和“可卡因教母”之稱的格里賽達·布蘭科死在了殺手槍下等世界十大毒梟的悲慘結局,而有“死亡王子”之稱的坤沙,卻能在“侍弄花草”中安享晚年。

縱觀坤沙的一生,他既有黑道上心狠手辣的手段,也有洞察世事的敏銳眼光,與其說他是黑道上的“鴉片皇帝”,不如說他更像一個精明的政客,長相斯文,而且很講義氣,尤其尊重“讀書人”。可以說,舊上海灘流氓三大亨之一的杜月笙就和他的性格非常相似。

這可能就是坤沙與其他毒梟不一樣的地方,結局自然也就大不一樣了。

從“小販”到“鐵血屠夫”,心狠手辣,初露鋒芒

雖然,坤沙多次面對記者採訪時說自己叫“昆沙”而不叫“坤沙”,但不知何故,周圍的人卻都叫他坤沙,而坤沙只是他的泰國名字。

1933年,坤沙出生於緬甸撣邦萊莫山弄掌大寨,母親是中國人,父親是緬甸撣族人。坤沙有三個名字,中文名“張奇夫”、緬甸名“關約”、泰國名“坤沙”。

相比世界十大毒梟的悲慘結局,“死亡王子”坤沙為何能夠安享晚年

坤沙舊照

3歲時,父親病故;5歲時母親又去世。所以,他從小就由祖父張純武(又名坤山)和二叔張秉舜撫養長大,從小沒有讀過書。

稍大時,坤沙開始混跡於撣幫的國民黨殘部中,並學到了一些軍事知識和武器操作技術。

16歲時,有一次幫國民黨殘部押送槍支和鴉片時,遭到一夥勢力搶劫。由於雙方實力懸殊,坤沙明智的選擇了隱忍,沒有采取硬拼,反而“熱心”邀請搶劫團伙頭目全家赴宴。隨後,坤沙在酒宴上趁搶劫團伙頭目不備,突然拔出手槍,將其一家全部槍殺,並割下所有死者的腦袋裝入袋子帶回去交差。

據說,坤沙此舉來自一個讀書人講過的“鴻門宴”的典故。

事後,坤沙在金三角一帶就有了“鐵血屠夫”的兇名,無人敢於輕易招惹,並藉此名很快就組織了一支販毒小武裝。

從“鐵血屠夫”到“死亡王子”, 宣誓效忠緬甸政府,趁機獲得擴張勢力的合法身份

30歲時,坤沙敏銳地發現毒品生意“大有可為”。同時,他又娶了金三角地區一位首領的女兒,並極力勸說岳父發展罌粟種植,而他則幫助岳父組建和訓練了一支私人衛隊。

這時,坤沙身邊的“軍師”郭雲琛提出,如果能夠得到政府的支持,就會有一個合法的身份,便可“扯虎皮做大旗”藉此收編各小股販毒武裝,進而實現自身勢力的迅速擴張。

於是,坤沙向緬甸政府宣誓效忠,從而將販毒武裝更名為“撣邦蒙泰革命軍”。接著,他一邊攻擊和收編各處小股販毒武裝;一邊在控制區內大肆種植罌粟、建卡徵收毒品過境稅;一邊建立嗎啡和海洛因提煉廠、直接生產和銷售毒品。

相比世界十大毒梟的悲慘結局,“死亡王子”坤沙為何能夠安享晚年

坤沙舊照

1967年,坤沙擊敗另一大毒梟羅興漢後,一舉控制了“金三角”80%的毒品生產和大部分販運業務,因此人稱“鴉片皇帝”。但是,他在販賣毒品過程中,依舊認為自己是一箇中國人,一直堅持不向中國販賣毒品。

同時,他又用毒品賺來的金錢委託親人在曼谷、清邁和夜豐頌等地為他經營珠寶商店,還把兒女都送到了美、英和澳大利亞求學。這些,應該都是他在為自己思謀後路吧。據說,如今坤沙的長女同丈夫一起做著正當生意,長子則過著平靜的生活,次子也在經營正當生意,只有幼子性格非常像父親,所以還在管理著父親曾經的武裝力量,並且從事著灰色產業。

從“死亡王子”到“弄花老人”,認清時事,果斷投降保平安

上世紀80年代初,坤沙在泰緬邊界線的控制區長達400多公里,建立起了自己的一個“獨立王國”,並將泰國清萊府夜莊縣麥開區萬欣德村(又名“滿星疊”)作為“王國”的“都城”。

期間,有護衛親兵3000人,總部精兵6000人,從撣邦南至北還有約20000人的武裝。

但是,他治軍非常嚴厲,不準部下吸毒,任何人發現都可將吸毒人員當場處決。同時,他又重感情、講義氣,還常常對同伴和部下噓寒問暖,以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

相比世界十大毒梟的悲慘結局,“死亡王子”坤沙為何能夠安享晚年

坤沙舊照

同時,他還非常重視華文教育,並在泰北建有92所華文學校。例如:泰國“黎明新村”中的培德中學大門上就有一副繁體字鐫刻的對聯:“讀聖賢書育天地正氣,行仁義事法古今完人。”

同時,在該校的課程表裡就有國文、“增廣賢文”等內容。

因此,坤沙雖有“世界大毒梟”的惡名,但時至今日依舊有許多人還在唸著他的好。

到了1994年,坤沙公開宣佈成立撣邦共和國,自任總統。對此,緬甸政府自然不會允許國中有國。

1995年12月,緬甸政府軍對坤沙採取了圍剿的軍事行動。雖然,坤沙的武器裝備的先進程度一直高於緬甸的政府軍,但他卻清醒的認識到自己並不是緬甸政府的對手。

於是,在1996年1月5日,坤沙領導的蒙泰武裝正式向政府投降,共向政府交出輕重武器6004件,其中還有地對空導彈。

當時,美國曾提出引渡坤沙,卻被緬甸以維護北方地區穩定為由給予拒絕。

之後,坤沙就一直隱居在仰光的豪華別墅裡侍弄花草。直到2007年10月26日,才因病去世,時年74歲。

圖片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