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盔戴或不戴,款罰與不罰,危險就在那裡,不增不減

  都說今年是個多事之年,新冠疫情前所未有的,洪水前所未有的,在一系列困難險阻尚未渡過之際,頭盔也鬧了一把。

  多地表示,從某月(有的是5月份,有的是6、7、8月份,各處不一)某日開始,騎電動自行車不戴頭盔的,罰款數元(各地數目也不等,有的20元,有的50元,有的未明確金額)。於是引發“頭盔熱”,各地哄搶。就是目前,地攤經濟帶動下的擺攤中,頭盔也是醒目的一個商品。其價格也一度被炒得火熱,一夜之間一盔難求,價格數倍飆升,還缺貨。

  許多騎電動車的人都擔心罰款,假如頭盔被偷了,被罰款豈不是冤枉,於是,頭盔鎖橫空出世,成為居民搶購的硬通貨。一個頭盔,真是讓人夠夠夠夠的。

  話說交通安全問題是由來已久的問題。某一單位觀看交通安全教育警示片,播放了十幾起交通事故,看得人膽戰心驚。可是,這些安全問題的起因到底是什麼?關頭盔

頭盔戴或不戴,款罰與不罰,危險就在那裡,不增不減

何事?

  交通事故的起因千萬種,闖紅燈是罪魁禍首。還有開車逆向行駛的、酒駕的、搶道的、開車時接打手機心不在車的等等,還有一些騎電動車走反道的、闖紅燈的、接打電話的、甚至蹺二郎腿姿勢不雅的,真是林子大了什麼人都有,這些違規行為不管好,安全從何談起?

  誠然,騎電動車一旦被撞,頭部能夠得到比較好的保護。但是也不是絕對的。每個城市幾乎都能看到有一些機動車停在人行道上,電動車、自行車的道被機動車佔了,騎車的人只好走機動車道,機動車速度多快啊,還有一些渣土車、攪拌車、工程車等大傢伙,一旦騎車的被撞了,別說戴頭盔了,戴鋼甲都沒用。

  所以說,我們的城市管理、交通安全管理還需加強,戴頭盔應該是騎車公民的一種自我保護手段,不戴也不應成為被罰款的標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