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農民父親:14歲喪父,35歲結婚,40歲坐牢,60歲買房

我的父親是南方一個小鄉村的農民,他的一生十分的平凡,但卻不平淡。

01

年少喪父,孤立無依

我的爺爺在父親14歲的時候患病去世了,爺爺去世後不久,迫於生活的壓力,奶奶改嫁了。但是奶奶改嫁的那個人不願意奶奶帶著父親一起到他家生活,所以,奶奶改嫁後,父親就成了孤兒。

14歲的少年,為了養活自己,每天天矇矇亮就起床,裝上一壺水,跟著村裡的大人們去深山裡砍柴。大山離家裡有兩個多小時的路程,沒有早飯吃的父親,走到大山時往往已經餓得發暈,但還得硬撐著砍柴。

砍柴相對容易,難的是砍完後把柴挑回去的過程。為了多賣一點錢,14歲的父親總是和大人一樣挑上百斤的柴。

本就餓得無力,還要挑著遠遠超出自己身體承受力的重擔爬山下坡,其中的艱難和折磨非常人難以想象,但父親卻硬是靠著意志力,一天天堅持了下來。原本稚嫩的肩膀被重擔磨腫,磨出血,最後結了一層厚厚的繭。


我的農民父親:14歲喪父,35歲結婚,40歲坐牢,60歲買房

靠著出賣苦力換來的錢,吃不上米,卻好歹吃上了木薯粥,不至於餓死。

後來,買柴的人越來越少,不能靠賣柴維持生計了,父親開始學別人種旱菸,學著別人育苗,鋤地,移苗,每天去河邊挑幾十擔水給旱菸澆水,想呵護嬰兒一樣呵護旱菸。

旱菸長好後,摘回家曬,曬好了,蹭別人的自行車,輪流騎上三四個小時去縣城賣煙,一天下來,餓得眼冒金星也不捨得花錢吃一碗粉。

父親餓慣了,節儉慣了,到了現在,儘管手裡有錢,父親逛街的時候也還是不捨得吃飯、吃粉。他總說家裡有吃的,沒必要花這個錢,回家吃就好。

02

中年坐牢,老年還清債務、買房

父親40歲的時候,開始跟著以前賣菸葉時認識的朋友做木材生意。他們首先是承包一些山頭,然後把山上的樹木伐去賣,再重新種新樹苗。

剛開始的時候,父親和他朋友賺了一些錢,那時我們家是村裡第一個有黑白電視和收音機的人家,每天晚上,人們吃過晚飯後,都會擠到我們家看電視,村裡的叔伯們不再瞧不起父親,村裡的嬸嬸們也不再針對母親,故意惹母親不痛快。


我的農民父親:14歲喪父,35歲結婚,40歲坐牢,60歲買房

那段時間家裡的生活很美好,可惜,這份美好很快就隨著父親入獄而打破了。

那時父親和他的朋友在承包另一個山頭,快簽約的時候被一個生意人截胡了,父親朋友氣不過,就去找那個生意人算賬,父親害怕他朋友衝動之下做出犯法的事,也跟了過去。

果然,父親的朋友見到那個生意人後,沒說幾句話就打了起來,父親也牽扯了進去,最後父親被判了兩年。

在監獄那兩年,經受了什麼,父親從來不和人說,他只是經常說:“人啊,無論在什麼情況都千萬別做犯罪的事。”

出獄後,父親在家和母親一起種藥材賣,努力賺錢供我們兄妹幾個讀書。後來,在父親46歲的時候,看到鎮上的磚廠在轉讓,他拉上幾個叔伯一起把磚廠盤了下來。


我的農民父親:14歲喪父,35歲結婚,40歲坐牢,60歲買房

那時,無論是各個村還是市裡都在興建設,父親覺得磚廠做好了,肯定能賺大錢,所以他把全部身家,還借了三四萬投入到磚廠,可惜,結局就像《平凡的世界》裡的少安那樣,燒磚的師父不專業,把磚燒壞了,再加上幾個叔伯不團結,意見不合,最後,磚廠只好重新轉讓出去。父親欠下了三四萬的債。

在九十年代,三四萬對於一個貧困家庭那就是天文數字。母親以為父親會深受打擊,但父親並沒有,他開始琢磨如何賺錢還債。欠債那幾年,過年過節的時候,那些債主都會到我家催父親還債,那時,別的小朋友都期待過年過節,我們兄妹幾個卻害怕過年過節。

後來,父親找到了賺錢的門路,到各個村裡買農戶養的豬,然後集中起來賣給那些出銷到外省的老闆,從中賺差價。父親在52歲的時候還清了債務。再後來,父親攢下一筆錢,在他60歲的時候在市區買了一套房。

父親在市區買房並不是想去市裡住,他習慣了在農村的生活,去市區買房只是為了面子。

他一生受苦受難,但都沒有被困難打倒,他一生要強,他想以此告訴旁人,他這一生並非一事無成,他想告訴兒女,不向困難妥協,回首往事才無悔。

03

中年結婚,吵吵鬧鬧幾十年

父親這一生,在事業不順遂,在感情上也不順遂。

父親和母親是在趕集的時候認識的,那時父親賣菸葉,母親賣家裡的南瓜,一來二去兩個人就認識了。認識母親的時候,父親已經35歲了,母親26歲。在當時,父親和母親都是大齡剩男剩女。

父親35歲都沒結婚是因為窮,給不出彩禮,而母親則是為了幫外婆分擔養家的壓力,母親和父親一樣,也是十幾歲的時候就喪父了,母親和父親不一樣的地方是母親底下有五個弟妹,所以母親的生活壓力比父親大很多。

認識母親後,父親經常給母親幫忙,賣東西,農活、家務,什麼都給母親幫忙,母親看父親是個實在人,就不嫌棄父親比她大11歲,和父親結婚了。

儘管父親和母親是自由戀愛結婚,但婚後他們卻是爭吵不斷。


我的農民父親:14歲喪父,35歲結婚,40歲坐牢,60歲買房

貧賤夫妻百事哀,在巨大的生活壓力下,兩個人經常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吵架。母雞孵出的小雞死了,父親罵母親粗心,不知道細心護理,母親罵父親不及時給母雞壘新窩;家裡的牛吃別人稻苗,父親罵母親不把牛繩綁好,母親罵父親買的牛繩質量不好;稻穀給雨淋溼了,父親罵母親收稻穀的動作慢,母親罵父親不看天,雨來了才開始收;炒菜鹽放多了一點,吵;幹活時意見不合,吵;累了、煩了,吵.......

總之,父親和母親幾乎每兩三天就要吵一架,印象裡吵得最兇的一次,是有一年秋收,母親割了一天的稻穀,已經累癱了,坐著休息了一會,父親也忙了一天,他也很累了,但他怕晚上下雨,就催母親和他一起把收割回來堆放在空地上的稻穀搬回房裡,母親不應聲,心急的父親就開始罵母親。母親一反常態,沒有和父親對罵,而是拿起一瓶吊在屋簷下的農藥,打開蓋子就要往嘴裡倒,父親眼疾手快地把瓶子奪走了。

父親把瓶子奪走後,母親坐在地上嚎啕大哭:“這日子太苦了,我實在過不下去了.......”

看著母親眼淚鼻涕橫流,傷心欲絕的樣子,從沒哭過的父親也哭了,他對母親說:“是我沒用,讓你吃這麼多苦......”


我的農民父親:14歲喪父,35歲結婚,40歲坐牢,60歲買房

兩個人都痛哭了一場後,有一個月都沒有再吵架。但一個月後,又開始繼續吵,生活就在吵吵鬧鬧中往前。

八年前,騎摩托車上街買菜的父親摔了一跤,把腳摔骨折了。習慣了忙碌奔波的父親,在那半年裡,一直在家裡養傷,母親貼身護理他。

父親摔骨折後,母親看父親躺在床上無法動彈的樣子,心生恐懼,害怕失去父親。父親感動於母親那麼用心地照顧他,想起了母親諸多的好。這些年,父親和母親很少再爭吵,凡事開始有商有量,母親在菜地裡護理菜的時候,父親跟著母親一起,父親給家裡修修整整的時候,母親在一旁搭把手,父親還經常帶著母親一起跟著縣裡的老年人旅行團到處去旅遊。


我的農民父親:14歲喪父,35歲結婚,40歲坐牢,60歲買房

和母親吵了幾十年的父親終於不吵了,開始懂得彼此的好,開始珍惜彼此相互陪伴、相互扶持的日子。

04

父親這大半輩子沒有世俗眼中的大成就,在旁人眼裡他是一個平凡無奇的男人,他脾氣急躁,性格固執。但他和中國千千萬萬個農民一樣,在大地上揮灑汗水,盡己所能給孩子好點,再好一點的生活,自己再苦再累從不吭聲。面對生活的責難,就像堅韌的蒲葦,頂住壓力,坎坷裡用腳丈量出一條羊腸小道。

如今,父親已經到了70歲的高齡,但還依然勞作不息,種菜,種紅薯,養雞、養鴨。辛苦了大半輩子,讓他停下來休息,他沒有安全感,對閒適的生活感到無所適從。

只上過兩年學的父親,沒有和我說過很多大道理,但他卻以身作則教會我待人接物、樂觀面對困難,生命不息、奮鬥不止!

我的農民父親:14歲喪父,35歲結婚,40歲坐牢,60歲買房

(完)

文/心妤心語 一個生活在北方的南方女子。

原創不易,請勿抄襲,抄襲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