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农民父亲:14岁丧父,35岁结婚,40岁坐牢,60岁买房

我的父亲是南方一个小乡村的农民,他的一生十分的平凡,但却不平淡。

01

年少丧父,孤立无依

我的爷爷在父亲14岁的时候患病去世了,爷爷去世后不久,迫于生活的压力,奶奶改嫁了。但是奶奶改嫁的那个人不愿意奶奶带着父亲一起到他家生活,所以,奶奶改嫁后,父亲就成了孤儿。

14岁的少年,为了养活自己,每天天蒙蒙亮就起床,装上一壶水,跟着村里的大人们去深山里砍柴。大山离家里有两个多小时的路程,没有早饭吃的父亲,走到大山时往往已经饿得发晕,但还得硬撑着砍柴。

砍柴相对容易,难的是砍完后把柴挑回去的过程。为了多卖一点钱,14岁的父亲总是和大人一样挑上百斤的柴。

本就饿得无力,还要挑着远远超出自己身体承受力的重担爬山下坡,其中的艰难和折磨非常人难以想象,但父亲却硬是靠着意志力,一天天坚持了下来。原本稚嫩的肩膀被重担磨肿,磨出血,最后结了一层厚厚的茧。


我的农民父亲:14岁丧父,35岁结婚,40岁坐牢,60岁买房

靠着出卖苦力换来的钱,吃不上米,却好歹吃上了木薯粥,不至于饿死。

后来,买柴的人越来越少,不能靠卖柴维持生计了,父亲开始学别人种旱烟,学着别人育苗,锄地,移苗,每天去河边挑几十担水给旱烟浇水,想呵护婴儿一样呵护旱烟。

旱烟长好后,摘回家晒,晒好了,蹭别人的自行车,轮流骑上三四个小时去县城卖烟,一天下来,饿得眼冒金星也不舍得花钱吃一碗粉。

父亲饿惯了,节俭惯了,到了现在,尽管手里有钱,父亲逛街的时候也还是不舍得吃饭、吃粉。他总说家里有吃的,没必要花这个钱,回家吃就好。

02

中年坐牢,老年还清债务、买房

父亲40岁的时候,开始跟着以前卖烟叶时认识的朋友做木材生意。他们首先是承包一些山头,然后把山上的树木伐去卖,再重新种新树苗。

刚开始的时候,父亲和他朋友赚了一些钱,那时我们家是村里第一个有黑白电视和收音机的人家,每天晚上,人们吃过晚饭后,都会挤到我们家看电视,村里的叔伯们不再瞧不起父亲,村里的婶婶们也不再针对母亲,故意惹母亲不痛快。


我的农民父亲:14岁丧父,35岁结婚,40岁坐牢,60岁买房

那段时间家里的生活很美好,可惜,这份美好很快就随着父亲入狱而打破了。

那时父亲和他的朋友在承包另一个山头,快签约的时候被一个生意人截胡了,父亲朋友气不过,就去找那个生意人算账,父亲害怕他朋友冲动之下做出犯法的事,也跟了过去。

果然,父亲的朋友见到那个生意人后,没说几句话就打了起来,父亲也牵扯了进去,最后父亲被判了两年。

在监狱那两年,经受了什么,父亲从来不和人说,他只是经常说:“人啊,无论在什么情况都千万别做犯罪的事。”

出狱后,父亲在家和母亲一起种药材卖,努力赚钱供我们兄妹几个读书。后来,在父亲46岁的时候,看到镇上的砖厂在转让,他拉上几个叔伯一起把砖厂盘了下来。


我的农民父亲:14岁丧父,35岁结婚,40岁坐牢,60岁买房

那时,无论是各个村还是市里都在兴建设,父亲觉得砖厂做好了,肯定能赚大钱,所以他把全部身家,还借了三四万投入到砖厂,可惜,结局就像《平凡的世界》里的少安那样,烧砖的师父不专业,把砖烧坏了,再加上几个叔伯不团结,意见不合,最后,砖厂只好重新转让出去。父亲欠下了三四万的债。

在九十年代,三四万对于一个贫困家庭那就是天文数字。母亲以为父亲会深受打击,但父亲并没有,他开始琢磨如何赚钱还债。欠债那几年,过年过节的时候,那些债主都会到我家催父亲还债,那时,别的小朋友都期待过年过节,我们兄妹几个却害怕过年过节。

后来,父亲找到了赚钱的门路,到各个村里买农户养的猪,然后集中起来卖给那些出销到外省的老板,从中赚差价。父亲在52岁的时候还清了债务。再后来,父亲攒下一笔钱,在他60岁的时候在市区买了一套房。

父亲在市区买房并不是想去市里住,他习惯了在农村的生活,去市区买房只是为了面子。

他一生受苦受难,但都没有被困难打倒,他一生要强,他想以此告诉旁人,他这一生并非一事无成,他想告诉儿女,不向困难妥协,回首往事才无悔。

03

中年结婚,吵吵闹闹几十年

父亲这一生,在事业不顺遂,在感情上也不顺遂。

父亲和母亲是在赶集的时候认识的,那时父亲卖烟叶,母亲卖家里的南瓜,一来二去两个人就认识了。认识母亲的时候,父亲已经35岁了,母亲26岁。在当时,父亲和母亲都是大龄剩男剩女。

父亲35岁都没结婚是因为穷,给不出彩礼,而母亲则是为了帮外婆分担养家的压力,母亲和父亲一样,也是十几岁的时候就丧父了,母亲和父亲不一样的地方是母亲底下有五个弟妹,所以母亲的生活压力比父亲大很多。

认识母亲后,父亲经常给母亲帮忙,卖东西,农活、家务,什么都给母亲帮忙,母亲看父亲是个实在人,就不嫌弃父亲比她大11岁,和父亲结婚了。

尽管父亲和母亲是自由恋爱结婚,但婚后他们却是争吵不断。


我的农民父亲:14岁丧父,35岁结婚,40岁坐牢,60岁买房

贫贱夫妻百事哀,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下,两个人经常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母鸡孵出的小鸡死了,父亲骂母亲粗心,不知道细心护理,母亲骂父亲不及时给母鸡垒新窝;家里的牛吃别人稻苗,父亲骂母亲不把牛绳绑好,母亲骂父亲买的牛绳质量不好;稻谷给雨淋湿了,父亲骂母亲收稻谷的动作慢,母亲骂父亲不看天,雨来了才开始收;炒菜盐放多了一点,吵;干活时意见不合,吵;累了、烦了,吵.......

总之,父亲和母亲几乎每两三天就要吵一架,印象里吵得最凶的一次,是有一年秋收,母亲割了一天的稻谷,已经累瘫了,坐着休息了一会,父亲也忙了一天,他也很累了,但他怕晚上下雨,就催母亲和他一起把收割回来堆放在空地上的稻谷搬回房里,母亲不应声,心急的父亲就开始骂母亲。母亲一反常态,没有和父亲对骂,而是拿起一瓶吊在屋檐下的农药,打开盖子就要往嘴里倒,父亲眼疾手快地把瓶子夺走了。

父亲把瓶子夺走后,母亲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这日子太苦了,我实在过不下去了.......”

看着母亲眼泪鼻涕横流,伤心欲绝的样子,从没哭过的父亲也哭了,他对母亲说:“是我没用,让你吃这么多苦......”


我的农民父亲:14岁丧父,35岁结婚,40岁坐牢,60岁买房

两个人都痛哭了一场后,有一个月都没有再吵架。但一个月后,又开始继续吵,生活就在吵吵闹闹中往前。

八年前,骑摩托车上街买菜的父亲摔了一跤,把脚摔骨折了。习惯了忙碌奔波的父亲,在那半年里,一直在家里养伤,母亲贴身护理他。

父亲摔骨折后,母亲看父亲躺在床上无法动弹的样子,心生恐惧,害怕失去父亲。父亲感动于母亲那么用心地照顾他,想起了母亲诸多的好。这些年,父亲和母亲很少再争吵,凡事开始有商有量,母亲在菜地里护理菜的时候,父亲跟着母亲一起,父亲给家里修修整整的时候,母亲在一旁搭把手,父亲还经常带着母亲一起跟着县里的老年人旅行团到处去旅游。


我的农民父亲:14岁丧父,35岁结婚,40岁坐牢,60岁买房

和母亲吵了几十年的父亲终于不吵了,开始懂得彼此的好,开始珍惜彼此相互陪伴、相互扶持的日子。

04

父亲这大半辈子没有世俗眼中的大成就,在旁人眼里他是一个平凡无奇的男人,他脾气急躁,性格固执。但他和中国千千万万个农民一样,在大地上挥洒汗水,尽己所能给孩子好点,再好一点的生活,自己再苦再累从不吭声。面对生活的责难,就像坚韧的蒲苇,顶住压力,坎坷里用脚丈量出一条羊肠小道。

如今,父亲已经到了70岁的高龄,但还依然劳作不息,种菜,种红薯,养鸡、养鸭。辛苦了大半辈子,让他停下来休息,他没有安全感,对闲适的生活感到无所适从。

只上过两年学的父亲,没有和我说过很多大道理,但他却以身作则教会我待人接物、乐观面对困难,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我的农民父亲:14岁丧父,35岁结婚,40岁坐牢,60岁买房

(完)

文/心妤心语 一个生活在北方的南方女子。

原创不易,请勿抄袭,抄袭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