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手記 | 二次入疆,不悔的選擇

援疆手記 | 二次入疆,不悔的選擇

2018年10月11日,時隔一年整,懷著對新疆的熱愛,經我再次主動申請,作為中組部第九批援疆專家二次入疆,轉眼又是一年,安定團結的新疆各族人民讓我感動,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援疆手記 | 二次入疆,不悔的選擇

二次援疆的第二個月,門診收治吞嚥不適患者老李,檢查證實為“下嚥癌”,以往此類患者需行全喉切除,術後患者發音功能喪失,生活質量大大下降。結合患者訴求,決定邀請湘雅名醫、湘雅三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譚國林教授飛越千里來疆為患者手術。譚教授行雲流水般地為患者切除了下嚥惡性腫瘤並保留了患者喉功能。術後患者經過系統的放療、化療,多次複查未見腫瘤復發,說話功能沒有明顯異常。術後9個月,患者及家屬親自將錦旗送到病房以表達深深感激之情。

愛心和技術不受距離的束縛,湘雅名醫幫助老李恢復健康。

援疆手記 | 二次入疆,不悔的選擇

△湘雅名醫-譚國林教授在新疆示範手術

援疆手記 | 二次入疆,不悔的選擇

△術後9個月患者送來錦旗

援疆手記 | 二次入疆,不悔的選擇

墨玉縣扎瓦鎮依格孜艾日克村是新醫大五附院的對口駐村點,2016年11月,按照新疆醫科大學的統一部署,新醫大五附院派遣居來提·賽買提副院長提擔任村第一書記,帶領村民開展脫貧致富。

援疆手記 | 二次入疆,不悔的選擇

△乘綠皮火車去墨玉縣扎瓦鎮依格孜艾日克村結親

援疆手記 | 二次入疆,不悔的選擇

△依格孜艾日克村的塵土路,近期擬修建柏油馬路

第一次援疆的時候我隨醫院結親團隊坐了24個小時的綠皮火車,然後再轉乘一個小時的汽車到達村裡。進村後村裡的景象著實嚇了我一跳:路上塵土近腳踝、房屋大多破舊、當地維吾爾族村民近乎茫然地看著我們。但這絲毫不影響醫院駐村幹部及結親的醫務人員盡心盡力、毫無怨言地幫扶著各自的“親戚們”。

援疆手記 | 二次入疆,不悔的選擇

△墨玉縣扎瓦鎮依格孜艾日克村第一次結親之旅

援疆手記 | 二次入疆,不悔的選擇

△白天和駐村第一書記居來提·賽買提走訪貧困戶

晚上在村委會會診當地患者

二次援疆,我深深感受到只要盡心幫扶定能結出友愛之花。重訪依格孜艾日克村時,村裡的維吾爾族小朋友在很遠就會用流利的普通話和我們說:“你好”,年長的村民也會頻頻向我們點頭致謝。

援疆手記 | 二次入疆,不悔的選擇

△政府及工作隊幫助當地老百姓改造危房(舊vs新)

援疆手記 | 二次入疆,不悔的選擇

△和田地區墨玉縣扎瓦鎮依格孜艾日克村義診

在村委會進行義診時,村民們主動要求雙語翻譯向我們轉述他們有關健康的問題,在得到專業的講解後,他們會不約而同地說“謝謝!”“熱合曼提!”

援疆手記 | 二次入疆,不悔的選擇

王家三兄弟都有夜晚睡覺打鼾、憋氣的症狀,之前也在多家醫院就診檢查過,聽說要做手術,久久不能下定決心。經新醫大五附院的朋友介紹,老三第一個鼓起勇氣找到了我,經過系統檢查後,發現老三打鼾的主要原因在鼻腔。既往鼻腔手術後需要在鼻腔裡填塞數根長長的凡士林紗條來止血,脹痛難忍。得知老三的擔心後,我們改用了鼻腔縫合+可吸收止血海綿填塞,術後老三的鼻腔沒有脹痛不適,一週後鼻腔通氣基本達到正常,夜晚睡覺也不憋氣了,自覺手術後神清氣爽,後悔沒有早點找到我給他手術治療。

援疆手記 | 二次入疆,不悔的選擇

△兄弟倆送來的錦旗

在老三手術兩個月後,老大也主動到醫院接受了手術治療,再一個月後老二看到哥哥、弟弟經過手術後精神煥發像換了個人似的,也迫不及待地主動要求手術了,術後兄弟倆紛紛送上了感謝醫務人員的錦旗。這件事也讓我再次明白,只要認認真真做事,就能打消疑慮,獲得信任。

援疆手記 | 二次入疆,不悔的選擇

老張3年前因為喉部惡性腫瘤在烏市某知名三甲醫院做了“氣管切開+喉部惡性腫瘤切除術”,術後經過放療、化療等治療後,頸部氣管切開處兩次手術修補仍沒有癒合。3年來老張說話漏氣、咳嗽噴痰

,極大地影響了老張的日常生活和形象。經另外一家醫院耳鼻喉科主任介紹,老張找到了我,在查閱了大量文獻和請教了湘雅三醫院多位專家後,2019年4月19日,我為做了第三次氣管瘻修補術。術後第三天,老張發現原來漏氣的地方不再漏氣了,出院前老張寫了滿滿兩頁紙感謝信。

援疆手記 | 二次入疆,不悔的選擇

△老張送來感謝信

援疆手記 | 二次入疆,不悔的選擇

“母親•微笑行動”的前身中國“微笑行動”基金會是韓凱醫生在1991年牽頭成立的,專門為患有唇、顎裂、唇顎裂及其它面部殘疾且沒有能力出資求醫的兒童提供免費整形手術。從2006年起,新醫大五附院與中國“微笑行動”一直保持長期合作,是“母親•微笑行動”在新疆唯一定點醫院。

援疆手記 | 二次入疆,不悔的選擇

△手術室與韓凱醫生合影

2017年8月,第一次援疆期間正巧遇上了第六次“母親•微笑行動”,免費為許多需要手術的患者排查耳鼻喉科疾患。藉此機會我與韓凱醫生在手術室進行了專業方面的交流。

援疆手記 | 二次入疆,不悔的選擇

△與參加“微笑行動”的志願者女兒合影

2019年7月,“母親•微笑行動”第八次在新醫大五附院開展免費手術,在新疆借讀小學一年級的女兒聽說能當小志願者,主動要求報名參加並連續3天堅持到醫院與小患者交流、贈送小禮物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自願服務。看著女兒忙碌的小身影,更加堅定了我援疆的選擇。

援疆手記 | 二次入疆,不悔的選擇

2019年8月18日,我作為全國第三屆“白求恩式好醫生”唯一獲獎援疆代表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白求恩精神論壇會議。在大家安靜地等待會議開始的時候,一個穿著舊式八路軍軍裝,像極了白求恩的人突然走進了會場並坐在了我的前排。大家非常好奇地問他:“你是哪國人?”“我是中國人。”“你真是中國人?”“是的,我是中國新疆維吾爾族人!”他用一口標準的普通話回答了我們。

援疆手記 | 二次入疆,不悔的選擇

△白求恩公益形象大使參會

在我們的驚愕之中會議開始了。會議間隙,我們瞭解到他叫艾尼瓦爾·買買提,是維吾爾族企業家、白求恩式的公益形象大使。聽說我是代表新疆參會的,我們的距離一下子就拉近了。會後艾尼瓦爾·買買提主動邀請新疆獲獎代表們合影留念並贈送由白求恩研究會副會長馬國軍撰寫的《白求恩援華抗戰的674個日夜》。

援疆手記 | 二次入疆,不悔的選擇

△邂逅“白求恩”

援疆手記 | 二次入疆,不悔的選擇

△獲全國第三屆“白求恩式好醫生”與湘雅三醫院參會領導合影

援疆手記 | 二次入疆,不悔的選擇

△“白求恩式好醫生”植樹活動

在新疆,除了維吾爾族同胞,還可以接觸到漢族、哈薩克族、烏茲別克族、塔吉克族、蒙古族等56個民族的同胞。今天的各族同胞就像習總書記所說的“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語言、文化、距離都無法沖淡我們情同手足的情誼!

援疆手記 | 二次入疆,不悔的選擇

△與烏茲別克族登山領隊合影

援疆手記 | 二次入疆,不悔的選擇

△塔吉克族家訪

劉火旺

援疆手記 | 二次入疆,不悔的選擇

醫學博士,中共黨員,湘雅三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醫師,新疆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耳鼻喉科名譽主任,中國抗癌協會會員,湖南省抗癌協會甲狀腺癌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南省中醫藥和中西醫結合學會第六屆耳鼻咽喉科青年委員,從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工作20年。獲衛生部2007年度部屬(管)醫院支援西部地區農村衛生工作優秀醫療隊員;2012年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工會先進個人;2015~2017年度中南大學優秀共產黨員;2017年新疆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優秀援疆專家;2018年度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雷鋒式青年志願者”;2019年第三屆全國“白求恩式好醫生”。擅長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常見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在鼻腔鼻竇和鼻顱底外科相關疾病的鼻內窺鏡微創手術,變應性鼻炎的脫敏和手術的綜合治療,以及鼾症的診治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重點項目及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項,已發表專業論文近20篇、SCI 2篇,獲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主攻方向:鼻內窺鏡微創外科、鼾症、小兒耳鼻喉、喉癌、甲狀腺腫瘤及頭頸部腫瘤。

援疆手記 | 二次入疆,不悔的選擇

作者 / 劉火旺

編輯 / 張璟茗 蔣凱

出處 / 耳鼻喉頭頸外科 第三黨總支

出品 / 新湘雅微信創意圈

援疆手記 | 二次入疆,不悔的選擇

Hello,夥伴們

關於健康,你想知道的都在這了

喜歡的話請告訴大家你在看

援疆手記 | 二次入疆,不悔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