吼出來的秦腔,活不出的人生

“呼喊一身綁帳外……”這是秦腔名段《斬單童》的第一句唱詞。我會唱,剛才寫下這幾個字時,我就在心裡默默的唱著。

《斬單童》在秦腔中是一出非常有名的傳統戲,故事大致相仿《隋唐演義》,這單童便是《隋唐演義》中賈家樓結義的老五單雄信。《斬單童》是出摺子戲,只有一個場景。講的是隋末唐初洛陽一役,李世民打敗王世充擒獲單童,勸降未果後,李世民和原瓦崗寨眾弟兄在法場向單童祭酒,卻被單童罵的掩面遮羞的故事。

吼出來的秦腔,活不出的人生

我不是戲迷,上面的簡介是網上搜的。可我知道很多秦腔的劇目,《二進宮》、《三滴血》、《殺廟》、《周仁回府》、《十五貫》、《火焰駒》……我甚至還知道秦腔在甘肅還有兩個小輩的“親戚”,“隴劇”和“眉戶”。我能知道這些東西都是因為我媽,她愛秦腔。

媽,1945年抗戰勝利那年出生,土生土長蘭州人,大西北城市中那種最普通的工人。

姥爺兄弟姊妹五人,姥爺行三,除姑奶奶嫁人離家外,一大家人都住在一個大院裡,舊式傳統家庭的管理方式,貧窮但恪守規矩,是那個時代城市居民典型的生活樣本。

在那個重男輕女思想嚴重的年代,儘管是女兒,但媽是姥爺姥姥的第一個孩子,因此還是得到了很多疼愛。

吼出來的秦腔,活不出的人生

媽熱愛秦腔的種子是在童年埋下的。逢年過節,姥爺會帶著媽去城隍廟聽戲。姥爺沒空時,媽總會纏著大爺去。除了聽戲,大人們還會給媽買一杯甜茶及瓜子大豆類的小吃。在我童年時候,姥爺也給過我這樣的待遇。甜茶和現在流行的“三泡臺”差不多,有茶葉、冰糖、包核杏、桂圓。喝起來酸酸甜甜,是小孩子最喜歡的那種味道,桂圓和包核杏最後也是可以吃的,連杏核裡的杏仁也是要咬碎吃掉的,運氣不好時會吃到苦杏仁,但那並不會影響到快樂的情緒。

這樣簡單的幸福並沒有持續很久,在我兩個舅舅夭折和姥姥患病後,生活的困頓把媽拖進了泥沼。由於要幫姥姥帶弟弟妹妹,媽上學很晚,14歲時才上到小學4年級,更遺憾的是,媽一輩子也就上了這4年學,以至於媽在戶口本上登記的學歷是“高小”。“高小”?搞笑吧,那個年代就真有這樣的學歷稱呼。

那樣的環境下,聽秦腔實在是一件過於奢侈的事情。媽想聽戲,甚至想唱戲,當一名秦腔演員。媽還真做過一次嘗試,有一年,秦劇團的老師在社會上挑“戲娃子”,進入劇團培養,管吃管住,還發一點補助。這自然是天大的好事,媽鼓足勇氣去了,可連海選都沒有過。我不知道媽為此傷心了多久,我只知道這是媽這輩子唯一一次為追求個人理想而做出的努力。理想和現實的差距,讓秦腔第一次離開了媽的生活,此後的很多年,媽都是為別人而活著。對於媽來說,童年時埋下的那顆秦腔熱愛種子,沒有在她的少年、青年時期得以生長、開花、結果。

吼出來的秦腔,活不出的人生

媽輟學後一直非常忙碌,除了幫姥姥做家務、照顧妹妹外,還要從街道工廠接點零活,無非是糊火柴盒、粘信封之類,掙點小錢,貼補家用。幾年後,久病的姥姥終於不治西去,那年媽還不到20歲,這讓媽原已困頓不堪的生活更加舉步維艱。

24歲那年,媽和爸結婚了。在這之前,媽在街道辦事處的幫助下解決了工作問題。婚後,媽又辦理了工作調動,和爸一個廠,成為一名油漆工人。

婚後的生活依然窘迫,可是媽有了主心骨,生活也有了奔頭,生下了大姐、二姐和我之後,日子似乎漸漸好了起來。媽對秦腔的熱愛被喚醒了。

爸是世界上最瞭解媽的人,他自然知道媽的愛好,每當電視裡有秦腔節目的時候,爸都會喊媽來看,而媽看一兩眼後會說一句,這是某某戲便又去幹活了。記得有一次,有個劇團來廠裡演出,爸給媽也買了票,我們一家都去看,好像是《火焰駒》,但唱了些什麼都不記得了,只記得鑼鼓敲得震天響,演員一跺腳舞臺上塵土飛揚。

吼出來的秦腔,活不出的人生

爸生病去世那年,媽40歲,大姐剛過15、二姐13,我9歲。爸病了好幾年,可是包括媽在內,我們誰都沒有想到爸會真的離開我們,或者媽想到了,但也只是想到而已,沒人想過沒有爸的日子會怎樣,該怎樣過。伴隨著爸的離去,秦腔第二次離開了媽的生活。

爸的後事辦完後,媽默默地剪短了頭髮,一言不發的去上班了。在這之後的十多年裡,我記憶中媽總是在加班,晚上她回來時我已經睡著了,過節放假時媽會在我枕頭下面放一點零錢,然後依然去加班。

那段時間我是由兩個姐姐照顧管理的。窮人的孩子真的早當家,姐姐們用超越年齡的成熟堅忍和媽一起支撐著我們的家,苦難的生活也讓我們一家人的感情如秦腔般濃烈深刻。

父親去世後的10多年裡,家裡再也沒有聽到秦腔的聲音。這期間,兩個姐姐先後進廠上班,又先後結婚,在我畢業的前一年,媽退休,而我緊接著參加了工作,日子好像熬出了頭。

吼出來的秦腔,活不出的人生

記得96、97年的時候,一部名為《大秦腔》的連續劇吸引了媽,幾個電視臺輪著演,媽也就輪著看,講述的是一個秦人關於秦腔的悲情往事。我知道,媽對秦腔的那份感情又被激活了。這之後的20年裡,秦腔一直陪伴著她。我在家時,遇到週末晚上10點陝西電視臺秦腔綜藝節目播出,我都會像爸一樣喊媽來看,媽總是看著看著就睡著了。記得有一年,黃河劇院有秦腔演出,大雜燴的那種,好幾個演員一人一段拼湊起來的,單位有贈券,我要了兩張,帶媽去看。媽看得不太過癮,第一,好幾個演員都沒有裝扮、穿著正裝唱秦腔著實奇怪;第二,沒有整摺子的戲、不解渴。2003年起,我去外地發展,和媽聚少離多,此後再也沒和她看過整場的戲,只是偶爾在公園散步時聽過票友唱。

2004年,為了給在外地工作的我買房成家,媽把自己的房子賣了,從此和大姐住在了一起,間或會到我及二姐家呆一段時間。最近這10多年裡,電子產品發展迅猛,我們姐弟給媽買過平板,我老婆給買過隨身播放器,在設備裡下載一些她喜歡的戲,讓她有空時可以隨時聽聽看看。媽和她熱愛的秦腔就這樣在我們姐弟三人的家中來來去去、兜兜轉轉。媽也在這平淡無奇的日子裡漸漸老去。

2019年新年剛過,住在二姐家的媽突然病了,是老毛病。春節前的一個星期,我趕到二姐家,陪了她半個多月。這期間,我發現媽又不聽戲了,我數次問她咋不聽秦腔了,她都回答沒心聽。我非常非常難過,病痛的折磨讓秦腔第三次離開了媽的生活。

吼出來的秦腔,活不出的人生

以前聽過一句話:“千年草籽萬年魚籽”。意思是說,草籽在沒有發芽、生長的惡劣條件下,仍能存活很長時間,一旦條件具備,它們就會如雨後春筍般生長起來。魚籽也是同樣,一旦河塘乾枯了,那些魚籽就會沉積在淤泥裡,然後進入休眠狀態,靜靜地等待,一旦再有水,它們就會再次發育、成長。

秦腔就是媽的“千年草籽和萬年魚籽”,也代表著她一生的順境逆境。媽和秦腔的分分合合,也教會我如何面對人生——逆境時勇敢面對,順境時不忘初心。

願媽早日康復,願秦腔再次在家中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