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讀點心理學:少年的你,校園“霸凌”何時才能結束?

張侘||文

每天讀點心理學:少年的你,校園“霸凌”何時才能結束?

易烊千璽

“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年少的你》

”進化論者分析表明:動物採取攻擊行為,是為了有機會接近異性,或保護自己的資源來使下一代存活。求生的動機可能賦予了大多數物種某些暴力形式的天生傾向·····

我們還將會看到文化規定了何種情境下攻擊行為是被接受的的。我們認為,在決定人們抑制攻擊行為程度方面,文化起著重要的額作用。“——《心理學與生活》

每天讀點心理學:少年的你,校園“霸凌”何時才能結束?

《少年的年》海報 注意上映時間

走出影院時,人宅和朋友一干就一致覺得《少年的你》還是多少有些刻意了。臺詞與劇情都充滿了設定的意味,看上去不是那樣真實。但我們都承認,易烊千璽和周冬雨的表演是真實的,現實中的悲劇是真實的,校園霸凌也是真實的。只是人宅覺得,導演與編劇的設置,倒是不止是校園霸凌這社會一角那樣簡單。

每天讀點心理學:少年的你,校園“霸凌”何時才能結束?

易烊千璽

一定會有很多人誇讚自《長安十二時辰》到《少年的你》易烊千璽的演技是有了爆發式的突破,周冬雨也值得狠狠的給上一讚。也一定會有很多人深深的體會到校園霸凌確實長久地盤踞在本應該最為文明最應該為烏托邦與美麗新世界的校園裡。

像《心理與生活》中寫到的:進化論者分析表明:動物採取攻擊行為,是為了有機會接近異性,或保護自己的資源來使下一代存活。求生的動機可能賦予了大多數物種某些暴力形式的天生傾向·····

我們還將會看到文化規定了何種情境下攻擊行為是被接受的的。我們認為,在決定人們抑制攻擊行為程度方面,文化起著重要的額作用。

暴力是我們天生的傾向,漫長的進化歷史沒能,也不可能將它從我們的人性中剔除,只要我們還需要生存,只要我們的文化還無力或無心降解這種傾向,它始終都會是有增無減。

每天讀點心理學:少年的你,校園“霸凌”何時才能結束?

而青少年的暴力行為,其實正是進化中我們動物本能沒能摒棄的最佳寫照。如果說我們幼時是處於一種本能存在而非理性存在的情況下,如果說人的一生從幼年到成年就相當於一個由本能進化到理智和智慧的過程的話,那麼,無疑青少年時代的我們就相當於處在一個野蠻黑夜和文明曙光的交際線。這時候,我們就像好鬥的公雞一樣經常性地抖擻膨脹起自己的羽毛,踱著鏗鏘有力的步,彰顯自己的實力,必要時毫不吝惜自己的武力,以達到凸顯自己能掌控一切的能力,抑或得到令別人恐懼和臣服的快感。這樣的心理正是最原始的那種爭奪異性青睞和保護生存資源的遺存。

《少年的你》把校園霸凌事件設置在高中的高三,甚至是在高考將近的兩個月內。那麼這就不是簡簡單單的“校園霸凌”的浮光掠影那樣簡單了。

人宅和朋友都覺得,也都深有感觸的是,校園惡性事件的高發期應當是初中時代。我們都從那個時代走來過,那時的孩子高概率的囂張跋扈,扎堆兒聚群兒,面帶不可一世的表情,噙著菸捲兒,手裡經常會拎著用書本捲成的棍棒,走路時把自己膨脹的像輛坦克,你不能和他對視,更不能跟他“摩肩接踵”。人宅那時就曾因下樓擁擠無心碰到了一個比我還低年級的初中生而險招圍毆,他們用紙卷的棍棒敲著樓梯欄杆,叫囂著,像是蓋世太保,像是世界警察,更像是一個個混世魔王。所幸的是他們只是虛張聲勢,而我的同學把我拉走時,他們並沒有再採取什麼。

《少年的你》之所以挑選在那個特殊時期,在人宅看來是因為在那個最為特殊的時期裡,最能把問題凸顯出來。

每天讀點心理學:少年的你,校園“霸凌”何時才能結束?

《少年的你》高考場景

我記得陳念和警察在汽車裡對話的時候,他們談論成長。警察說:成年就像溺水。而陳念說:學校從來沒有叫我們如何成長,如何長大成人。

是的,這便是控訴。我們所有人的成長就像溺水,我們必須學會自己揮動腿腳,拍打水面,否者,我們在成長之前就有可能“溺亡”。就如同胡小蝶一樣,如同前些天剛剛被曝的李心草一樣。而我們的家庭學校本應該扮演一個幫助我們成長的角色,然而,它們並沒有,而不是他們不能。

在以經濟為導向,高考為引流的大環境下。我們的家庭缺失與學校缺失是嚴重的,而這兩者是我們獲取文化薰陶的重要陣地,我們若失守了,孩子就必然面臨極大的風險。

在《少年的你中》導演有意對比家庭環境的貧富差距,陳念與魏萊,一個深陷債務危機,一個家中充斥滿了進口貨,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了無論是何種階··層的家庭,在經濟發展壓倒一切的理念當中,孩子的健康成長都是非健康的。在家庭忽視孩童教養的時候,學校作為候補卻也存在著極大的缺失,他們被高考佔領了,對於人性與文化的補充,所有的孩子都是棄兒。我們必須要在摸爬中學會成長。正像那位老警長說的那樣:校園霸··凌事件是極其複雜的,孩子們只有長大了才能學會同情。可是,誰在對我們的成長負責呢?社會嗎?可社會就是那些本就在“溺水”中成長出來的人的組成下形成的。

每天讀點心理學:少年的你,校園“霸凌”何時才能結束?

我們都說《少年的你》有些刻意。事實上我們的缺失是的確,但也不像電影中那樣誇張的近乎是波詭雲譎。

我記得大學時,我的一個學妹給我講過她們初中時代曾有一位老師上過這樣一堂課叫“一次倉鼠的葬禮”。她的那位老師養的倉鼠生病死掉了,他在感受到難過的時候,突然感念起了什麼,便拿小倉鼠來給給她們上了一課,一場體會生離死別,感受痛苦的課,那堂課是肅穆的,沒有人把那隻倉鼠看作倉鼠,而是把它視作朋友。學會痛苦是好的,學會感受痛苦是必要的,它讓我們知道善良的必要性。我曾想,我們的小學初中要經常有這樣的課程,去感受生命的痛苦和悲傷的課程,那麼我相信我們的孩子大都會變得更加可愛善良了。

每天讀點心理學:少年的你,校園“霸凌”何時才能結束?

“壞”女孩 悲劇女孩 漂亮女孩本應該很可愛

每天讀點心理學:少年的你,校園“霸凌”何時才能結束?

《少年的你》作為愛情片也是蠻好的,人宅在還未走出影院時就想:如果我們都如陳念和小北一樣情堅浪漫,那世間還有什麼罪惡不能原諒呢?當然,這只是一時感嘆,罪惡還是罪惡,與浪漫無關。但感性也是好的,它讓我們更加熱愛生活,遠離罪惡。

每天讀點心理學:少年的你,校園“霸凌”何時才能結束?

當電影的最後,陳念和一個“問題”女孩肩並肩走著,小北在後面不遠近地跟著。雖然仍有些刻意,但仍是令人感染,那場景應了那句: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

每天讀點心理學:少年的你,校園“霸凌”何時才能結束?

但,我想除了愛情的浪漫,對於校園中的那些事情,以及它來自家庭,學校和大環境的隱憂才是最大的內核,最大的關注對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