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与书法四题


陶瓷与书法四题


【一】陶瓷上的书法

陶瓷书法是我国一门传统、古老而又独特的艺术,是中国文字和书法的表现形式之一。它见证着华夏文明,已成为各个历史阶段文化趣味、时代风尚和生活特征的重要标志。

早在三国时期,古瓷器上已出现刻划、或模印文字,这并不等于说古瓷器书法已经产生,却为陶瓷书法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陶瓷与书法四题


在对唐代长沙窑挖掘过程中,出土了以书写汉字做装饰的瓷器,标志着古瓷器书法的诞生。发展至宋代,瓷器上不仅有楷书、行书,还有难以识别的草书、篆书,书写精工的小楷也出现在瓷器上。

明清时期,景德镇设立“御窑”,陶瓷书法更加繁荣。开创了瓷器书款制度,凡官窑瓷器,都书写“大明(清)某某年制”、或“某某年制”款,书写严整、美观。

古往今来,宫廷对瓷艺的重视,使更多的文人参与到陶瓷书法的创作研究之中。文人墨客也在陶瓷书法中得以抒怀。陶瓷上的书法与诗文内容一起成为后世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

陶瓷与书法四题


(图为长沙窑书法铭文瓷器,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陶瓷与书法四题


陶瓷与书法四题


陶瓷与书法四题


陶瓷与书法四题


陶瓷与书法四题


陶瓷与书法四题


陶瓷与书法四题


陶瓷与书法四题


陶瓷与书法四题


陶瓷与书法四题


陶瓷与书法四题


陶瓷与书法四题


陶瓷与书法四题


陶瓷与书法四题


【二】景德镇陶瓷馆中品书法

位于江西省景德镇的陶瓷馆建于建国初期。后来,规模不断扩大,现已成为古今陶瓷集中地之一,由郭沫若题写的“景德镇陶瓷馆”六个大字镶嵌在门楼上,给该馆增添了不少文化内涵。

馆内分为历史之部和专题展览厅。历史之部以朝代为序,展出古瓷1000多件;专题展览厅按类别陈列,展出建国后收藏的陶瓷珍品1500多件。除了早期的刻花、印花、素彩外,很多器物上都有书法痕迹存在。

此馆中,有元代设立浮梁“瓷局”所烧制印有“福”、“禄”纹的圆盘,以汉字为纹饰给这些瓷器增添了艺术语言。明清间的很多瓷器上有着大篇幅书法,即使是瓷器上的绘画,也会有一定的空间供题款。

陶瓷与书法四题


陶瓷与书法四题


陶瓷与书法四题


陶瓷与书法四题


陶瓷与书法四题


陶瓷与书法四题


据说,乾隆皇帝欣赏景德镇瓷器。雅兴所至,欣然题词,御窑厂得到御诗,则命书工以各种书体恭写在瓷器上,并配有“乾隆御题”朱白文印。馆藏的《鸡缸杯》御题诗便是将乾隆题诗摹至瓷器上的书法作品。

陶瓷与书法四题


(图为景德镇陶瓷馆)

【三】瓷器书法的制作方式

陶瓷书法的制作过程中有别于在纸上书写,有的是釉下制作,即先在瓷坯上制作好后再上釉;有的是在上釉后制作。

笔写。无论是釉下还是釉上的陶瓷书法,用毛笔蘸上颜料在器物一定的部位进行书写,是其最基本的方法。

刀刻。在釉下刻坯胎,分阴刻与阳刻,阴刻是将字的笔画凹下去;阳刻是将字的笔画凸出来,有如浮雕。釉上为瓷刻,是用坚硬而锋利的合金钢凿在瓷器釉面细心琢磨出书法作品。一般阴刻为多,刻好后再用颜料染色烧成。

剔字。在坯面或瓷面上喷洒色釉,然后在上面用毛笔蘸墨书写,再将字的笔画剔去,称为留地剔字,烧成后露出白字,类似阴刻;也有将底色剔去把字留下,称为剔地留字的,类似阳刻。

捏贴。釉下捏贴是先创作书法作品,再按照书法作品中各个字形特点,用粘性瓷泥料捏制出字来,稍干后根据各字在作品中的不同位置,用瓷泥贴到已喷色釉的陶瓷坯胎上,再入窑高温烧就。釉上捏贴方法与釉下基本上一样,但烧制温度较低,所用的原料是低温釉。

堆书。它是由堆花技术发展而来的,是用毛笔蘸色料直接写到瓷坯或单色瓷器上。但陶瓷色料不同于墨汁和水彩颜料,很难一次书写成功,必须反复涂写,使字的笔画不断堆厚。釉下堆书,当堆到所需要的厚度时,即可烧制,一次成功。堆书对作者的书法功力和陶瓷工艺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一旦成功,不仅保留了书法韵味且立体效果特好。

【四】唐英与“唐窑”

唐英(1682-1756年),字俊公,沈阳人,清代陶瓷艺术家。他能文善画,兼书法篆刻且精通制瓷。

1728年,唐英奉命以内务府员外郎职衔兼景德镇佐理陶务,至1756年奏请退职解任,前后二十多年。这期间,他礼贤下士,虚心求学,刻苦钻研于制瓷工艺知识,致力于制瓷工艺的总结和改革,对清雍正年间景德镇的瓷器制作及其发展创新,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陶瓷史上称其督陶期间景德镇所制陶瓷为“唐窑”。

陶瓷与书法四题


唐英本人也亲手参与瓷器的制作,传世作品很多,其中蕴含大量书法元素。他的瓷器书法艺术,行书尤其突出,上承魏晋、汉、唐、宋名家,行笔中自然巧妙地融入前人章法。其字用笔结体出于自然,起承转合气韵贯通,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洒脱之心情,浸透字里行间。

他在瓷器上所书具的款识除唐英、俊公外,还有俊公氏、隽公、叔子、蜗寄、蜗寄老人、陶成居士、沐斋居士、陶人、榷陶使者等。其存世作品主要有白地墨彩篆书寿字笔筒和行书笔筒、冬青釉隶书“朱文公家训”瓷板、粉彩三果盘、青花缠枝莲花觚等,分别收藏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等处。

陶瓷与书法四题


陶瓷与书法四题


陶瓷与书法四题


陶瓷与书法四题


陶瓷与书法四题


陶瓷与书法四题


陶瓷与书法四题


陶瓷与书法四题


陶瓷与书法四题


陶瓷与书法四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