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櫸樹多少年成材?介紹紅櫸樹種類和形態特徵有哪些?

紅櫸樹也稱大葉櫸、血櫸、雞油樹等,是榆科櫸屬植物。紅櫸樹為我國珍貴的硬闊葉用材樹種,材質堅硬有彈性,少伸縮,不易翹裂,紋理美觀有光澤,結構細緻,黃褐色或淺紅色。抗壓力強,耐水溼,耐腐朽,是建築、橋樑、車輛及上等傢俱用材;其莖皮纖維強韌,可作人造棉繩索等的原料。此外,其樹冠倒圓錐形,抗風力強,耐煙塵,有較好的防風及淨化空氣的作用,也是城鄉綠化及農田防護林的優良樹種。由於紅櫸樹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尤其是用材價值,近年來其資源被過度採伐而導致日漸稀少,目前已被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

紅櫸樹多少年成材?介紹紅櫸樹種類和形態特徵有哪些?

紅櫸樹的形態特徵

紅櫸樹為落葉喬木,幼樹皮青紫色,不開裂,老樹皮呈薄片狀剝落。

紅櫸樹單葉互生,葉形橢圓狀卵形至窄卵形,羽狀脈,葉緣具單鋸齒,下被淡灰色柔毛。花單性,稀雜性,雌雄同株。小堅果,徑約4毫米,上部歪斜,果皮有皺紋,花期4月,果熟10—11月。

紅櫸樹種類

櫸樹屬在亞洲有6種,我國產4種。

(1) 大葉櫸,葉片較大,表面粗糙,葉緣具銳尖鋸齒,背面密生柔毛,生小枝密佈柔毛,適宜於用材和觀賞等。

(2)光葉櫸,葉背面光滑,葉緣具鈍尖鋸齒,小枝無毛,適宜於用材和觀賞等。

(3)小葉櫸,葉片特小,堅果大,又叫大果櫸,適宜於觀賞和用材等。

(4) 臺灣櫸,適於用材和觀賞等。

紅櫸樹分佈於淮河秦嶺以南,南至廣東、廣西,西至貴州及雲南東南部,以浙江、江蘇、安徽、湖北、湖南較多,垂直分佈海拔800米。

紅櫸樹為中等喜光樹種,喜溫暖氣候和溼潤肥沃土壤,在微酸性、中性、石灰質土及輕度鹽鹼土上均能生長。在乾燥瘠薄山地上生長不良。深根性,側根擴張,抗風力強,樹冠大,落葉量多,有改良土壤之效。

紅櫸樹初期生長稍慢,6—7年後生長轉快,而且其生長能力持續七八十年而不衰。10—15年開花結實,20—80年為盛果期,結果期有明顯的大小年現象。壽命長,百年大樹仍能正常結實。也就是說紅櫸樹要經過六七年才能成材,紅櫸樹繁殖的主要方法是播種育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