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混配現象猜測袁大頭的造幣廠[上]

混配是銀元的一種版別,顧名思義就是不同版別的銀幣互相搭配。混配現象在袁氏銀幣系列中並不少見,如三年八背、精九三背等等,從泉界對各種混配的命名來看,目前混配包括兩種,一是錯(混)配,如精九三背,就是精發九年面錯(混)配三年嘉禾;二是改刻,如十年八背,其並非十年大頭面錯(混)配八年嘉禾,而是八年大頭直接修改紀年成為十年,也就是說錯(混)配與改刻並不嚴格區分。

從本質看,錯(混)配側重於拿來直接用,改刻側重於修改後再用;從形成原因看,錯(混)配可能是由於模具短缺等原因,啟用舊模具而鑄造,故錯配不會配後面年份;改刻可能是對現有模具不滿意或者沒有目標模具等原因,將現有的模具修改成目標年份模具。因此,錯(混)配造幣廠最少有兩個年份的鋼模,而改刻則不一定。

按照其本質,將泉界常見的年份混配幣進行分類,並根據造幣廠現有資料進行推斷:

微拍堂

袁大頭民國三年三角圓版壹圓老銀幣一枚


第一類:錯(混)配

1、精九三背

主要特徵:頭像面全部具備九年精發特徵,嘉禾為大嘉禾。

從混配現象猜測袁大頭的造幣廠[上]

由於三年大嘉禾和九年大嘉禾區別不明顯,因此該版可能是混配三年大嘉禾,也可能是九年大嘉禾。

從現有造幣廠資料可知,同時具備三年和九年鋼模的造幣廠有:天津、武昌,而生產九年的造幣廠還有江西、杭州。

微拍堂

袁世凱像十年壹圓T點年一枚


2、中發小嘉禾

主要特徵:頭像面全部具備九年中發特徵,嘉禾為小嘉禾,該版根據小嘉禾特徵可以繼續分類。

從混配現象猜測袁大頭的造幣廠[上]

從現有造幣廠資料可知,同時具備三年和九年鋼模的造幣廠有:天津、武昌,而生產九年的造幣廠還有江西、杭州。

微拍堂

袁世凱像八年壹圓一枚


3、十年左勾芒

主要特徵:頭像面全部具備十年頭像的特徵,嘉禾全部具備八年左勾芒背的特徵。

從混配現象猜測袁大頭的造幣廠[上]

從現有造幣廠資料可知,生產十年的造幣廠主要是:天津、杭州,生產八年的造幣廠主要是:天津、安慶。

4、十年混配九年大肩章背

主要特徵:頭像面全部具備十年頭像的特徵,嘉禾全部具備九年大肩章背的特徵。

從混配現象猜測袁大頭的造幣廠[上]

微拍堂

九年袁世凱像壹圓 精發版一枚


從現有造幣廠資料可知,生產十年的造幣廠主要是:天津、杭州,生產九年的造幣廠主要是:天津、武昌、杭州、江西。

關於對該類幣的猜測:

1、從現存幣來看,年份混配主要是三九、九九、八十、九十,共四種,同時具備鑄造這四個年份混配能力的造幣廠只有天津造幣廠。

2、九九混配說明最少有一個造幣廠同時有中發、精發的鋼模,而從九年大頭特徵判斷,當時天津總廠最少刻有三種九年模具,頒發各分廠,如果一廠一種主模具說法屬實,那麼九九混配則只可能由天津造幣廠鑄造。

3、八十混配說明生產十年的造幣廠,也曾經生產過八年左勾芒幣。

當時生產十年的官方造幣廠有天津、杭州,武昌儘管在民國十年經歷兵變,產量減半並與次年停產,說明也可能生產過十年大頭。杭州造幣廠是民國九年開鑄的,因此可以排除。

微拍堂

袁世凱像三年壹圓淺O版三角圓一枚


從而推斷:

(1)天津造幣廠生產的八年大頭極可能就是左勾芒大頭。

(2)如果考慮天津造幣廠不缺鋼模,不應該出現混配幣,那麼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十年左勾芒並非十年鑄造,而是北洋後期由於軍閥混戰,軍費開支劇增,天津造幣廠趕製銀幣時期鑄造。

(3)儘管沒有資料記載武昌鑄造過八年、十年大頭,但是民國十年武昌造幣廠還在鑄造大頭,究竟是幾年,待考,如果是十年的話,那麼極有可能該廠也鑄造過八年,特徵就是左勾芒。

(4)我們知道安慶生產的八年大頭因含銀量低而遭抵制,因此極有可能左勾芒的八年含銀量會高於空心葉,這點請有含銀量表的泉友幫忙確認一下。

4、九十混配說明生產十年的造幣廠,也曾經生產過九年大肩章幣。同時生產九年、十年的官方造幣廠有天津、杭州,武昌也可能。

天津造幣廠可能鑄造,理由同八十混配;杭州造幣廠也可能鑄造,因為資料記載該廠確實同時生產過九年、十年大頭。

儘管武昌造幣廠沒有資料記載,但是個人更傾向於八十、九十混配均由武昌造幣廠鑄造,理由就是武昌造幣廠在民國十年遭兵變搶劫,而導致鋼模短缺,因此只好啟用舊模混配生產,其產量不大與這兩版混配幣存世量不多也能匹配,另外杭州造幣廠是北洋政府後期的重要造幣廠,不應該缺鋼模,當然這只是猜測而已。

文章轉自錢幣天堂泉友:老兵宇星

如有侵權,聯繫我們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