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等公司倒閉才明白,發工資的方式是罪魁禍首

作者:刁老師

馬上私信關鍵字“績效”,發送100分鐘內部薪酬績效管理視頻

重壓之下,這家鞋廠已經開始裁員。“行政人員已裁掉一大半了,如果裁到我頭上,工廠也要關門了。”說到這裡,阿德惟有苦笑幾聲。

“要麼裁員,要麼降薪,不然真的熬不住”

減員降薪也好,鼓勵員工自謀出路也罷,在溫州一家鞋業外貿公司負責人陸澤(化名)看來,實屬斷臂求生的無奈之舉。

目前整個供應鏈的現狀是:供應商不敢做,不敢賒賬;工廠不敢做,也沒辦法現金買材料;外貿公司進退兩難:工廠和客戶兩邊都是乙方。


2020年第一季度剛結束,大批企業宣告破產,疫情三個月收入為零?這種情形下企業如何"活下去"?

現狀:

經濟蕭條、復產艱難

戶客‬流失、需求銳減

銷售下降、成本高企

利潤大減、危在旦夕

裁減員‬薪、只救是‬急

優人秀‬才、可能離去

士氣不振、動力不足

競爭對手、正在崛起


“倒閉”或將成為今年全國零售市場的普遍現象,酒類零售也難獨善其身

  最近有個老闆朋友向我訴苦:“最近真的太苦了!因為疫情,三個月收入為零,公司資金流斷裂,想到公司的租金、人員工資、庫存壓力就夜夜失眠。可是員工一個個還和沒事人一樣,沒有業務做就混日子,看到這場景分分鐘想辭退他們!再這樣,我真的撐不下去了!”所以,老闆裁員不是沒原因的。

  一次疫情,確實是讓太多企業面臨難題!企業久久不能復工復產,員工工資還要照常發放,無形中,就給企業帶來繁重的成本支出。

  不僅是中小型企業,接著上面老總西貝賈國龍也有著同樣的擔憂:“以往最近這個月,會是收入最好的一個月,在現在驟降的情況下,光這個月的營收損失就超過7億元。”


 在大環境之下,建議企業採取十字方針:減員、精兵、加薪、降本、增利


不要等公司倒閉才明白,發工資的方式是罪魁禍首


如何管控人力成本,提升經營利潤?

(一)精打細算:做好公司與各部門收入、費用預算

1、首先要懂得整理、沉澱和抓取數據。

2、對於經營單元,要將各種收入切割到單元。

3、對工資費用要進行單項管理,每個部門必須有工資費用額與工資費用率雙重預算。

4、二線單元,既不能突破工資費用額,也要通過工資費用率進行編制的彈性管理。

5、通過工資費用率做年度預算規劃,先定率再定編。

(二)精兵簡政:看組織、崗位和流程

1、精減組織,這是人效浪費的主因。

2、優化流程,將一切不能直接創造經營價值、客戶價值的管理事務簡化或摒除。

3、一定要避免因人設崗和因崗設人,崗位要有核心價值,人要有增值超價值。

(三)強大機制:用對機制留人、激勵人、提升人效

1、管理層:自動自發減員增效,對結果負責。

2、員工:為自己幹、為自己加薪。

3、老闆:解放自己先解放生產力。

”3個人幹5個人的活,發4個人的工資“最重要的一個字是”活“字。

所謂的"活"——就是企業的工作量,我們要根據工作量來定價,而不是根據現有的工資來分配。

當員工的工作量提高了,那麼他的收入就提高,實現多勞多得的效果!

當員工忙不過來的時候,就可以把工作分出去,因為每一個工作都定了價,把工作分出去,對應的錢也就分出去了,這樣每個員工的為了保障自己的收入,一定會盡量做好每一件工作!

如果員工總是做不好某項工作,公司也有權利重新分配工作給另一個員工,當然對應的定價也會做重新的分配。

企業要提升人效,首先要打破定編定崗定薪酬的傳統思維!而應該要一專多能,一人多崗,讓每一個員工的工作量飽和起來!

所以,針對很多大佬的言論,咱們不要盲目操作,要結合實際情況來定,不然就悲催了。

不要等公司倒閉才明白,發工資的方式是罪魁禍首

那怎麼來實現3個人幹5個人的活,發4個人的工資呢?

推薦:PPV-產量量化薪酬設計

第一步:做年度規劃、預算計劃、收入測算

不要等公司倒閉才明白,發工資的方式是罪魁禍首

不要等公司倒閉才明白,發工資的方式是罪魁禍首

更加準確地測算年度收入

不要等公司倒閉才明白,發工資的方式是罪魁禍首

第二步:深入挖掘核心價值、從增值中找到激勵空間

不要等公司倒閉才明白,發工資的方式是罪魁禍首

第三步:對薪酬進行產值化與價值化的設計探索

不要等公司倒閉才明白,發工資的方式是罪魁禍首

不要等公司倒閉才明白,發工資的方式是罪魁禍首

第四步:員工期望薪酬與預測薪酬比對

不要等公司倒閉才明白,發工資的方式是罪魁禍首

說明:

讓招聘崗的員工為自己的薪酬而招聘,招到的人越多,個人收入就會越高。信任在今天招聘難度越來越大的時代,企業願意給招聘崗做出好的激勵模式,解決人才引進的難題。案例二:程序員的薪酬

觀點:要處理加薪問題,首先要處理薪酬模式問題!

某企業要自建軟件系統,所以聘請了兩位程序員。談定的工資是每人每月固定8000元。由於老闆和高管都不懂編程工作,僅僅想要軟件開發成果。但是,程序開發的事情也確實複雜,開發工作經常延後。老闆沒有辦法,只好要求相關負責人及程序員每天報告工作計劃、進度和完成情況,親自督導和查看。

這樣的日子過了三個月,到了程序員要轉正的日子,一方面職工想趁轉正加點工資,另一方面老闆想徹底結束這種人盯人的狀態。所以老闆決定給程序員做PPV薪酬模式規劃。

不要等公司倒閉才明白,發工資的方式是罪魁禍首

說明:

1)固定薪酬8000元收為:底薪2000元+CRM產值薪酬3000元+軟件維護產值+其他產值收入。前提是,測算完數據後,他們的薪酬有很大時機比過去要高,當然,他們也要努力地做出好的結果。

2)軟件維護產值是一項計件產值,根據過去公司維護的個數,計數出一個單價,維護的越多產值就越高。

3)其他產值:根據過往結果及能力提升,擔負更多的開發工作,同時也要得到相應的產值薪酬。

點評:

1)程序員開發的程序越好,銷售就會更好,維護產值就會高。

2)客戶提出各種需求,程序員會自覺跟進和想辦法滿足。

3)讓程序員為自己幹,為自己加薪。

案例三:財務會計的薪酬

在企業,財務會計一般都是固定薪酬,加薪酬基本上要等一年或以上。而且到了加薪的時候,到底加多少才合理,也一直是令人頭痛的問題。對於會計員來說,當然是越多越多。對於老闆來說,要考慮的問題很多,加多了會增加公司的成本,還有就是內部的薪酬平衡也必須有所考量。

不要等公司倒閉才明白,發工資的方式是罪魁禍首

管帳的職業能力、職業規劃必須與薪酬相關聯。當這個管帳能夠做更多有價值的事,並且做出好的結果,就可以為她/他加薪。這個價值和結果一定是公司要的,並且能幫助公司實現更有效的經營。

某企業管帳的PPV產值薪酬表(省略了一部分內容)

不要等公司倒閉才明白,發工資的方式是罪魁禍首

薪酬規劃具有非常專業的技術含量,薪酬形式規劃好了,對職工對企業就是共贏!

PPV:如何讓職工自發作業、為自己作業、為自己加薪!

1、不再為職工如何加薪酬而操心,而是將加薪酬改變為增加價值點和產量項目。2、職工做不好,不再是扣薪酬,而是扣產量。根據結果核算產量薪酬。3、職工調崗、增減作業項目,不再是薪酬只能加不能減、不重視結果效果,而是根據作業拼盤與定價規劃,以結果來核算職工的勞動報酬。PPV產量量化薪酬形式:是指將職工的作業職責、作業內容、作業項目、作業結果等以標準化、規則化、價值化的方式進行量化計算,並直接與職工的收入掛鉤,形成多勞多得的利益分配機制,解決了職作業業積極性和主動性、跨部門作業、複合型人才、職工加班作業、主動付出等企業管理困惑,比較傳統的計件薪酬、績效薪酬等更具激勵活力。

PPV產量量化薪酬形式具體解決了以下問題:

  • 1、每個月應該付出職工多少薪酬的問題。
  • 2、職工的收入狀況與其能力、價值充分匹配的問題。
  • 3、職工認真履行職責、行為結果與價值之間的關係問題。
  • 4、職工只做自己的事情、不願意付出與兼顧其他作業的問題。
  • 5、職工收入彼此比較、衡量的問題。
  • 6、跨部門作業、全員營銷、團隊間彼此支持等無法有效衡量和激勵的問題。
  • 7、職工重視利益的屢次分配的問題。

以上內容節選自《全優績效》——李太林導師新書首發

讓員工加薪,不加企業運營成本的管理的方案,讓員工自動自發的拼命工作的書



私信作者“績效”兩字,免費發送60分鐘薪酬績效管理內部培訓視頻。

分享是一種美德,希望每篇文章對大家有所啟發和幫助;也期待你的轉發,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