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美食小科普 :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

羊肉泡饃是陝西的風味美食,尤其是西安的最為著名,它與兵馬俑、秦腔並列為西安的三大特色。有一句俗語“

不吃羊肉泡饃,不算到過西安”,更加能體現羊肉泡饃的名氣。


陝西美食小科普 :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


泡饃是土生土長的西安美食,相傳宋太祖趙匡胤落魄之時,流落長安,正值寒冬,飢渴難耐,囊中只有一餅,餅冷口乾,難以下嚥,街邊一家賣羊肉湯的老闆,見之不忍,給了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湯。


趙匡胤將餅掰碎泡入,吃完頓覺神清氣爽,豪氣沖天,一掃頹廢心情,踏上征程。登基以後,嚐遍世間美味,心中獨獨放不下記憶中的羊肉湯泡餅,傳令廚房仿製,近百廚師苦思冥想,才定下做法,就是現今的羊肉泡饃。


陝西美食小科普 :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


陝西美食小科普 :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

這個故事相傳至今,它的真實性卻是無法考證的。牛羊肉泡饃,最早為西周禮饌,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牛羊肉泡饃是在古代牛羊羹的基礎上演變而成的。古代許多文獻,如《禮記》以及先秦諸子,都曾提及牛羊肉羹。最初多用於祭祀及宮廷御筵。


陝西美食小科普 :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

其實早在唐朝,阿拉伯人走上絲路來到長安經商,旅行者燒著羊肉湯,將懷中的小麵餅“飥飥饃”掰著吃;由於饃太乾硬,年長的人就將饃倒入湯中一起煮,當時稱為“羊羹”。


“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

。羊羹者,羊肉烹製的羹湯,即當今牛羊肉泡饃的雛形。堪稱為陝西一絕,有“天下第一碗”的美名。當年慈禧太后西走避難時來到西安,也曾吃過道地的羊肉泡饃,她還稱讚這羊肉“肉軟不糜、滋味甜美”,從此羊肉泡饃聲名大噪!


陝西美食小科普 :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


泡饃不管是做還是吃都是非常有講究的,先說做,泡饃講究湯清肉爛,煮湯是最重要的,骨湯和肉湯分開煮,肉先醃製20小時,再煮8-12小時。常見坊上回族煮泡饃湯,一口近1米口徑的大鍋,下的調料使用50斤的面口袋,裝滿滿一袋,投到鍋裡煮。


以前的時候都是你點完之後煮好了端給你,現在幾乎都是把饃給你,你自己根據程度去掰的,這樣下來可以說是每個人吃到的口感和嚼勁都會有所不同的。


陝西美食小科普 :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


陝西美食小科普 :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


牛羊肉泡饃不僅講究烹調,更講究“會吃”。沒有經驗的人,吃前總習慣刁:用筷子來回攪動,這是一忌。“老陝”的吃法是,從一邊一點一點“蠶食”,這樣能始終吃出鮮味。


陝西美食小科普 :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


“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蘇軾曾在詩句中寫到,無不可以看出他對其的讚譽之高。也從中可以看的出牛羊肉泡饃烹飪的技藝和選材是極其的嚴格。


如今,陝西牛羊肉泡饃已被列入國宴,它不僅是一道美食,也是一道藝術品。

吸引著來自全國甚至是全球各地的遊客來品嚐。

文/城牆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