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手合一|南海岩先生的性灵学说

艺术家简介

心手合一|南海岩先生的性灵学说


南海岩,1962年生于山东省平原县,1982年毕业于德州师专艺术系,同年分配于平原师范学校任美术教师。1994年入北京画院深造于王明明工作室,并受益于卢沉、周思聪和姚有多等教授。现为北京画院专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其传略及作品入编《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中国当代美术全集》《二十一世纪中国绘画精华录》等大型画集。作品《阳光璀璨》于1999年获得第九届全国美展铜奖,《净土》于2003年获得第二届中国画大展铜奖,《金谷》于2004年获文化部全国画院双年展优秀作品最佳作品奖。《虔诚》入选百年中国画大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出版有《南海岩画集》《当代美术家精品集·南海岩》《南海岩重彩人物画集》《名家名画·南海岩彩墨人物》《百年中国画展名家精品·南海岩专辑》,《青山一隅——南海岩书法墨迹选》等十余部作品专集。

南海岩先生的性灵学说

文/李洪伟

“烟霞石屋两平章,渡水穿花趁夕阳。万片绿云春一点,布裙红出采茶娘。”这是清代诗人、文学评论家袁枚先生的《湖上杂事诗》,描写身着红布裙的采茶姑娘在“万片绿云”的茶海下采茶情景,此情此景让人读完后闭目回味、情景悠长、真可谓是性情之作。袁枚先生开创“性灵说”,主张在诗中抒写性灵,性灵即为性情。性灵是生活中的真实感受、情趣和识见,它不受任何束缚,追求的是真率、自然、清新、灵巧的艺术风格。性灵与常识结合起来以性情、天分、学习为创作的基本,以真、新、活为创作追求,这是它的创作主旨。

绘画艺术与作诗无异,皆是性情的流露。南海岩先生主张绘画创作以心性作为基点,心性亦即是情感的表达,也即是性情的释怀。南先生讲:“艺术创作如果没有感情,何谈艺术何谈感人。”在写生和采风时如果事物没有感动你,你就不会把它记录下来,如果内心没有兴趣没有情感,就谈不上艺术创作。反之,在创作上如果没有想法,没有意识的表达事物,没有情感的倾诉,宣纸上的涂抹也只能算是闹闹、涂鸦,和艺术相距甚远。袁枚先生说:“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他认为诗之所以能够口口相传,皆是性情之物,无论怎样的形式它也会感人,他又谈到:“诗者,人之性情也,性情之外无诗。”海岩先生也是感同身受,认为“画者,人之性情,性情之外无画。”如: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李可染、李苦禅、潘天寿、傅抱石、黄胄等等艺术大家,无一作品不是性情之作,他们的作品张张是一个故事,幅幅是一种学问。海岩先生讲:“只有带着情感的创作,作品的感染力才可透入人的心脏。”南先生很注重画面节奏的把握,他大笔墨的处理结构关系,在人物的眼睛、嘴角和面部的精心刻画上精而又精,精雕细琢,这都是在表达一种情感,这种情感只有在绘画“矛盾”中才能求证,不断的改,不断的求证,加强人物表情,这皆是在想把内心最纯粹东西表达出来,这是一种动力,更是一种情感表白。

黄胄先生讲:“内容决定形式。你如果故意追求张三、李四的画法,到不一定能画的出来。只有用自己的艺术语言,这‘语言’即使非常笨拙,究竟还是自己的语言。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受了感动的事情‘讲’出来,这样的作品才有生命力。”海岩先生的《虔诚》《春的祈盼》《盛世吉祥》等等,都是这种情感下的创作。只有有了性情,才会明确创作的观点、目的和表现方法,这种情况下画出的才会不一样。否则,东抄一点,西抄一点,拼凑出来,就和说谎话一样,更谈不上什么风格。南先生主张按照自己的性情画自己的画,表达自己的感情自己的思想,有了这种意识就会有自己的笔墨,自己的色彩符号,最终还原自己的艺术风格。可见写生动情是为了创作,那么创作动情则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作品欣赏

心手合一|南海岩先生的性灵学说


心手合一|南海岩先生的性灵学说


心手合一|南海岩先生的性灵学说


心手合一|南海岩先生的性灵学说


心手合一|南海岩先生的性灵学说


心手合一|南海岩先生的性灵学说


心手合一|南海岩先生的性灵学说


心手合一|南海岩先生的性灵学说


心手合一|南海岩先生的性灵学说


心手合一|南海岩先生的性灵学说


心手合一|南海岩先生的性灵学说


心手合一|南海岩先生的性灵学说


心手合一|南海岩先生的性灵学说


心手合一|南海岩先生的性灵学说


心手合一|南海岩先生的性灵学说


心手合一|南海岩先生的性灵学说


心手合一|南海岩先生的性灵学说


心手合一|南海岩先生的性灵学说

弘扬中国美术精神

彰显中国美术气派

润玉程收藏推荐

(注明:图片来源一一荣宝斋在线)u


专场推荐

2020年04月22日

南海岩书法作品专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