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自然神韻 抒寫水墨風華——略論邱立新教授的藝術成就

凝聚自然神韻 抒寫水墨風華

——略論邱立新教授的藝術成就

陳自仁

(著名作家、文藝評論家)

邱立新教授是一位優秀的藝術教育家、理論家和傑出的畫家。他在大學從事美術教學、學術研究數十年,先後擔任美術系主任、美術學院院長和研究生導師,是當今畫壇為數不多的研究與創作並舉、理論與實踐交融的藝術家。他對東西方美術史有深入研究,在藝術美學、創作理論和藝術流派、藝術思潮及其作品研究方面,建樹頗多,成績斐然,在美術界享有很高的聲譽。

邱立新教授在國畫創作上有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他的國畫創作,是在自己理論的指導下進行的。這使他的藝術成就,達到了一般畫家難以企及的高度。


凝聚自然神韻 抒寫水墨風華——略論邱立新教授的藝術成就

推廣飯後來點它,增大變粗,每次60分鐘,讓你重回巔峰!


《太湖人家》68×136cm 2014年

(一)

畫家藝術成就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的審美意識、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畫家審美意識、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的提高,主要來自於畫家的生活積累和美學修養。在畫家特別是山水畫家的生活積累中,深入自然,發現自然美,感悟自然美,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

邱立新教授認為,繪畫是塑造瞬間形象的藝術。畫家深入生活,遊歷名山大川,關鍵是要感受自然神韻,發現有詩意的瞬間。20世紀70年代,他調入大學從事美術專業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在那個撥亂反正、百廢待舉的年代,他在教學上推出的一個重要舉措,是恢復學生的寫生訓練,把野外寫生作為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和繪畫技能的重要手段,作為發現美、感受美、提高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他的這一舉措,在當時具有正本清源的意義,曾引起師生的廣泛關注。


凝聚自然神韻 抒寫水墨風華——略論邱立新教授的藝術成就


《溪峪傳聲》68×136cm 2011年

在邱立新教授看來,畫家深入自然的目的,是要把自己融入自然,讓自然界的山水草木、花鳥魚蟲、風雲雨雪,沉澱在自己的大腦裡,成為自己可以信手拈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素材。從這一認識出發,僅20世紀80年代,他就三進新疆,數下江南,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數十年來,他無數次地遊歷名山大川,留下了數以萬計的速寫稿和創作素材。年復一年的素材積累,為他的創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從他的《巴山秋雨》《峨眉金頂雪》《黃山雲峰》《太湖之春》《長河日圓》《隴山秋色》《塞上駝旅圖》等作品中,我們能夠強烈地感受到他在這方面的重大收穫。可以說,沒有對深入自然的深刻認識,沒有在深入自然方面的豐富積累,他不可能創作出那些讓人們迴腸蕩氣的作品。


凝聚自然神韻 抒寫水墨風華——略論邱立新教授的藝術成就


《秋山鹿影圖》97×180cm2010年

深入自然,發現美,感受美,領悟美,是體驗生活,是畫家藝術創作的第一步。把從自然界發現的具有詩意的美好瞬間,轉化為鮮明的具有強烈感染力的藝術形象,才是畫家藝術創作中關鍵的一步。邱立新教授能在山水畫創作上取得突出成就,要歸功於他在藝術美學方面的造詣。由於有藝術美學研究方面的紮實功底,他對自然美昇華為藝術美,有著比一般畫家更理性、更深刻的理解,也有著更自覺、更嫻熟的運用。他的深入自然,不同於常人的走馬觀花,更不是遊山玩水。他在深入自然的過程中,除了感悟自然之美,發現富有詩意的瞬間,重在追求主體與客體的高度融合,通過這種融合,構建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在腦海裡形成典型形象的瞬間畫面,從而完成一幅畫的藝術構思。他認為,畫家對自然表象的選擇,有一個逐步昇華的過程。從深入名山大川,發現自然美,到把自然美的信息儲存在大腦,經過想象、改造、選擇、昇華,然後抓住事物本質,重新組織形象,塑造藝術典型。他的山水畫所以氣勢恢宏,意境幽遠,韻味無窮,具有氣韻兼力之美,其秘密就在於此。


凝聚自然神韻 抒寫水墨風華——略論邱立新教授的藝術成就


《西狹棧道》97×180cm 2006年

(二)

在山水畫的構圖與意境問題上,邱立新教授有自己獨到的看法。他認為,構圖是山水畫的生命,意境是山水畫的靈魂。一幅山水畫,構圖不美,缺少意境,筆墨再好,也不會產生應有的魅力。在山水畫的創作實踐中,他總是極力追求構圖與意境的完美結合。他把《中庸》“致廣大而盡精微”的哲學理念,運用於構圖與意境的營造過程,在每一幅山水畫的創作中,總是力求達到境界的氣勢磅礴與筆墨的精細入微和諧統一。

以他的代表作《峽江秋色》和《山居秋色圖》為例。兩幅畫,均採用俯視透視法,以鳥瞰的方式表現深山秋景,畫面上都是山巒、流水、人家,遠處雲霧繚繞,近處紅葉滿枝,濃濃秋意,伸手可及。景物的主次、遠近、虛實、疏密,畫面的開合、藏露、均衡、黑白,都處理得非常好。無論是構圖還是意境,都達到了絕佳的境界。可細細品味,兩幅畫給人的審美效果截然不同。前者讓人激情奔放,心潮澎湃;後者讓人屏息凝神,心靜如水。原來,畫家是在相似的構圖上,描繪了不同的物象特徵,因此畫面上出現了不同的意象,形成了不同的意境。前者,奇石凸兀,江水洶湧,浪遏飛舟;後者,小橋流水,炊煙裊裊,耕牛晨牧。前者以動為主,較為寫實,神韻外溢,更多的是激情;後者以靜為主,朦朧悠遠,如夢如幻,更多的是禪意。


凝聚自然神韻 抒寫水墨風華——略論邱立新教授的藝術成就


《竹居圖》90×97cm 2009年

邱立新教授的國畫創作,追求構圖與意境的和諧統一,以畫面富有詩意為理想境界。他的國畫,無論是山水畫還是花鳥畫,都十分重視詩意的深情表達。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他的國畫作品,大都具有強烈的抒情色彩,總是能給人帶來超越畫面的東西。

例如他的代表作《黃山雲峰圖》,遠景雲霧飄渺,奇峰峭立,近景古松繞石,枝幹虯曲,雄渾之氣,溢於言表。其實,這幅畫的絕妙之處,在於構圖與意境的處理上。畫的中景部分,是一處位於懸崖的觀景臺,一對青年男女站在臺上,正向遠處眺望。特別是畫中的女子,白衣紅裙,手持紅傘,亭亭玉立,略帶幾分搶眼。這幅畫,由於兩個人物的出現,原本寧靜的畫面,頓時充滿了靈動之氣,有了極富詩意的浪漫情調,也給觀賞者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間。這幅畫,再一次向人們展示了畫家卓越的構圖技巧和意境表達能力。

再如《峽江秋色》,畫面上群峰破霧,江水出峽,民居散落,金風送爽,秋葉搖曳。遠處,江水迂迴,白帆點點;近處,水面開闊,一舟橫渡。畫面上雖不見人影,卻讓人覺得有人在船上忙碌,有人在岸邊翹望。這正是清人笪重光《畫筌》中所言“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的藝術手法。邱立新教授對這種藝術手法的嫻熟應用,給畫面增添了無窮的詩意,激發了觀賞者的審美情趣,也給人們留下了無限的遐想空間。

邱立新教授的山水畫,除了構圖與意境的完美結合外,最值得稱道的是浸透畫面的人文精神。


凝聚自然神韻 抒寫水墨風華——略論邱立新教授的藝術成就


《山居春色》136×68cm 2017年

人文精神是人類對自身的觀照和珍視,是人類自我關懷的集中表現。中國畫的人文精神,是畫家通過構圖與意境展現的一種精神文化。在邱立新教授的藝術創作中,人文精神佔有特殊地位。他的山水畫創作,一直把人文情懷放在首位。細讀他的《雲峽古道》《獨釣寒江雪》《山居晨曦》《塞上駝鈴聲》《太湖秋色》《層林盡染》《青城山之秋》《黃山雲峰圖》等作品,我們就會發現,在這些作品中,畫家總是把人物安排在一個特殊位置。畫面上的人物與山水,形成了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他的部分山水畫中,雖無人物出現,但人文精神仍然閃爍在畫內畫外,如畫面上的古寺、古道、古渡、古橋,遠去的白帆,山中的草屋,甚至幾縷炊煙等。畫中出現這些物象,不能簡單地理解為畫面的點綴。很多情況下,在畫家的主觀意識中,這些物象體現了畫家對人的尊嚴和價值的尊重,體現了畫家對人類命運的關注。有時候,這些物象還會帶有隱喻性質。如《太湖秋色》上的點點白帆,暗喻漁家捕魚忙,金秋大豐收,也象徵國泰民安、盛世繁華的喜人景象。

邱立新教授山水畫中的人文精神,反映了他對人的尊嚴和價值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對人類命運的關注,是他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作品中展現。深入研究邱立新教授作品中人文精神,對正確認識和評價他的藝術成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凝聚自然神韻 抒寫水墨風華——略論邱立新教授的藝術成就


《巫峽雲起圖》136×68cm 2008年

(三)

藝術風格的形成,是藝術家創造個性成熟的標誌,也是其藝術成就達到較高水平的標誌。

邱立新教授推崇中國文人畫的風格,認為文人畫最能代表古代士大夫的氣質,最能反映古代士大夫的審美訴求。同時,他又指出,時代不同了,一味地摹仿古代文人畫是沒有出路的。要想在國畫創作上取得一定的成就,必須在繼承前人美學思想和繪畫技法的基礎上,另僻溪徑,尋求突破,逐漸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

在創作實踐中,邱立新教授好古而不迷古,更不拘泥前人的畫法。在漫長的創作道路上,他堅持推陳出新,變前人之法為己用,積極探索,不斷創新,最終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這種藝術風格,可以概括為雄渾曠遠與清韻靈動並存,明朗秀健與高潔典雅相伴。

這種藝術風格,在邱立新教授近年來的作品中最為明顯。在此,筆者以他的花鳥畫為例。

花鳥畫在邱立新教授的作品中佔一定比例。他的花鳥畫,在題材選擇上,以荷花和蘆雁為主,其他題材的花鳥畫較少。


凝聚自然神韻 抒寫水墨風華——略論邱立新教授的藝術成就


《風清月朗》68×68cm 2012年

荷花和蘆雁是中國畫的傳統題材。前人在這些題材的創作上,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何在前人成就的基礎上繼續前行,有所突破,有所發展,對邱立新教授來說,既是一種探索,也是一種考驗。

《荷池疏影淡如煙》《荷塘秋雨》《荷塘秋韻》《荷塘清夏圖》等作品,是邱立新教授荷花圖中的代表作。這類作品,同他的山水畫一樣,其共同特點是構圖精巧,疏密有致,用墨淡雅,格調清新。除佈局構圖、用筆、用墨方面的特色外,這類作品最引人注目的是荷花枝頭的翠鳥。一塘淡墨荷葉,幾朵粉紅荷花,一隻翠鳥突然出現,頃刻間打破了荷塘的寂靜,整個畫面有了靈動感。更有意思的是,那隻翠鳥,或凝神靜立,或側目而視,或跳躍戲嘻,或呼喚情侶……給畫面增添了迷人的情趣。

邱立新教授的荷花圖,乍一看,好似一池煙霞,細細看,卻是生機盎然,既淡雅脫俗,又妙趣橫生,讓人過目難忘。在構圖上,他極力營造靈動與韻律之美,這與他山水畫的構圖風格一脈相承,如山水畫中人的出現與荷花圖中鳥的出現,都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每一幅荷花圖,都是他藝術風格的生動寫照。


凝聚自然神韻 抒寫水墨風華——略論邱立新教授的藝術成就


《荷塘春雨》68×68cm 2012年

邱立新教授的花鳥畫中,以蘆雁為題材的作品不少。他畫蘆雁,刪繁就簡,去蕪存精,以神似取代形似,以抒情寄興取代描摹物象,完全擺脫了前人繁複細膩的表現手法。他筆下的蘆雁,頭頸彎曲,一筆而成;身軀飽滿,也是寥寥數筆。一幅蘆雁圖,減筆而不減意象、減墨而不減神韻,盡顯一揮而就的豪放與灑脫。他用寫竹手法描繪蘆葦,濃淡相宜,枯潤成趣,疏密有度,錯落有致,意境新奇,渾然天成。

他的蘆雁圖,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蘆雁常與明月相伴。畫面上,蘆葦連天,明月高懸,幾隻蘆雁,有的從天而降,有的交頭接耳,倆倆親暱,惟妙惟肖,既有鄉野之氣,又有恬靜之美。一幅畫,雖然表現的是蘆雁的瞬間形態,卻道出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奧秘,給人們提供了一個新穎別緻的審美空間。《葦湖歸雁》《葦湖飛鴻》《葦湖月明幽》等,都是這類作品。

邱立新教授畫蘆雁,達到了妙悟自然、物我兩忘的境地。多年來,他堅持野外考察,觀察研究蘆雁的野外生活。正是這種細緻入微的觀察研究,為他生動地展示蘆雁溫馨而浪漫的生活情景,提供了難能可貴的依據。

格高品正,氣象悠遠,清逸淡雅,詩情盈溢,是邱立新教授國畫風格的基本特徵。這種藝術風格,是他人品、性格、氣質、審美情趣、美學修養,以及人生觀和價值觀在作品中的反映。

數十年來,邱立新教授在藝術教育、美學研究和國畫創作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無論是育人、研究還是藝術創作,都堪稱大家風範。他系統的美學思想,自覺的創新意識,高超的繪畫藝術,獨立的人文精神,不懈的人生追求,都是年輕一代畫家學習的榜樣。


凝聚自然神韻 抒寫水墨風華——略論邱立新教授的藝術成就


《雪雁圖》90×97cm2012年


凝聚自然神韻 抒寫水墨風華——略論邱立新教授的藝術成就


《風雨竹雀圖》68×68cm 1999年


凝聚自然神韻 抒寫水墨風華——略論邱立新教授的藝術成就


《清夏圖》90×97cm 2004年


凝聚自然神韻 抒寫水墨風華——略論邱立新教授的藝術成就


《秋荷》68×68cm 2005年


凝聚自然神韻 抒寫水墨風華——略論邱立新教授的藝術成就


《覓》68×68cm 2017年


凝聚自然神韻 抒寫水墨風華——略論邱立新教授的藝術成就


《母子圖》68×68cm 2017年


凝聚自然神韻 抒寫水墨風華——略論邱立新教授的藝術成就


《牧放圖》50×55cm 2000年


凝聚自然神韻 抒寫水墨風華——略論邱立新教授的藝術成就


《白梅圖》70×68cm 2012年


凝聚自然神韻 抒寫水墨風華——略論邱立新教授的藝術成就


《冬去冬來》136×68cm 2014年


凝聚自然神韻 抒寫水墨風華——略論邱立新教授的藝術成就


《荻花叢中鴻雁飛》180×97cm 2013年


畫家簡介

邱立新,1941年生,四川省井研縣人。現任西北民族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蘭州市安寧區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曾任西北民族大學美術學院院長。1964年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中國畫專業,師承李文信、馮建吳等教授。長期從事高校美術教育工作,出版有《邱立新畫集》(2018年5月,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邱立新畫集》(2002年元月出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獨立完成學術專著《藝海漫語-邱立新藝術美學文集》(2000年元月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學術論文《伍蠡 甫美學思想評價》等四十餘篇。其作品《黃山晨暉》、《山峽雲煙》、《隴南山居圖》、《九寨飛瀑》、《奇峽怪石》、《青城山之秋》、《長嘯圖》等分別輯入香港漢榮書局、人民日報出版社、人民畫報社、國家人才研究會和國際美術家聯合會等出版的《當代中國書畫選集》、《華夏千家書畫集》、《中華翰墨名家作品博覽》、《當代中國畫掇英》、《世界當代著名書畫家真跡博覽大典》等大型畫冊。《隴上牧趣》入選第八屆全國美展。《秋韻》入選“紀念毛澤東誕辰100週年全國名人名作書畫邀請展”並獲一等獎,《祈連秋牧》獲泰國主辦的世界14國家地區名家作品展金獎,《荷韻》獲海峽兩岸第四屆王子杯特別金獎,2006年省宣傳部“藝術成就獎”。

凝聚自然神韻 抒寫水墨風華——略論邱立新教授的藝術成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