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海更深的是人生

人生無法概括,存在太多可能性,無法預知,比海更深的便是人生。

就像《阿甘正傳》經典臺詞說的那樣,人生就像一盒各式各樣的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將是哪種。

1、 日本電影原著小說《比海更深》講述的便是關於人生的故事。

主人公良多曾經是一位作家,在十五年前獲得過某項文學獎,獲獎之後,便陷入創作危機,筆下再也無法寫出優秀的作品,生活一度陷入困境。

他繼承了父親的嗜賭惡習,不願踏實工作,妻子無法忍受而離婚,獨自帶著兒子生活。良多渴望與妻子複合,渴望擁有完整的家庭,但其無法改掉自身惡習,無法踏實地工作,讓這一切漸行漸遠。

這部小說用平凡樸素的食材,炒出了人生的五味雜陳。

這就是是枝裕和作品的藝術特色。在他的大多數作品裡,所描述的正是家庭生活以及家庭中成員間微妙的關係,將對社會、情感、理想、人生的思考填充其中,啟迪人生。

《比海更深》是《步履不停》的姊妹篇。兩部作品相同的是都瞄準了事業上失意的中年男性,有著看似不太美滿的婚姻經歷,也有對於父母的不滿。

不同的是《步履不停》的主人公能夠勇敢地生活下去,知道生活不易,充滿對於家庭的責任感,能夠為了家庭努力工作。

反觀《比海更深》的主人公,消極、嗜賭,沉湎於過去的輝煌不敢正視現在,想要爭取妻子的原諒而不願做出改變。

這部作品影射了人生旅途裡,大多數人的生活真實。有些坎邁過去了便是陽光普照的日子,邁步過去就只能待在陰溝裡。

每個人都有權利仰望星空,即使是在陰溝裡。所以當良多義無反顧胡作非為的時候,隱隱約約地也能感受到他對自己的不滿。

人首先要意識到不足,才是改變的開始。

儘管作品所展現的希望很微弱,但它就像小火苗那樣緩緩燃燒,在是枝裕和的作品裡沒有責備,體現著他的人文關懷,他對人生有著寬容的理解。

“放棄一些東西,拿出勇氣成為別人的過去”,接著良多回過身去,邁開腳步。這是作品的結尾,屬於開放式結局,並沒有交代良多將來的人生,或許就像開頭所說的,人生充滿無限可能性,他把思考留給了讀者。

人生如大海般讓人恐懼,我們卻往往忽略了大海的寬廣的氣度,只要心存決心,便有機會乘風破浪。

而人生比大海更令人恐慌,因為存在著太多的未知,就像我們不知道宇宙深處究竟有什麼一樣。

2、 當我們出生的時候,世界還是那個世界,不管是否準備好,我們已經身至其中。

有的人一生順風順水,按照在大多數人看來完美的人生的軌跡上學,工作,結婚,生子直至終老。

有的人一生波瀾起伏,遭遇人生的困境和苦難,其中一部分人放棄反抗,隨波逐流,而另一部分人選擇堅強的走下去。

心態不同導致了不同的人生。當面臨困難的時候,我們是否可以有勇氣拋棄過去,走向未知的人生?

這讓我想起了美國電影《當幸福來敲門》裡的主人公克里斯——一個單親家庭成長起來的高中生,一個失意的銷售員、一個落魄的丈夫、一個看上去失敗的父親。

年齡二十八歲,有妻子,有兒子。他所銷售的骨密度儀(市場價兩倍)滯銷,為了應付生活妻子每天要做兩、三份工作,兒子在一所連“幸福”都會拼錯的幼兒園,在他二十八歲的人生裡我們看不到“幸福”蹤影。

正如富蘭克林說的,人的幸福,因撞到千載難逢的大運而得者為數寥寥,由日積月累的小惠而生者比比皆是。

如果照這樣看,克里斯並沒有撞到千載難逢的大運,而且日積月累地努力也並未讓他感受到幸福。就像我們常常說的,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不努力一定是失敗的。

當他看到成功人士的風采時,應該也發出了類似劉邦見到秦始皇時的感慨——男子當如是也。

所以,他不顧一切地向幸福發起了追逐。哪怕這家公司每年只招收20名實習生,哪怕是半年沒有收入的實習期,哪怕半年過後只能留下一個人。他還是選擇了努力。

這個決定讓他得到了妻子的嘲笑,最終不歡而散。由於沒有了收入,他一度陷入絕境,他和五歲的兒子甚至要住在公共廁所。

而當他脫穎而出之後,走在陽光傾灑的人群中掩面痛哭的時候,那種感覺叫“幸福”。

克里斯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人生有時候就是需要奮力一搏。本來就一無所有,努力過後大不了也還是一無所有。

人生有時候比大海仁慈,只要付出極致的努力,結果往往會很暖心。

3、 身殘志堅如張海迪,即使沒有雙腿也可以向夢想奔跑,也可以成為作家。

“在人生的道路上,誰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戰勝它,戰勝了,你就是英雄,就是生活的強者”。

書中的良多,擁有健全的四肢,但思想卻是殘疾的。是枝裕和將良多的經歷剖開給我們看,結果我們來到了鏡子面前,看到了我們的大多數——做事往往三分鐘熱度,沒有持之以恆地堅持自己的理想,或者理想無從談起。

在書中提到良多創作的獲獎作品,叫《無人的餐桌》,妻子十分欣賞。

“小說用真實的語言構築起人物的情感交流,從中釋放出人性的冥頑、殘酷、善良,還有微弱的希望”。

這裡概括了良多的人生:嗜賭冥頑、本性善良,心存希望。只是欠缺持之以恆的堅持。

說起文學創作,大多數時間是要忍耐孤獨的;就像大多數球星一樣,都要坐在冷板凳上為隊友加油吶喊的,千錘百煉才能讓文學作品經得起歲月的考驗。

良多於十五年前獲獎,之後便陷入創作困境,人生彷彿跟他開了一個玩笑。

沒有日積月累、苦心孤詣地創作,撞到了千載難逢的大運也會快速隕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人生時光迅速逝去不停留,四季更替代謝有常。

只有忍得了人生的孤寂,方能縱橫捭闔,應對比海更深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