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份自查手冊,再也不為「翻檯率」苦惱了

無論哪個餐廳,都繞不開一個話題——翻檯率。翻檯率高,意味著能在有限的坪數和有限的營業時間內,讓座位的流動率提高,營收也會成倍提升。這對快餐連鎖型餐廳來說,尤為重要。

那麼,如何提高翻檯率?首先,你要搞清楚翻檯率都和哪些因素有關,比如,點單和出餐速度、空間設計、服務流程、產品設置、菜單呈現等因素。下文將為你揭曉,這些因素是如何直接影響到翻檯率的,供各位與自家店面對照,並逐一“排查”。

空間利用率是否恰到好處?

如果能把餐廳空間利用到極致,有效空間裡則能容納更多的顧客。但這一切仍需兼顧廚房面積空間、顧客用餐和走動的舒適度。

通常,前廳空間約佔餐廳總面積 2/3 ,每個座位平均佔地 1.5 ㎡左右則較為合適,以綠茶餐廳為例,它在每 1.6 ㎡內設置一個餐位,近乎極致又不失空間感。

有了這份自查手冊,再也不為「翻檯率」苦惱了

(綠茶餐廳把空間利用到極致)

而剩下的 1/3面積為廚房等後場佔地。為了保證廚房的準備充分,人力足夠,廚房人員和客人的比例約為 1:10。而且置放使用過餐盤的後場空間必須夠大,一旦進入高峰期,才能不手忙腳亂的順利跟上翻桌的節奏。

但無論內部空間如何緊湊排列,店面門口的設計切勿擁擠,留出空間給玄關和等待區,能讓顧客更加願意走近看看。

座位設計是否包含玄機?

2人桌可降低空置率

儘量多使用 2人座的小桌,有需要時,隨時可以搭配出 4人或更多人數的餐桌格局。這樣不僅避免 2人或 1人進餐時使用 4人桌而產生空置座位,也大大增加了靈活性。

巧利用吧檯

有了這份自查手冊,再也不為「翻檯率」苦惱了

(吧檯,一個翻檯率奇高的神秘空間)

吧檯是有效提高翻桌率的策略,既可以避免單客佔用掉過多的桌面空間,也可以讓顧客的進餐效率更高。一個人在吧檯吃飯,真的只想快快吃完走人。

高椅矮桌有講究

有了這份自查手冊,再也不為「翻檯率」苦惱了

(高矮桌搭配,提高翻檯率,同時又為顧客提供多層次視角)

對於不少鎖定午餐時段的餐廳來說,如果善用這個策略,能在更加有限的時間裡提高效率。以高椅矮桌的方式設計餐桌,能避免顧客長期逗留餐廳。正如麥當勞的不少吧檯椅和長桌面的設計,顧客只想匆匆解決一頓後就迅速離開。

避免大桌嚇跑客人

如果餐廳分了一層和二層,那大餐桌則應該避免出現在一樓。因為,這不僅會降低餐廳的人氣,也會阻礙兩到三人同行客人的進店意願。

如何通過動線提高出餐效率?

我們在文章《效率低?體驗差?可能是動線出了問題》裡提到了餐廳如何通過動線提高用戶體驗和服務效率。針對翻檯率,出餐效率很關鍵。

所以,要讓顧客能在點餐後最快地享用到餐食,除了設置最短距離的出菜點和便捷的通道,廚房空間內的配置也要根據準備材料、配菜、出餐流程的順序進行擺設,好讓出餐能如流水線一樣順暢。

出餐快,收桌快,顧客也沒什麼理由好賴著不走的。

華麗厚重的菜單or餐廳簡報似的菜單?

我們常常遇到這樣的窘境,一本華麗厚重的菜單擺到我們面前,翻了又翻卻不知道點什麼好。對提高翻檯率來說,這是大忌。

菜單就像餐廳的簡報,要讓顧客在最短時間內決定要點的菜。過分複雜、想呈現一切的菜單,只會拖延顧客點單的速度。

有了這份自查手冊,再也不為「翻檯率」苦惱了

(一目瞭然的菜單)

怎麼設計菜單?通常需要找到品牌的主打產品,讓它成為品牌標誌。無論是通過組合套餐,還是單品主打,都要讓顧客能一目瞭然,快速勾選。

而且,主打菜色和固定套餐的這種方式,簡單而固定,更有利於庫存空管和提高生產製作的效率。正如真功夫,提前準備好配菜,只需要簡單換換湯和主菜就能準備好一份餐食。

優化點餐系統你想到了嗎?

如今,不少餐廳都讓顧客點單信息直接進入後廚,想以此加快出菜速度。這就對後廚準備餐食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兩桌人同時點了相同的菜怎麼辦,優化點餐系統能夠把相同的點單做一個統計,這樣一來,廚師就能夠在同一批次快速準備相同菜餚,從而避免分批次的重複準備,大大增加了上菜速度。

一套專業的服務流程意味著什麼?

說到翻檯率這件事,無論空間佈局和設計多麼極盡巧思,也遠不如一幫訓練有素的員工來得重要。

從指引、點單、出餐、收桌到結賬,每一個環節都環環相扣,員工的專業水平決定了整個流程是否足夠神速。

1.引導:

對於需要帶領客人入店的餐廳來說,把顧客快速帶到位置,提供前期所需的一切服務,能讓顧客馬上進入狀態。相反,如果讓顧客漫無目的地找位子、迷茫地詢問和等待,只會在進餐開始前就拖慢了整個速度。

2.點餐:

就點餐環節來說,除了菜單的設計外,還涉及到點菜人員對產品的熟悉程度。如果服務員只是被動地接受顧客點單,顧客猶豫不決和翻看菜單的時間則無形中拖慢了點單速度。因此,服務員應該熟練地進行建議性推銷,讓顧客瞭解菜品的特色,誘導顧客快速下單。

正如強調客戶服務的美國第二大雞肉快餐連鎖店 Chick-fil-A,把點餐效率作為重頭戲,令它連續兩年在《快餐廳》雜誌年度美國最佳快速點餐服務的評比中排名第一。

3.出餐:

把廚房的生產動線如流水線設計,自然能讓出菜環節更流暢。與此同時,員工對於廚房陳列、自己所管理的區域以及流程的熟悉都決定了整個環節的速度。

提前做好配菜的準備也決定了出餐的速度,特別是對於熱門菜色。通常一家餐廳大約有10%的熱門菜,除了需要儲備更多原材料,提早對這些菜進行預處理,就能防止高峰時段忙不過來。

另一個訣竅便是中央廚房,如今不少連鎖餐廳都會設置中央廚房,把前期需要花時間準備的原材料經由中央廚房處理,以標準化的作業程序完成一切,再配備至餐廳,節省了在店內的加工時間、人力成本和廚房面積。

當餐廳接到點單後,只需要簡單的幾部就能快速地完成菜餚烹調。正如某水餃品牌,水餃的餡和皮都是提前配備的,只需要利用現有材料包好,就能解決效率出餐的問題。而且,通過中央廚房統一菜品的採購、製作、分量、口味,能保證菜品的統一標準,提升餐食的質量。

4.收桌:

以收桌為例,客人邊用餐就要邊收空盤,一用完餐幾乎清完,無形中就有加快翻桌的效果。

而且,收桌也需要技巧。例如日本料理店裡,雖然一份定食套餐裡有各式各樣的器皿,但收餐時卻能一盤子端走,十分方便。但對於設計不佳,零散餐具較多的餐廳來說,服務員如果沒有很好地訓練,往往需要來回餐桌和洗碗區兩到三次,影響了收桌速度。

5.結賬:

結賬是最後一個環節,如果服務員沒有控制好速度,使得客人坐著等發票閒聊,那麼你有可能已經少賺了一桌客人的錢。所以,根據餐廳的特色設計好結賬方式,在下單後直接提供結賬單據等等,都能避免浪費時間。

匯客寶提示:

餐廳要想提高營收,就要在翻檯率上下功夫。顧客的人均消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是既定的,但餐廳的客流量卻可以因餐廳有意識的疏導而大大提高。

比如,座位的設計、菜單的呈現、出餐流程的優化、服務流程是否專業等,甚至門店音樂的選取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翻檯率。

掌櫃們,你家門店的翻檯率如何?有了這篇文章,是否找到一些“病症”了?

有了這份自查手冊,再也不為「翻檯率」苦惱了

免費使用申請:


http://d.syqkj.cc/Public/register

播放

暫停

進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刷新

試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