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我是陳餘,我的生死之交是張耳,繼續聊聊秦末那點事

我是陳餘,我的生死之交是張耳,上篇文章講到,在我跟張耳看出了大哥陳涉敗局已定。我倆決定換個大哥跟,於是我倆慫恿武臣自立為趙王,武臣是個靠譜的大哥,重用了我和張耳。

畢竟武臣、我、張耳都曾經是陳涉的小弟,武臣自立為王后決定通知一下陳涉。


(2)我是陳餘,我的生死之交是張耳,繼續聊聊秦末那點事

我的畫像,帥不?


武臣老哥通知陳涉以後一直憂心忡忡,畢竟他的家人都在陳涉手裡,陳涉這個大老粗萬一斬盡殺絕可就玩完了。

不久,陳涉派使者來向我們表示祝賀, 並且命令我們加緊帶兵向西攻打秦朝。

雖然武臣老哥的家人沒有被殺,但是卻被陳涉軟禁,當做人質。

武臣和我們一樣都知道陳涉的祝賀是言不由衷的。開玩笑,我們揹著他都自立為王了,他都恨不得弄死我們幾個,還會誠心誠意恭賀我們?只不過是權宜之計而已。

明著祝賀我們,暗地裡想的是讓我們衝鋒陷陣,為他去攻打秦朝做炮灰。

於是我和張耳建議武臣不要急於向西進軍,而是向北進攻,佔領燕、代兩地,向南進軍,收繳河內等地,以此來擴充趙國的土地,先把自己的實力擴充起來。

趙國如果南面佔據黃河的天險,北面擁有燕、代兩地,即使陳涉的楚國戰勝秦朝,也一定不敢為難我們趙國。

武臣也是個明白人,聽從了我們的意見。

我和張耳在趙國地位僅次於武臣,也是混的風生水起,日子過得美滋滋、香噴噴。

誰也想不到,我們手下的將軍李良竟然背叛了我們。

原因想起來就可笑。且聽我細細道來:

李良本來被派出去攻城略地,他小子也算有軍事才能。平定了常山,於是武臣派他再去奪取太原。

李良帶兵來到石邑,前路被秦軍封鎖無法前進。為了招降李良,秦軍將領謊稱秦二世派人送給李良一封勸降書信,許諾如果李良棄暗投明跟著秦朝幹,就給李良加官封爵,黃金美女應有盡有。

誰都知道秦二世是個不務正業的主,每天在宮裡沉迷酒色,玩的不亦樂乎。


(2)我是陳餘,我的生死之交是張耳,繼續聊聊秦末那點事

影視劇中的秦二世


李良當然不相信秦二世會那麼關心戰局,會給他下招降書。

於是李良回到邯鄲,請求增派軍隊。還沒到達邯鄲,途中遇見趙王武臣的姐姐外出飲宴。

好傢伙,派頭老大了,坐著裝飾豪華的馬車,還有一百多人馬隨從。李良遠遠看見了,還以為是趙王,撲通就跪在路邊求見。

趙王的姐姐喝斷片了,她一個婦人家,哪知道李良是誰啊,自然也就不知道李良生來傲嬌了。

於是她就派遣一名隨從答謝李良,讓李良平身。李良素來高貴,起身站立後,知道了自己跪的不是趙王,而是趙王的姐姐,而且自己都下跪請安了,她還坐在車上,連個面都不露。

就派個手下的讓自己起身。於是李良在下屬面前感覺很羞愧。

李良的一個隨從官員說看不下去了,一個女人,我們將軍都跪下了,她都不為我們將軍下車。於是請求上去殺了這個女人。

李良收到秦國的書信以後,原本就準備反趙,只是猶猶豫豫,不能做最後的決定。

趙王的姐姐這一火上澆油,李良瞬間怒不可遏,派人追將上去,將趙王的姐姐拉出車外殺死了,然後率領軍隊返回,準備襲擊邯鄲。

這時我、張耳、武臣都在邯鄲,李良帶軍回邯鄲,守門的都認識他,知道他是自己人,就給他開了城門,誰也想不到這貨進了城門就開始窩裡反了。

最後李良殺死了趙王武臣。

哎,武臣臨死也想不到,自己會因為自己敗家的姐姐死於非命。

我跟張耳都是朋友遍天下,早就收買了很多人做我們的耳目,李良軍中也有我們的耳目。於是我們順利逃了出來。

我和張耳將趙國的軍隊召集到一起,得到幾萬人。重整軍隊後我跟張耳開始思考以後的出路。張耳手底下的門客建議我們只有擁立趙國的後裔為王,以正當的名義去扶持他,這樣才可能成就大業。

我們一想,確實應該這樣,我和張耳畢竟是外鄉人,不找個趙國本土的貴族後裔,很難獲得趙國人民的支持啊。我倆找到趙歇,擁立他為趙王。

李良帶領軍隊攻打我們,我領軍大敗李良。李良這小子敗逃後就投奔秦朝,歸附了秦將章邯。

未完待續,喜歡我的文章的別忘了關注我,以後的故事更精彩,歡迎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