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兒媳婦差別對待婆婆和媽媽,你怎麼看?該怎麼辦?

人生如若初見1999


兒媳婦差別對待婆婆與媽媽這很正常。

提問者大概率是夾在媳婦與親媽之間的男士,如果家庭中出現了婆媳不和的情況,首先為人子、為人夫者應該檢討,因為是你讓兩個不想幹的女人產生了聯繫,形成了婆媳關係。而這種關係中的潤滑劑就是婆婆的兒子,妻子的丈夫。

女人生而為人,一生有幾種角色:女兒、妻子、兒媳、母親、婆婆或媽媽、奶奶或姥姥。

在現代社會,作為女兒是女人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無憂無慮,天真爛漫,能與男孩子一樣接受良好的教育。這種幸福生活是父母給的,對父母親感恩戴德是天性使然。

女孩一旦結婚,妻子、兒媳的角色同時加身,生活環境陡然變化,社會關係變得複雜起來。到了新家庭後,在婆婆年前有時還不知所措,不知該做什麼。這個過程中,能讓新媳婦儘快熟悉新家的環境,融洽婆媳關係,新郎的角色不可或缺,而且某種程度上起到關鍵作用 。在這組關係中,婆婆是主動的,媳婦是被動地,婆婆真心接納兒媳婦與否是婆媳關係發展的基礎。當然,作為兒媳要加強修養,不可在父母面前那樣任性,對婆婆應當尊重,努力營造和諧的家庭。

女孩初為母親,是女孩真正變成了女人的開始,是人生一大轉折,是人生最艱難的時期。如果這時候有誰伸出援手拉一把,盡心伺候月子,幫助照看孩童,在精神上、物質上都給予暖心的支持,那這個人就是這個新手母親的貴人。如果這個人是婆婆,那未來的婆媳關係將是一片陽光。

反之,如果婆婆以“沒有義務”照看孫子孫女為由,盡情遊山玩水、跳廣場舞,只想著享受,對一邊工作,一邊照看孩子焦頭爛額的兒媳不管不顧,那兒媳的心一定是“拔涼拔涼”的。這個時候,如果丈夫再不體諒自己,不採取措施彌合婆媳關係,那這個本來溫柔可人的妻子有可能會變成“河東獅吼”,家庭關係將是非常糟糕的。

老百姓講,“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老百姓還講,“人心換人心”。都是人類智慧的濃縮。婆媳關係、家庭關係在於經營。您說呢?


半支蓮6


首先問一下,你能做到對兒子兒媳、公公婆婆都一碗水端平嗎?如果能,那你做給兒媳婦看,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潛移默化的去影響她、感動她,相信她也會慢慢變差別為無別的。

人家的媽媽一把屎一把尿的把她養到20多,嫁到你家來了,你一天沒養她,這個差別大不大?有了這個無法改變的差別,咱為何要她一定要對待媽媽和婆婆一碗水端平?擱你你能做到嗎?

曾經我老伴也為此憤憤不平過。一提起來牢騷滿腹:我為她看了12年孩子,她媽媽一天沒看過,給外孫一塊補釘沒縫過。憑啥過年過節只給咱買一箱酒、一箱奶,給她媽卻400塊錢,不一樣對待?

我這樣答:人家把閨女養到20多歲,送到你家和你們過日子了,成了你家的人了。不該逢年過節報答一下自已爹媽嗎?要不養閨女不真是白養了嗎?再說你整天力也出了,卻因此報怨連天,既傷自已,又惹人家不高興,有意思嗎?

其實生活中哪有那些絕對公平、一點無差別的事?與其抱怨、生氣,不如往開裡想。

像兒媳婦差別對待媽媽、婆婆這檔事,就像生命長河中不起眼的一點小浪花,與其瞅著不放,不如多看看奔流的河水,兩岸的風景,或者出去跳跳廣場舞,看看大街上的車水馬龍,你是不是頓覺心中開闊了許多?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嶧縣西門裡老李


這不是如果,沒有哪個人對別人的媽跟對生養自己的媽同樣對待的。這是正常人的表現,不用質疑。

管婆婆叫媽,是跟著愛著的伴侶的稱呼,是禮貌尊重,是公序良俗。婆婆是別人的媽,怎麼能跟自己的媽等同!

但是,別人的媽也是長輩,尤其是她一生心血撫養大的寶貝做了我的丈夫,並與我一生風雨共行,我會感激感恩並象待親媽一樣待她尊重尊敬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