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使命和擔當守護百萬群眾生命健康——民權縣衛生健康委員會抗擊疫情綜述

2019年末的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肆意橫行。隨著全國各地相繼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也在民權大地全面打響。民權縣衛健系統幹部職工作為人民群眾生命和健康的“保護神”,他們用使命和擔當守護著100萬百姓的安危,以實際行動踐行了他們的初心和使命。

民權縣衛生健康委員會在民權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作為疫情防控的主力軍,扛牢政治責任,加強疫情研判,突出防治重點,緊盯關鍵環節,按照“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和“集中患者、集中資源、集中專家、集中收治”的原則,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效,民權縣被省防疫指揮部認定為首批商丘市唯一的疫情風險等級三類縣。


用使命和擔當守護百萬群眾生命健康——民權縣衛生健康委員會抗擊疫情綜述

市、縣領導到民權縣人民醫院隔離病區檢查疫情防控情況。記者 閆鵬亮 攝


主動出擊做好“三個率先”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民權縣衛健委堅持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聞令而動,向險而行,帶領縣、鄉、村廣大幹部職工和醫務工作者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去,充分發揮戰“疫”主力軍作用。他們主要做到了“三個率先”:

一是率先傳達中央、省委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決策部署,扛牢疫情防控政治責任。該縣分別於1月21日、1月24日、1月25日組織召開全系統專題會議,傳達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具體工作安排。並根據實際情況和工作需要,隨時召開各醫療單位的調度會、視頻會等,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做到了政治堅定、貫徹及時、反應迅速、措施得力。

二是率先宣傳防控知識。該縣懸掛橫幅1萬餘條,張貼彩頁、公告2萬餘張,發放宣傳單、宣傳手冊30餘萬份,製作版面3000餘塊,培訓人員2000餘人次。設立了縣鄉村三級卡點1024個,做到重點地段、鄉、村、小區全覆蓋,對過往人員和車輛進行登記、檢查和消毒,真正切斷病毒傳播途徑,阻止疫情擴散蔓延。

三是率先將防疫黨支部建在卡點上,各個醫療機構抽調的醫護人員在卡點或者社區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工作,讓黨徽在防疫一線閃耀,讓黨旗在防疫一線飄揚。

自武漢發現多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後,民權縣衛健委提前啟動防控籌備工作,早在春節前,他們就要求全縣各醫療機構設立發熱門診,對患者情況實行零報告和日報告制度,確保各類信息、各項數據上報及時、準確、全面;1月23日,武漢封城後,縣衛健委第一時間下發通知,要求全縣衛健系統工作者取消春節休假,全員上崗,24小時應急值守;1月25日,縣衛健委在全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的指導下迅速成立相應的機構,明確細化職責分工,確保機構健全、體系完備、政令暢通,為縣委、縣政府當好參謀和助手。

在這場戰鬥中,縣衛健委領導班子成員既當指揮員、又當戰鬥員,時刻堅守崗位、靠前指揮,抓具體、抓落實,及時發聲指導、及時掌握疫情、及時採取措施,每天晚上都召開疫情防控救治工作“碰頭會”,及時通報工作進展、分析研判和協調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全縣衛健系統幹部職工、醫務工作者真正做到了時刻把疫情防控工作任務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實在行動上,凝聚起了疫情防控的強大合力。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我們組織指導衛健系統、醫療機構制訂預案、規範流程,嚴密防控、提升救治水平,給縣委、縣政府當好參謀和助手,為全縣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應有貢獻。這是我們衛健人應該做的,也是必須做的。”民權縣衛健委黨組書記、主任朱繼兵如是說。


用使命和擔當守護百萬群眾生命健康——民權縣衛生健康委員會抗擊疫情綜述

縣人民醫院隔離病區的醫護人員穿上隔離服,成為人民群眾生命和健康的保護神。劉鑫 攝


嚴防嚴控築牢防“疫”屏障


為早日贏得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全面勝利,民權縣衛健系統不斷探索新模式、新辦法,按照“四早”原則,嚴格落實重點防控措施,從源頭遏制疫情擴散。

民權縣衛健委指導縣疾控中心制定了《民權縣疾控中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等一系列方案,以此應對突發事件的發生,真正做到應對疫情心中有底、手中有方、處置有道。

“要想打贏疫情防控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就必須有一支能打善戰的專業技術隊伍。”朱繼兵說。

民權縣衛健委於1月20日對縣直醫療機構、鄉鎮衛生院和民營醫療單位的專職防疫人員進行了專題培訓。培訓會重點傳達了河南省CDC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傳達了《河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調技術方案》等相關方案。緊接著,於1月22日又組織召開了疾控中心流調、監測、消殺、宣教、後勤保障等相關科室人員會議,對防控工作要點進行了周密部署,要求他們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為打贏這場阻擊戰,該縣投入資金1100餘萬元,緊急增購救治藥品、消殺藥械和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等防護用品,以及檢驗、影像等醫療設備和負壓救護車,確保全縣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縣衛健委還組織疾控中心在原有應急物資儲備的基礎上又購進了新型防護服1000套、一次性醫用口罩15萬隻、N95口罩410只等消毒防護用品,並將部分防護用品、消毒用品發放到各鄉鎮政府和衛生院,以應對疫情出現時使用。

作為源頭性、基礎性工作,流行病學調查的成效直接關係到疫情防控的成敗。在戰“疫”一線,流行病學調查員是抗疫戰場上的“偵察兵”,能否奪取最後勝利,“流調”工作尤為重要。自1月23日以來,該縣相繼發生2例確診病例,縣衛健委高度重視,立即成立了18人的流調組,對每一起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進行排查,對排查出的81人都寫出了接觸者調查表、接觸者記錄表,以及對密切接觸者進行觀察,每日兩次體溫測量,一旦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要當即送往縣人民醫院隔離病區就診。同時,縣衛健委還組織縣疾控中心做好消毒消殺工作,對高鐵站、火車站等公共場所堅持每天消毒一次。

自1月23日,該縣開始分別在民權站和民權北站設立兩個新型冠狀病毒檢測點,對外出人員和返鄉人員進行體溫測量及個人信息登記,並對進出人員進行防控知識宣傳;發現疑似病例者,立即送往定點醫院就診。


用使命和擔當守護百萬群眾生命健康——民權縣衛生健康委員會抗擊疫情綜述

圖①:吃盒飯成為隔離病區醫護人員的常態。劉鑫 攝 圖②:隔離病區感染科主任馮子慶在給護士安排工作。劉鑫 攝 圖③:民權縣人民醫院組成的疫情防控“青年突擊隊”。記者 閆鵬亮 攝


醫者仁心呵護百姓生命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民權縣衛健委組織全系統“白衣戰士”用生命呵護百姓生命,用白衣當戰袍,迅速進入戰鬥狀態,各司其職,協同作戰。

民權縣人民醫院檢驗科主任李瑞民帶領全科同志寫下請戰書,請求參戰抗疫。根據工作需要,檢驗科成立了由8名技術骨幹參加的青年突擊隊,首輪參戰。他們來不及告知家人,就立即投入抗疫中。8名隊員既要在老院區發熱門診輪流值班,又要在醫院首診隔離點對血樣進行檢驗,同時每天晚上還要把新冠疑似病例標本送往商丘市報檢。參戰一個多月來,他們24小時連班倒,苦戰一線,用實際行動展現了新時代白衣天使的風采。

李瑞民的血壓高,他就隨身帶著降壓藥參加發熱門診24小時值班。大家勸他不要值班,他卻堅定地說:“我是部門領導我當然要先上!”檢驗科技術組長張躍東在妻子臨產之際挺身而出,第一時間投入工作。當他第一次見到新生命的時候,孩子已經出生20多天了。

2月1日,該縣人民醫院接到通知,迅速組派了二甲辦主任劉鑫等50餘人的醫療團隊,到被稱為民權的“小湯山”醫院——民權縣人民醫院首診隔離點工作,這裡承擔著全縣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的篩查任務。這裡的病人沒有家屬陪護,醫護人員每天都要核對藥物、輸液、換藥、日常護理……一套流程下來將近3個小時。為了節省防護服,這期間醫護人員要忍受著不吃喝、不上廁所的折磨。“就這樣,我們的白衣戰士用仁愛之心溫暖患者、戰勝‘疫’魔,呵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和健康安全,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抗疫戰歌。”縣人民醫院院長黃獻智如是說。

民權縣的疫情防控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省委書記王國生、省長尹弘先後到民權調研,對民權的疫情防控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民權縣是被省防疫指揮部認定首批商丘市唯一的疫情風險等級三類縣。眼下,全縣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秩序基本恢復正常。

“當前,民權縣的疫情防控工作已取得階段性重大成效,但我們不敢有絲毫的放鬆,我們一定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健全常態化的防控機制,真正構築起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和健康安全的鋼鐵長城。”民權縣政府副縣長張士彬如是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