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最好的狀態:空

有書君說


道家,是中國歷史最悠久,也是最絢爛的思想流派。


它的傳說,可以上溯到神話時代;


它的思想,最早在春秋時期成型。


由它衍生的執政理念,指導了很多朝代;


由它生髮出的宗教道家,流傳數千年,影響極其深遠。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道家思想的起源。


一個人最好的狀態:空

老子的《道德經》


在道家傳說裡,有許多關於上古時期三皇五帝的故事。


但被公認的集大成者,是老子。

老子姓李,生於公元前571年的楚國。


傳說他天生耳大,所以取名李耳,字聃。


李耳從小就很聰明,想問題十分深刻。


他提出的許多關於天地之道、君王統治的問題,問倒了老師、母親和家將。


三年後,老師自認為已教不了李耳,就推薦他去京城太學上學。


李耳第一次離開偏僻的家鄉,進入當時的文化中心,系統地學習各種知識。


因為成績優秀,他被推薦到王室典藏室做小官。


典藏室是國家圖書館,收集天下的書,讓李耳如魚得水。


他,如飢似渴地學著知識。


因為工作出色,李耳被升為守藏室史,也就是館長。


從此他名聲大振,被大家尊稱為老子。


一個人最好的狀態:空


老子一邊研究歷史,一邊思考現實。


當時是春秋時期,周王朝名義上仍是天下之主,卻實力弱小。


各諸侯國之間互相征戰,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老子很想找到辦法,改變現狀。


研究過歷史變遷和朝代興衰後,他得出一個結論:


上古時期,人們的生活很是平靜。


是因為當時的人沒有知識,也沒有慾望,只遵循天地自然的原始規律生活。


從黃帝開始,君主用人為製造出來的仁義理論治理人民,這不符合人的天性。


因此人心被攪亂了,世道開始變壞。


想恢復上古時的完美生活,就要拋棄聖賢的大道理,放棄心機,完全遵循自然規律。


人們依照天性生活,君主清心寡慾。


大家知道有君主的存在,卻感受不到他在起作用。


最理想的狀態,是國家小而人民少,互相能聽見雞和狗的叫聲,卻到死也不會交往。


沒有慾望,就不會有爭鬥。


人們順其自然地活著,就活得很好。


道家的思想,正式成型。


雖然開創了學派,但老子秉承“清淨無為”的理念,沒有大肆授徒。


他最著名的兩次知識傳授,都是別人主動求教。


第一次是孔子聽說老子精通周禮,前來求教。


老子耐心講授,並以“柔能克剛”的道理,講述天地的大道。


孔子十分歎服,稱他像龍一樣學識淵博,志趣高遠,能屈伸,能變化。


後來孔子興辦平民教育,打破文化被貴族把持的局面,為百家爭鳴的到來打下了基礎。


老子的知識也因此被傳播出去,所以才有學者說:諸子百家,皆出道家。

另一件事是撰寫《道德經》。


周敬王四年,王室內亂,叛臣捲走了典籍。


老子受牽連,被罷官,心灰意冷的他,向西去秦國遊歷。


但他,卻在函谷關前被攔住。


原來,守將尹喜昨夜觀察天象,發現有紫氣自東方而來,知道有聖人到來。


果然,他等到了老子。


尹喜懇求老子傳授知識,老子哈哈一笑,寫下了《道德經》。


這部奇書完整闡述了老子的思想,而且包羅萬象。


從此作為道家的至高典籍,流傳千古。

一個人最好的狀態:空


一個人最好的狀態:空

追求“無用”的隱士


隨著時代的發展,老子的思想分化成很多個流派。


其中一個流派的傳承人,是莊子。


莊子名叫莊周,生於公元前369年的宋國。


此時正是戰國,各諸侯國野心勃勃,征戰比春秋時更為激烈。


莊子身處其中,悲哀地意識到,個人的力量微小,無力改變大勢。


那就索性專注於,個人的價值。


他全盤繼承了老子“清淨無為”的思想,相信萬物自有規律,人只需順應規律生活。


又發揚光大,提出擺脫物的限制,就能擁有逍遙的內心世界。

他講過一個故事:


山中筆直的樹因為有用,早早被木匠伐倒,做成傢俱。


長得奇形怪狀的樹木因為無法使用,反而能活得長遠。


看似無用,卻是真正的有用。


另一個著名的故事,是莊周夢蝶。


一個人最好的狀態:空


有天他夢見變成蝴蝶,醒來之後,十分迷茫。


不知道是蝴蝶夢中變成莊周,還是莊周夢中變成了蝴蝶。


在他看來,萬物相通,而萬物都在變化。


後來,莊子的名聲越來越大,引來統治者的關注。


楚王想讓他做楚相,莊子卻拒絕了。


因為他認為統治者只想互相殘殺,爭奪霸權,不會考慮平民的死活。


他自知無力改變統治者的行為,卻也不想與之同流合汙。


後來他去了梁國,梁國的宰相惠施受人挑撥,以為莊子要來爭宰相之位,下令搜捕莊子。


莊子覺得十分可笑,他告訴惠施:

“你的宰相之位在我看來是腐爛的死老鼠,不是我的志向。”


莊子的志向,是悠遊世間。


他崇拜大鵬鳥扶搖九萬里的宏大氣魄,嚮往姑射真人無慾無求的逍遙生活。


他追求至情至性,不為人間的繁文縟節所束縛。


妻子死後,他認為妻子回到天地之間,是件喜事,便擊打瓦盆唱歌。


自己將死,他告訴弟子,有天地做棺材,有萬物做陪葬,已十分滿足。

他生在亂世,又一生貧窮,卻不在乎外界的黑暗和艱難,只追求內心的安寧自在。


他的思想被稱為老莊流派,給後世的隱士文化帶來深遠影響。

一個人最好的狀態:空


一個人最好的狀態:空

治世黃老


宋國的道家傳人莊子在專注於內心,齊國的道家傳人卻致力於治世。


他們發展出一個新的學派——黃老之說。


黃,指的是三皇五帝中的黃帝。

這個學說興起,與齊國新君主田氏想洗白篡權行為有關。


公元前386年,齊國大臣田和驅逐了原國君齊康公呂氏,篡權成為齊侯。


為洗白自己,田和煞費苦心找了個祖宗:黃帝。


黃帝曾經取代了炎帝,自己取代了呂氏,是再現祖先光榮。


田和又做了第二個洗白行為,設立稷下學宮,大搞學術交流。


道家思想,正是當時的熱門思想。


道家學者,在稷下學宮有不小的力量。


有君主做支撐,有黃帝事蹟為旗幟,有道家思想為素材,再吸收其他學派的智慧,黃老之說漸漸成型。

一個人最好的狀態:空


它從一開始就表明立場,是“君人南面之術”。


它繼承了老子的順應天道思想,卻要求研究天道為自己所用。


黃老創造出了“氣”的概念,認為道是理論,氣才生髮萬物。


在這個理論指導下,由道生法,以法治理國家。


卻與法家講究的嚴刑峻法不同,黃老的法,是規則,是政治秩序。


君王需要遵守規則,權力受到限制。


群臣為君王服務,君王按規則考核臣民。


不胡亂作為,可以讓民眾休養生息。


在窮兵黷武的戰國時代,黃老之說既滿足了君王的統治需要,又能讓民眾得到休養生息,顯得難能可貴。


所以在齊國的稷下學宮,它能極盛一時,壓倒百家。


齊國推行了黃老之術,經濟很快繁榮起來。


呂不韋也推行過黃老之術,讓秦國的經濟文化一度十分繁榮。


一個人最好的狀態:空


一個人最好的狀態:空


可惜秦國強大以後,溫和的黃老之說配不上秦王嬴政的野心。


他選擇了嚴厲的法家思想,窮兵黷武。


很快統一六國,成立秦王朝。


為了控制思想,他實行焚書坑儒,諸子百家迅速衰落。


老莊思想和黃老思想卻因其強大的生命力,流傳了下來。


前者經過魏晉名士等人的繼承,形成了中國獨特的隱士文化,成為很多儒家士大夫失意後的精神歸宿。


後者被多個朝代的開國之君所採用,促進了朝代的興盛。


直到今天,道家思想依然對我們有積極意義。


得意時以黃老思想為借鑑,莫肆無忌憚;


失意時以老莊思想為開解,莫絕望悲傷。


學一些道家思想,讓人生更加自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