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餘歡水》:呂夫蒙欠錢不還,成年人的友盡,往往從追債開始


《我是餘歡水》:呂夫蒙欠錢不還,成年人的友盡,往往從追債開始

這個世界上,什麼最難?

李嘉誠的答案是:“借錢! ”

誰都有缺錢的時候,但很多情況下,一段關係變得更好,或者變得更差,往往都和借錢有關。

正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最近熱播的電視劇《我是餘歡水》中,餘歡水就差點因為借錢這件事,搞得妻離子散。

韓寒的《飛馳人生》裡有這樣一句話:成年人的崩潰是從借錢開始的。

而餘歡水的崩潰是從朋友借錢不還開始,他站在馬路邊,失聲痛哭,哭得撕心裂肺。

那一幕,不禁讓人感慨:想看清一個人 ,那你就借錢給他。


《我是餘歡水》:呂夫蒙欠錢不還,成年人的友盡,往往從追債開始

01. 想看清一個人,那你就借錢給他

電視劇《我是餘歡水》中,餘歡水為了支持朋友創業,把母親留下的13萬全借給了好友呂夫蒙。

後來餘歡水想買車給老婆,於是找呂夫蒙要錢,對方一開始很豪氣,讓餘歡水帶老婆去看車,然後選好了聯繫他結賬,結果等選好車要結賬的時候,呂夫蒙卻聯繫不上。

於是餘歡水的老婆給餘歡水下了最後通牒:“錢要不回來,我們就離婚。”

當餘歡水再次找到呂夫蒙,對方開始以去非洲為由,逃避餘歡水。最終呂夫蒙還是被餘歡水找到,但卻甩出一句:“13萬算個屁,我分分鐘還給你,但是得看我心情。”

時過境遷,此時的呂夫蒙根本沒把餘歡水當朋友,看見落魄的餘歡水,呂夫蒙只想把餘歡水當猴耍。

看著這段劇情,讓我想起大學時候認識了一個師弟。

在我畢業後出來工作的第一年,有一天師弟打電話給我,問我我借500元。當時500塊對我來說差不三分之一的工資,由於我們在學校聊得來,我二話不說就給他了,並說好2個星期後還錢。

結果年中借的錢,直到第二年中才要回了200塊。

其中最可恨的是什麼,你知道嗎?

是每次通完電話,對方答應一個還錢時間,但是每次總有理由不還錢,搞得我想小丑一樣,在最後一次通話後,我順手把他的電話拉進了黑名單,從此相忘於江湖。

有人曾說,借錢給朋友,便不要奢望有歸還之日,更要做好失去這個朋友的心理準備。

聰明猶太人則在借錢上尤為謹慎,在他們的“交友七大黃金法則”中,不借錢給朋友便是其中一條。

埋葬友誼的方式有很多種,而借錢不還是便是其中最徹底的一種。


《我是餘歡水》:呂夫蒙欠錢不還,成年人的友盡,往往從追債開始

02. 不借錢,無需愧疚,你需要建立你的個人邊界

很多人總覺得拒絕別人的借錢會很不好意思,這其實是個人邊界意識模糊的表現。

什麼是個人邊界?

根據維基百科的定義,個人邊界(Personal boundaries)指個人所創造的準則、規定或限度。以此來分辨什麼是合理的、安全的,別人如何對待自己是可以被允許的,以及當別人越過這些界線時自己該如何應對。

擁有不健康個人邊界意識的人,會過於在乎他人的感受,有時候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利益,也要成全別人。

而擁有健康個人邊界意識的人則敢於拒絕他不想做的事,因為他很清楚,自己沒有義務對他人的情緒和行為負責。

心理學家尼娜·布朗提出個人邊界可以被分為四種不同的風格,分別是:

  • 柔軟型:容易被別人影響和控制,常常很難對別人說不
  • 剛硬型:常常選擇自我封閉,別人很難靠近
  • 海綿型:內心很矛盾,不確定該將什麼納入邊界之中、將什麼排除在外
  • 靈活型:能夠自己控制邊界,決定讓什麼進入、讓什麼保持在外

在這4個鐘邊界類型中,柔軟型、剛硬型、海綿型都是不健康的,只有靈活型是健康的個人邊界。

現實生活中,擁有“靈活型”個人邊界的人,總能讓自己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在借錢方面,作家劉同就擁有“靈活型”的個人邊界,有一次,他有一位朋友要買車,問他借錢。劉同說:“我有錢,但是我不能借給你。”

朋友困惑,劉同解釋說:“我以前也有借錢給朋友,但是他後來不還,大家鬧得不歡而散。所以我以後立了一個原則:決定不和朋友發生金錢上的來往。”

沒想到的是,他朋友對他的行為表示理解。

劉同一開始還擔心朋友說自己自私自利,但是他對所有朋友都堅持這個原則,慢慢地,他朋友們也就習慣了。

可見,越是親密的關係之間,越需要強化個人邊界意識。


03.論“科學借錢”的重要性

既然借錢是我們人生中繞不開的話題,下面我們從三個面,一起來聊下如何“科學借錢”:


《我是餘歡水》:呂夫蒙欠錢不還,成年人的友盡,往往從追債開始

①借錢,你要準守三個基本原則

原則一:救急不救窮

所謂“急”,指的是對方突發出乎意料的情況,急需借錢解決。

所謂“窮”,是指對方的消費方向和消費額度失去控制,需要借錢來維持當前的消費水平。

通常情況下,“急”往往是對方家人突然生病醫院,手上資金不夠,需要借錢來度過難關,這種錢該借,而“窮”往往是對方為了改善生活或者擁有不良嗜好,比如外出旅遊 ,賭博、吸毒等,這種錢可以不借。

當年吳孟達失業,找周潤發借錢,周潤發知道他還一直在賭博,所以堅決不借錢給他。

原則二:人品不好的人不借

對於那些為人正直,誠實守信的人,我們當然可以給予幫助,人品就是還錢的擔保。

當年高小松苦難落魄,向朴樹借錢,朴樹立馬就轉錢給他。後來朴樹也遇到經濟危機,找高曉松還錢,高曉松立馬就把錢還了,正是因為相信高曉松的人品,不會欠錢不還,朴樹才毫不猶豫地借錢給他。

原則三: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錢不借

借錢要量力而行,即使關係再鐵,我們借錢也不能超出自己的可承受範圍,不要為了成全別人,委屈了自己,從而影響到自己的正常生活。

電視劇中,餘歡水把自己母親留下的一筆鉅款借給朋友創業,而自己這幾年的生活卻過得一團糟,很明顯,這筆借款超出了自己的可承受範圍,已經影響了自己正常生活。同時對方是借錢創業,風險極大,且人品也不行。

餘歡水的這筆借款,三個原則全違反了。


《我是餘歡水》:呂夫蒙欠錢不還,成年人的友盡,往往從追債開始

③學會拒絕,不做老好人

很多人輕易地借錢給別人,很大原因是不會拒絕,這裡我想給大家提供三個策略。

策略一:最高權限策略——錢不在我這

我們通常可以用自己的配偶/親人來做擋箭牌,告訴對方自己沒有權限調動資金,比如:

“不好意思,我的錢都是我愛人在保管,工資我都是打到愛人的卡上,我手上也沒錢可以借給你。”

策略二:條件限制策略——資金被佔用,暫時無法變現

第二個方法是告訴對方自己的錢被佔用了,暫時無法變現借給你,比如:

“錢已經買了股票了,現在行情不好,也拿不出來,實在沒辦法借給你”

策略三:反客為主策略——向對方借

當對方向你借錢的時候,你可以同時提出也想向對方借錢的需求,讓對方知難而退,比如

“哦,這麼巧,我最近也在考慮換輛車,還在想著能否向你借點呢”

電視劇中的餘歡水就是一個不會拒絕的老好人,其實他只要用好策略一,他就可以避免讓自己的生活變得如此難堪,追債都追得如此窩囊。


《我是餘歡水》:呂夫蒙欠錢不還,成年人的友盡,往往從追債開始

③借了錢,要給自己留保障

雖然我們小心翼翼,但是也有萬不得已要借錢給別人的時候,我這裡提供兩個方法供你參考:

方法一:金額減半,然後送給對方,讓對方不用還

錢鍾書就是這麼借錢給別人的:

  • 錢鍾書:你要借多少?
  • 借款人:1000塊。
  • 錢鍾書:那我送給你500,你就不用還了。

這個方法的好處是,對於那些真正想借錢的人,你雖然說不用還,但是對方最終還是會還給你,而對於那些不想還錢的人,也省去了後續糾纏的麻煩,這也是錢老先生的借錢智慧。

方法二:留借條

對於數額較大的借款,最好的方式就是留下借條,寫上借款人的姓名、身份證、金額、日期、送達地址等關鍵內容,然後按個手印。

很多人嫌麻煩,覺得不好意思,借錢不留借條,等到追債的時候,對方矢口否認,最後只能吃啞巴虧。

古語有云:“親兄弟,明算賬”,留下借條,醜話說在前面,總比日後撕逼來得體面。

電視劇中,既然餘歡水同意借錢給呂夫蒙,金額也不小,很明顯打折送給對方顯然是不可能的,這個時候就應該把借條寫好,這是最後的保障,在追債無果的情況還可以尋求法律途徑來解決。

《我是餘歡水》:呂夫蒙欠錢不還,成年人的友盡,往往從追債開始

04.結語:

借錢是情分,不借是本分。

那些隨隨便便就開口借錢的人,一定不把你當真朋友。真正的朋友通常不會輕易開口向你借錢,因為他們心裡總有一杆秤,掂量著:自己是不是真的沒有辦法了,如果借錢會不會影響到別人的生活。

錢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人間百態。

錢可以讓朋友分崩離析,也可以讓一段友誼歷久彌新。

面對這大千時間,想看清一個人,借一次錢就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