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罰越漲,深圳樓市面對監管“任性”表態

  4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運用降準、降息、再貸款等手段,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把資金用到支持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上。值得關注的是,本次會針對樓市的論調相較以往也有細微變化,“樓市政策”要放鬆了,造成了大家的幻覺。

越罰越漲,深圳樓市面對監管“任性”表態

  這次會議之後,深圳的樓市更“瘋癲”了,700萬以下的“郊區盤”都難尋蹤跡了。雖然前段時間深圳當地多家房產開發商被住建局請去“喝茶”,但是“喝茶”過後,樓價用實際行動任性的表示“越罰越漲”。

  房價暴漲的並非深圳個例,放眼全國,上海自然不甘落後。600萬認籌金像搶白菜、1700萬-8000萬豪宅排隊搶,上海也上演著一場“實力擔當”。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從3月份全國70城房產成交數據看,房產市場正逐漸恢復生機,一線及二線城市恢復速度要明顯快於三線城市、銷售價格基本恢復至1月份水平或好於1月份。部分城市如上海、深圳、南京與杭州3月二手房成交量已經明顯超過疫情高峰時候的1、2月份水平,恢復至去年同期的75%。

  “加槓桿”是影響樓市的最大因素,現在深圳樓市火熱背後基本是用槓桿撬動的。雖說當前部分中高端項目入市帶動價格呈現結構型上漲,後期隨著高價盤的不斷入市及改善型需求的釋放將會帶動銷售價格上漲;同時房貸資金面也有鬆動、較低利率抵押槓槓買房多起來,多種效應的疊加導致深圳短期房價出現了“報復性反彈”。

  雖說控制槓桿,就能控制整個樓市的走勢。但是在國際大環境不斷惡化,股價、原油“自殺式”暴跌之際,“樓市”成為大資金優良的“避風港”。雖然深圳房管部門多次整治,但是購房者視而不見,後期各方普遍認為,隨著“非理性購房”情緒的不斷蔓延,不排除監管部門會採取更多措施穩定樓市。

越罰越漲,深圳樓市面對監管“任性”表態

  事實證明,沉寂一段時間的樓市終於在近期“不再低調”了。隨著市場流動資金的不斷氾濫、房貸資金面鬆動,3月份以來,藉助抵押貸款、撬動槓桿,高價房快速恢復並“上位”。

  深圳樓市具一向被認為是全國樓市的風向標。之前兩次“樓市”大牛市,差不多都由深圳領漲,然後擴散到其他城市。由“房抵貸”撐起的購買力是不管是否真實,歸根到底是高淨值客戶“投資無門”的無奈表現。

  “房住不炒”固然在理,但是“炒啥才能跑贏通脹”是目前眾多投資者所最關心的問題,股市低迷、固收類投資產品收益率不斷下滑,隨著降息的呼聲日益高漲,貨幣寬鬆的預期越來越強烈,樓市的未來被一致看好成為共識,但不管進行什麼投資,切忌不要貪婪、不要加槓桿。


監製|星星

作者|玉篇

編排|婷婷/桃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