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簡單一招,“四黃”加蜂蜜,外敷有效緩解痛風疼痛症狀

吃出來的“痛”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促使人們的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發生改變,導致近年來痛風發病率急速上升,年齡分佈逐漸向兩級延伸,且發病間隔期越來越短。具有病發急驟,夜間驟痛,痛如刀割噬咬,常以關節疼痛為首發症狀,故急性發作時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給患者帶來巨大身心痛苦。通過問診,患者發病前幾乎都有飲酒、進食河海鮮、老火湯、燒雞、鴨鵝、豆類、菌類等食肥甘厚膩或高嘌呤食物,短則數小時內即引起痛風發作。

教你簡單一招,“四黃”加蜂蜜,外敷有效緩解痛風疼痛症狀

現代醫學的診斷與治療

現代醫學認為,痛風的發作是由於血尿酸排洩減少和或嘌呤代謝障礙,導致體內血尿酸鹽結晶沉積或濃度異常波動,刺激病灶內皮細胞活化,促使單核巨噬細胞黏附滲出,併吞噬尿酸鹽微晶體後分泌炎症因子而誘發的免疫反應。在治療上,主要是控制急性炎症並降低血尿酸水平,從而抑制尿酸生成、促進尿酸排洩等,以預防尿酸鹽沉積、關節破壞、腎臟損害及痛風石形成。本病目前治療多首選非甾體類消炎藥、秋水仙鹼。但長期應用以上藥物則會帶來毒副作用,如服用秋水仙鹼患者約有80%在臨床症狀完全緩解之前出現噁心、嘔吐、腹瀉、腹痛,嚴重者出現骨髓抑制、肝細胞損害、腎功能衰竭,甚至死亡。非甾體類消炎藥常見副作用包括胃腸道反應、頭暈、蕁麻疹、白細胞減少等,嚴重的會導致神經精神症狀、高血壓、腎臟損害、心律失常等。

教你簡單一招,“四黃”加蜂蜜,外敷有效緩解痛風疼痛症狀

傳統醫學的辨證治療

傳統的中醫學將痛風歸於痺證範疇。金元時期,朱丹溪在《格致餘論·痛風論》中提出“痛風”病名,首次將痛風作為一個疾病確立。《丹溪心法》曰:“大率有痰,風熱,風溼,血虛”,又曰:“肥人肢節痛,多是風溼與痰飲流注經絡……”認為本病乃血分風、溼、熱、痰鬱於關節而成。明代張景嶽《景嶽全書·腳氣》認為:“外是陰寒水溼,今溼邪襲人皮肉筋脈;內由平素肥甘過度,溼壅下焦;寒與溼邪相結鬱而化熱,停留肌膚……病變部位紅腫潮熱,久則骨蝕。”進一步闡明痛風發作由內外合因以及會出現骨蝕的預後不良結局,這和現代痛風發病機制與預後相一致。

痛風病機總由溼、痰、瘀、熱蘊結而成,病性本虛標實,與五臟相關,主責之於脾腎。初責之脾虛,久之及腎導致脾腎兩虛。現代人生活節奏混亂,飲食不節,恣食肥甘或嗜酒傷脾,不順於天,久之內外合因,脾氣漸虛,失其健運,釀生痰溼,痰溼內聚,流注於關節、肌膚、下焦;脾虛日久,運化無權,先天失養,傷及於腎,腎主水液,氣化失司,分清泌濁不能,亦不能以先天滋後天,導致脾腎兩虛,溼、痰進一步加重積聚;有形無形之痰溼鬱積經絡關節、肌膚腠理,氣血運行不暢,不榮不通作痛;然溼性最易纏綿,最常與內外熱邪相互勾結,且積久亦生熱,熱甚則腫,瘀而不通則紅、則痛。其與五臟相關者,心火旺則熱易行,心火弱則不生脾;肝火亢多暴虐,熱夾溼流注行;肝氣鬱則乘脾;肺氣虛不生水,不相傅不行水,溼為水之漸,遂聚溼成痰停留於關節四肢百骸。

教你簡單一招,“四黃”加蜂蜜,外敷有效緩解痛風疼痛症狀

治療方法

一、嚴格控制飲食,禁食河海鮮、老火湯、燒雞、鴨鵝、豆類、菌類等食肥甘厚膩或高嘌呤食物,禁止飲酒。每天飲水2500-3500ml,加速尿液排洩。

二、局部外敷:取四黃(大黃30g,黃連30g,黃柏30g,黃芩30g,)加工成粉,以蜂蜜調合成糊狀,置於紗布上,敷於疼痛處,每天2次,每次6-8小時。可以有效緩解疼痛症狀。

三、口服中藥:組方生半夏30g生石膏30g,白豆蔻15g,厚朴10g,土茯苓20g,山慈姑10g,土貝母10g,威靈仙20g,萆蔛15g,川芎10g,延胡索10g。

教你簡單一招,“四黃”加蜂蜜,外敷有效緩解痛風疼痛症狀

適應範圍

方解:口服中藥根據中醫辨證分為陽證和陰證。

陽證症見口苦,口乾,口臭,納差,腹脹,便臭,尿黃,舌質胖大或有齒痕或偏紅,舌苔白厚膩、或黃厚膩、或厚膩滑,患處紅、腫、熱、痛,疼痛拒絕按壓,拒絕主被動活動。

陰證症見口乾,微渴或不渴,面色晦暗,納差,腹脹,尿微黃或白,舌質胖大或有齒痕,舌苔或白、或膩、或厚、或交互夾雜,脈沉為主,患處微紅或不紅、腫脹、發熱或自覺熱、疼痛而拒絕活動。

陽證:加生薏苡仁50g,白朮20g,忍冬藤20g,綿茵陳10g,丹參10g;

陰證:加炒苡薏仁30g,麻黃10g,土炒白朮15g,扁豆20g,生薑10g。

每天1劑,上藥共煎3次,取藥汁600ml,分3次口服,以輕微利下為度。如若利下較甚,加入30g粳米同煎或改為洗米水煎藥以緩和藥性。

結束語

發病主要與患者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相關,無論虛實總由溼、熱、痰、瘀蘊結而成,治療上以祛溼、清熱、化痰、通瘀、消腫、扶正為主。口服中藥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尿酸高的症狀,效果顯著。外敷藥物可以明顯緩解患者疼痛症狀。敬請關注《岐伯小醫館》,謝謝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