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市七屆人大五次會議舉行,市長湯飛帆作《政府工作報告》。
謝丹 攝
“八個一”系列有禮行動、市政府領導掛聯區塊服務發展機制、“5459”大產業創新體系、G60科創走廊、電子科大“四院”、組織人事業務“一件事”、浙贛邊際合作(衢饒)示範區……這些報告中出現的專用詞是什麼意思?一起來學習下。
“八個一”系列有禮行動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對衢州提出的“讓南孔文化重重落地”要求,堅持“文化+文明",打造一座“車讓人”的城市、一座“菸頭不落地”的城市、一座“自覺排隊”的城市、一座“使用公筷公勺”的城市、一座“不隨地吐痰”的城市、一座“行作揖禮”的城市、一座“沒有牛皮癬”的 城市、一座“拆牆透綠”的城市,讓廣大市民養成文明習慣,讓有禮之城更加名副其實。
市政府領導掛聯區塊服務發展機制
根據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由市政府領導分別掛聯六個縣(市、區)和集聚區(巨化集團)、智慧新城等八個區塊,全力服務復工復產、項目推進、穩定經濟運行工作。相應組建八個服務組,每個服務組按照“共性+個性”“固定+動態”的原則,由十多個重點職能部門組成,相當於為每位市政府領導配備了一個“小政府”,實行“短期+長期" 運行機制,堅持每週開展督導服務,定期召開交流會商會議,及時協調解決各區塊反映的問題和訴求,構建“前臺(掛聯服務組)+中臺(市府辦和市營商辦)+後臺(所有市級職能部門)”全過程閉環服務體系,把制度創新優勢轉化為區域發展優勢,加快形成市域統籌、市縣一體、上下聯動、高效協同發展格局。
“5459”大產業創新體系
是我市推進產業創新發展的工作體系和制度體系。第一個“5”指黨政企打通、市內市外打通、直接間接打通、資金基金打通、人才科技打通“五大工作取向”;“4”指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牽頭,相關分管市領導分工協作的 “四個大專班”組織領導架構;第二個“5”指產業、空間、政策、招商、配套“五大支撐體系”;“9”指市本級“雙招雙引”體系重構、市內外創新平臺管理整合、“四大專項”資金政策“一規程、一清單、一導圖”、集聚區和智慧新城體制機制改革、“1+3+N”產業基金組建、“組團聯企”常態化服務、“融資暢通”工程、人才工作“八項計劃”、科技創新“三大提升行動”等“九大工作任務”。
電子科大長三角研究院(衢州)
我市與電子科技大學共同成立的具有事業法人性質的校地合作科研辦學機構。通過對接衢州產業,開展技術攻關,努力在電子信息等領域建成全國一流、國際先進的集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科研育人和專業技術培訓於一體的創新創業平臺。
項目全過程管理體系
以“一張圖表、三類清單、1+N機制”為主要內容,用以保障項目決策“4421”機制落地,實現項目全過程、全鏈條、全生命週期規範操作、高效實施的規則和制度體系。其中,“一張圖表”即項目推進全過程流程圖,固化項目全過程推進流程、主要節點等,明確項目動議、審批、建設、竣工等環節的具體要求;“三類清單”即“決策清單、整改清單、監管清單”,以清單化的方式,落實單個項目“一張圖表”的要求,增強項目工作的計劃性、實操性;“1+N機制”即《“四大辦”深度融入專班和重大項目的實施意見》及N個配套細則和辦法。
信用保證基金
由政府出資,銀行等機構捐資組成的基金,主要為出資區域符合產業政策導向、成長性較強的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及“三農”主體融資提供信用擔保。該基金引入風險分擔機制,政府與銀行實行風險分擔。自2019年組建以來,目前在保餘額已達2.9億元。
用電營商環境綜合責任險
我市以綠色金融改革為抓手,以財政出資的方式在全國首創推出對企業應收電費欠費進行承保的險種。通過取消電費質押金,實行電費月結,大大降低了企業用電成本。2019年,每月可幫助參保企業盤活流動資金8500萬元,累計盤活資金超10億元。
信安分
依託市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個人數據庫,開發的面向全市年滿18週歲且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常住人口個人誠信體系評分。信安分達到一定分值,即可享受相應的守信個人激勵場景。目前,信安分覆蓋人數已達213萬人。
一米菜園
結合農房整治拆後利用,把農戶房前屋後、村莊零星空地,打造成為集生產勞作、遊玩採摘的現代鄉村菜園。
市農村產權交易中心
為土地經營權、林權、宅基地(農房)使用權、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等各類農村產權依法流轉交易提供服務的平臺。2019年,市縣鄉三級平臺交易額達7000多萬元。
“雷霆斬汙”專項行動
在全市範圍內開展打擊非法傾倒處置危險廢物和危化副產品的專項行動。2019年,共立案查處76件,罰款623.4萬元。其中,實施查封扣押1件,移送行政拘留5件,實現確保不發生重大生態環境事件發生、確保不發生固體廢物非法轉移傾倒事件“兩個確保”目標。
融資暢通工程
全面提升金融服務民營企業效能,打通民營企業融資“最後一公里”的政策組合。旨在緩解民營企業、 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問題,確保融資總量和增量穩定增長,市場主體覆蓋面明顯擴大,企業融資更為便捷,融資成本下降,企業流動性風險得到有效控制。
衢州綠色科創走廊
以衢州綠色產業集聚區市本級核心區為主體,藉助G60科創走廊研發力量和資源要素打造的科創高地。旨在推進我市產業綠色發展,加快轉型升級步伐。
G60科創走廊
通過聯動推進G60高速公路沿線城市的產業佈局、基礎互通、協同創新、產融結合和品牌園區深度合作,打造長三角地區具有獨特品牌優勢的協同融合發展平臺。
中國城市品牌百強榜
由中國城市報社、人民日報文化傳媒等單位組成的中國城市品牌評價項目組,按照國家標準並結合國家部委掌握的數據,對全國293個地級市進行標準化分析,按城市品牌影響力指數進行排行的榜單,反映了城市品牌的綜合實力。
教育“十個一”改革
推進入學報名“一網通”、教育繳費 “一鍵辦”、資助辦理“一端口”、轉休復學“一張表”、校園生活“一卡通”、家校互動“一平臺”、加分確認“一證通”、考試服務“一站式”、畢業證明“一庫辦”、辦學審批“一件事”等“十個億”“最多跑多一次”改革舉措。
組織人事業務“一件事”
一個平臺聯辦、一張表單通辦、一套電子印章審核、一個工作日辦結,實現人事流動手續辦理“一次不跑辦成”的工作機制。
浙閩贛皖四省邊際職業培訓聯盟
由浙閩贛皖四省邊際相關地區的人社部門、職業院校和企業等自願組成,推進職業培訓深度交流與合作的非營利性、開放式聯盟組織。
送藥上山便民服務點
依託村衛生室、自動售藥機等,優化藥品配送接收和藥學服務等事項,解決山區群眾“購藥遠、購藥難”問題的服務站點。
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
將縣級綜治中心、人民來訪接待中心、訴訟服務中心、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等整合為“一中心”,做到群眾信訪和矛盾糾紛一窗受理、聯合調處、多元化解。
“衢十條”
我市支持參與防疫物資生產的相關企業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生產經營遇到困難企業的十條政策措施, 主要包括加強金融支持、減輕企業負擔、支持企業用工、加大投資補助等。
“政企通”
按照“整體智治”理念,在“浙裡辦”審批許可、公共服務等功能基礎上,融入政策查詢兌現、融資信貸辦理、企業諮詢投訴、在線招商引資等企業服務應用場景,實現政府“一個平臺”整體對外,企業“一個端口”獲取服務。
“鳳凰行動”
浙江省圍繞金融強省建設目標,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在促進經濟轉型升級方面的重要作用,全方位推動企業上市和併購重組,全面振興實體經濟的專項行動。旨在通過4年(2017-2020年)努力,進一步鞏固提升我省在資本市場的全國領先地位,建設金融強省。
“雄鷹行動”
省政府聚焦聚力高質量競爭力現代化,支持企業充分運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持續推進技術創新、工藝創新、管理創新和模式創新,不斷提升設計、製造、營銷、服務水平,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一流企業的專項行動。目前,我市巨化集團有限公司、開山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被列入“雄鷹行動”培育企業名單。
“雛鷹行動”
省政府通過建立健全中小微企業梯度培育機制,優化創業創新生態,引導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培育細分行業的隱形冠軍企業,推動中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專項行動。
“十聯動”創新生態圈
整合產業、學術界、科研、成果轉化、金融、人才、政策、中介、環境、服務十方面因素, 打造完整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
電子科大“四院”
我市與電子科技大學合作,成立長三角(衢州)研究院、研究生院、科技創新谷和衢州灣產業園。旨在通過“四院”建設,對接衢州產業發展需求,深化重點領域合作,推進重大平臺建設,著力提升市校戰略合作水平。
浙大衢州“兩院”
我市與浙江大學合作共建的浙大工程師學院衢州分院、浙大衢州研究院。浙大工程師學院衢州分院隸屬於浙大工程師學院,為非獨立法人機構,依託浙大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辦學。浙大衢州研究院為市政府與浙大共同舉辦、以浙大化工學院為主要參與力量、具有事業法人性質的校地合作科研機構。
“十類地”綜合處置
為加強土地節約集約利用,針對批而未供土地、閒置土地、低效建設用地等,按處置方式提出的一項創新性存量建設用地綜合處置工作。包括加快項目落地類、完善供地條件類、邊角零星利用類、補辦供地手續類、指標盤活置換類、低效用地開發類、新增存量盤活類、供而未用處置類、建設用地復墾類和歷史問題清理類。
營商環境“10+N”
我省對標世界銀行測評營商環境的指標,按照企業全生命週期設置的指標體系。其中,“10”是指營商環境便利化的主要指標,分為企業開辦、辦理建築許可、用電報裝、用水報裝、用氣報裝、不動產登記、獲得信貸、納稅、跨境貿易、企業註銷。“N”是指惠企政策、執行合同、知識產權保護、辦理破產等動態開放的指標。
“十站四心”建設
在火車站、民航站、汽車站、公交站、體育館、博物館、文化館(儒學館)、景區、教育培訓機構、醫院等“十大”公共場所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延伸擴面工作,打造環境舒心、服務貼心、智慧暖心、交通順心的“四心”現代化站點,促進全市公共場所服務質量大提升。
浙贛邊際合作(衢饒)示範區
由浙江、江西兩省聯合推動,在江山市、常山縣和江西玉山縣交界處規劃建設約20平方公里的產業合作示範區。
“三區三線”
“三區”即城鎮、農業、生態全間,“三線” 即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和城鎮開發邊界。“三區”突出主導功能劃分,“三線"側重邊界的剛性管控,是協調自然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的基礎性工作。其中,城鎮空間指以城鎮居民生產生活為主體功能的國土空間;農業空間指以農業生產和農村居民生活為主體功能,承擔農產品生產和農村生活功能的國土空間;生態空間指具有自然屬性的以提供生態服務或生態產品為主體功能的國土空間。
城市賦能“十大專項”
在全市範圍內開展機關事業單位拆牆透綠、市區園林綠化底層治理、社區養老服務、15分鐘健身圈推廣、未成年人關愛、有禮小區創建、老舊小區改造、優化交通出行、城市傢俱整治和亮化提升、生活垃圾分類提升等十個方面專項行動,進一步優化城市治理、提升城市品質。
“兩進兩回”
即科技進鄉村、資金進鄉村,青年回農村、鄉賢回農村。旨在推動科技、資金、人才等資源要素流向農村,進而激發鄉村發展活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一鄉千宿”民宿集聚區
通過整合資源、改造環境、引入主體、農民參與,努力實現單個鄉鎮民宿床位達到千張以上,推動民宿產業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
“一村萬樹”綠色期權
由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家庭和個人出資認購珍貴、彩色樹木資產包,享受約定時限期滿後的資產處置權,以此推動國土綠化美化,盤活綠色資產。2019年,已有175家企業、700多名個人認購綠色期權包,認購資金達1070萬元。
社會治理“最多跑一地”改革
把“最多跑一次”改革延伸到社會治理領域更深層次,通過建設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實現接訪、矛盾糾紛化解“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地”,使矛盾糾紛見之於早、防之於小,解決在萌芽狀態。
城鄉教育共同體
義務教育階段城鎮學校與農村學校結對形成辦學共同體,實現以強帶弱、共同發展,加快提升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水平。
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
由國家民政部牽頭,圍繞創新社區管理體制、豐富社區自治形式、完善社區服務制度、優化社區服務手段等,在全國擇優確定一批試驗區,探索實踐、積累經驗,推動社區建設不斷向深度和廣度拓展。
行政執法“三項制度”
即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
來源:衢報傳媒集團
編輯:王旭嬌
審核:王小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