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洗洗手液洗完後,被殺死的細菌都去哪了?

這個2020年, “勤洗手”大概是大家最近這段時間接觸頻率最高的詞彙之一了。作為日常生活一個比較平常的衛生習慣,很多時候就算是大人,在沒有水洗的情況下,也會因為不方便而不洗手,更何況是玩心較重的小孩。


免洗洗手液洗完後,被殺死的細菌都去哪了?

但疫情的到來,讓大家意識到,原來日常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一次洗手,除了能夠洗乾淨手中的汙垢以外,還可以清潔掉手中的病菌,不讓病菌隨著手部移動而影響體內健康。

不管是為了真正地清潔雙手,還是隻為了簡單享受涼爽的感覺,免洗洗手液每天都被很多人使用很多次。甚至於,不知不覺間成了講衛生的標準,全球有數十億人每天都在洗手。


免洗洗手液洗完後,被殺死的細菌都去哪了?

不過並不是每個人都愛洗手,一些水資源較為缺乏或者沒有衛生習慣的國家、地區,如非洲、東亞、中東等地,對於洗手的衛生普及效果並不明顯,中國部分山區對於衛生標準仍不明確。

為了解決這部分需求,歐美地區早在十年以前,就開始研發免洗洗手液,而中國地區,隨著《爸爸去哪兒第五季》開播,才讓更多的人開始瞭解到免洗洗手液的存在。


免洗洗手液洗完後,被殺死的細菌都去哪了?

免洗洗手液,由於其不用水清洗就可有效消滅手部病菌,得到廣泛使用。它的有效成分主要是酒精,濃度在60%-80%之間的酒精對於殺菌消毒有顯著作用,其中75%濃度最佳。

但由於酒精的使用易導致皮膚乾燥,因此,像甘油、丙二醇和肉豆蔻酸異丙酯等成分被用作調理劑,以防止皮膚乾燥。又分別添加了芳香劑和聚合物以提供令人愉悅的氣味和凝膠狀的稠度,方便揮發,達到免洗速乾的效果。


免洗洗手液洗完後,被殺死的細菌都去哪了?

那麼免洗洗手液到底是怎麼殺死細菌的呢?其實,被殺死的細菌和其他細胞一樣,都有一層覆蓋著所有細胞器的細胞膜。這層膜充當了細菌內部和外部環境之間的屏障,細胞膜的任何損傷都會打開細菌死亡的閘門。

這就是洗手液的工作原理,它們首先溶解、切斷細胞膜,然後使細菌細胞內的蛋白質變性。


免洗洗手液洗完後,被殺死的細菌都去哪了?

由於細胞膜主要由磷脂組成。而磷脂含有一種親水性磷酸基的“頭”。這兩部分通過甘油分子連接在一起,只要你洗手液中的乙醇分子接觸到細胞膜,它們就會與細胞膜結合,開始溶解。

這樣,細胞膜失去了它的結構完整性,在許多不同的地方破裂,流出細胞的“內臟”。就其本身而言,這將導致細菌死亡,因為細胞器滲出後,洗手液會使細胞蛋白質變性。


免洗洗手液洗完後,被殺死的細菌都去哪了?

以上,這就是免洗洗手液的工作原理:先軟化細菌的細胞膜,然後攻擊它們最為寶貴的蛋白質,使其變性死亡。細菌死亡後,免洗洗手液中的揮發物質,會將細菌殘體一併帶走,這就是免洗洗手液的殺滅細菌的基本原理,從而保證手部清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