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鐵人”謝興物為路跑“瘋狂”

重慶“鐵人”謝興物為路跑“瘋狂”


每天早上,今年48歲的謝興物都會在朋友圈打卡。4月26日,他在朋友圈寫道:“抗疫堅持運動打卡15公里,天氣好晴朗,慢慢跑、聽聽書就是一種享受。”

“享受”是路跑和運動帶給謝興物的感受,但在外人看來,他卻有點“瘋狂”。

謝興物曾陪兒子騎自行車去西藏,去世界各地參加226公里的大鐵比賽,疫情期間不但自己在家裡完成了不間斷跑100公里的挑戰,還號召身邊人完成了24小時不間斷居家接力跑……不僅如此,他心中還有一個夢想——打破世界紀錄。

“三高”患者愛上了路跑

現在的謝興物是路跑和鐵人三項發燒友,他身體健康、肌肉結實。但以前,他卻是另一個樣子。

2012年,謝興物是一個“三高”患者,體重超重,“最重時160多斤”。在朋友建議下,他加入了重慶兩江鐵人俱樂部,嘗試通過鍛鍊來改善身體狀況,並一直堅持到了現在。“最初就是跟著大家一起運動,並沒有想很多,然後就這樣堅持下來了。”謝興物說。

“人需要有挑戰精神!”謝興物說,“鐵人三項和跑步對人的意志品質很有挑戰性,我就是因為這個才愛上它,堅持了下來。”

作為路跑發燒友,謝興物經常會做出一些“瘋狂”的事情。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大家只能進行居家鍛鍊,謝興物為了保持訓練量,把家裡跑步機的坡度和速度都調到最大,結果只用了兩天的時間,就把跑步機跑壞了,“焊縫都跑裂開了。”

騎車進藏,參加“大鐵”賽

2014年,堅持鍛鍊2年多的謝興物,成了運動達人。那一年,謝興物的兒子想挑戰騎自行車去西藏,當做自己18歲的成年禮。謝興物十分高興,陪著兒子完成了一次艱苦但十分有意義的自行車之旅,“我們一路騎了21天,只在中途休息了兩天。”

這次騎行之旅,不但給謝興物留下了珍貴的回憶,還為他參加“大鐵”比賽打下了基礎。

騎行西藏歸來不久,謝興物跟隨兩江鐵人俱樂部的隊友前往馬來西亞蘭卡威,參加2014Ironman世界大鐵人錦標賽亞洲分站賽。“大鐵”賽全程225.995公里,參賽選手要連續游泳3.8公里、騎自行車180公里,再跑一個42.195公里的馬拉松,比賽距離是“標鐵”(奧林匹克標準距離)的近四倍。

“那是我第一次參加‘大鐵’比賽。”謝興物說,自行車原本是自己的弱項,但陪孩子騎車去西藏的經歷,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甚至還變成了強項。蘭卡威又潮溼又熱,很多隊員都抽筋了,但他沒有。最終,他成了重慶代表團中第一個完賽的隊員。

此後,謝興物還去美國、加拿大參加過“大鐵”比賽,“只要能去的,我都會去參賽。”

在家完成100公里不間斷長跑

按照原計劃,謝興物想在重慶國際馬拉松上創造個人最好成績——全馬跑進3小時。現在雖然遇到疫情,但謝興物卻沒有停步,他完成了一個瘋狂的挑戰——在家跑100公里!

今年2月12日,謝興物和往常一樣6點半起床,做完準備工作後,從8點多開始了挑戰——圍繞著陽臺和客廳跑圈。從上午8點多跑到晚上6點多,一共花了10小時40分鐘,完成了100公里的挑戰。

“跑得手機都沒電了。老婆的補給也很到位,給我準備了6個花捲、6個韭菜餅,還有香蕉、蘋果、柿餅,幫助我從天亮跑到天黑。”謝興物介紹,在家長跑的難度比戶外更高。第一,長跑會帶來生理極限;第二,與戶外相比,家裡空間小,人在沒有變化的環境裡跑步,很容易煩躁,產生精神上的疲憊;第三,在家裡不斷繞圈,肌肉和關節的緊張程度也與在戶外時完全不同。還有就是,為了不影響樓下的鄰居,落腳必須要輕,肌肉緊張更容易疲憊。

“跑到50公里至80公里期間,非常疲倦,特別想睡覺,只能邊跑邊狠狠抽打自己,以此來保持清醒!”謝興物說,“我有兩次萌生了放棄的念頭,但最終還是咬牙堅持了下來!”

組織跑友24小時不間斷居家接力

作為路跑發燒友,謝興物不光是自己跑,他還組織身邊人一起跑步,一起瘋狂。

疫情期間,他牽頭組織了大量活動。2月27-28日,兩江鐵人俱樂部進行了24小時不間斷居家接力跑226公里的挑戰,挑戰由12位跑者每人跑步2小時的接力形式完成,無間歇進行24小時。挑戰從27日上午10點一直持續到2月28日上午10點,並進行了直播,引來大量網友加油鼓勁。

3月份,俱樂部舉辦線上公益打卡賽,參與者在5月21日前累計運動打卡21天,便算作挑戰成功,參與者不但能收穫一個紀念獎牌,還有機會獲得跑鞋獎勵。

夢想打破連續跑步世界紀錄

談到對路跑的目標,謝興物坦言自己還有一個夢想——打破世界紀錄。據介紹,該紀錄由曾代表英國參加三次奧運會的長跑選手恩·希爾創造,他每天最少跑步1英里的連續跑步紀錄止步於51年39天。希爾的挑戰於2017年1月29日結束,是迄今為止最長的連續跑步紀錄。

從去年10月開始,謝興物開啟了自己的挑戰,中間雖然意外扭傷了腰,但他依然咬牙堅持了下來,“雖然這個目標有點遠大,但我會用意志的力量去堅持下去。”

重慶晨報·上游新聞記者 包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