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竹城管“精耕細作”為城市開啟“美顏”功能

四川在線消息(李露平 記者 薛偉光)

走上街頭,道路兩旁花團錦簇,清新市容撲面而來;漫步於馬尾河畔,樹影搖曳,清風徐來,讓人醺然欲醉;夜幕降臨,公園裡、廣場上,人們或歌或舞,歡聲笑語隨風飄送……

綿竹城管“精耕細作”為城市開啟“美顏”功能

2019年以來,綿竹市綜合行政執法局按照綿竹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疏解老城、繁榮新城、做精做細、愉悅市民”的城市建設發展思路,立足“精、細、深、實”的治理理念,積極探索管理模式、不斷創新長效管理機制,重點解決市民最關心、最現實的難點、熱點問題,以攻堅之勇、繡花之功,努力推進城市管理執法工作再上新臺階。

綿竹城管“精耕細作”為城市開啟“美顏”功能

軟文化+硬舉措 助推清廉機關建設

走進綿竹市綜合行政執法局,清新之風撲面而來。“務實擔當、清廉有為”8個紅色的大字顯得格外耀眼,再加上“揚清風正氣,建清廉機關”大型主題展板構成了綿竹市綜合行政執法局機關特有的廉潔文化氛圍,充分展現了全體黨員幹部忠誠、乾淨、擔當的政治品格和積極向上、團結奮進的良好精神風貌。“每天進單位後,首先看到的就是務實擔當、清廉有為等蒼勁有力的大字,時刻告誡自己要堅定理想信念,做一個忠誠、乾淨、擔當的執法人。”綿竹市綜合行政執法局環治辦負責人劉俊說道。

綿竹城管“精耕細作”為城市開啟“美顏”功能

綿竹市綜合行政執法局是“清廉德陽”市本級第一批清廉陣地建設試點單位。在清廉機關建設中,該局因地制宜、統籌規劃、分步實施,以黨建為引領,圍繞“五清”目標,築“三責四清五廉”建設體系,推動清廉思想、清廉隊伍、清廉作風、清廉紀律、清廉文化融入到綜合行政執法發展的方方面面,使黨員幹部做到心有節、行有律、廉有為;以清廉促工作,通過完善制度建設、強化清廉機關內部管理,嚴格監督執紀、突出清廉機關建設紀律約束,厚植清廉文化、營造清廉機關建設濃厚氛圍等方面,致力打造“政治清明、政務清廉、幹部清正、行風清朗”的廉潔部門,全力推進執法規範化、隊伍正規化,提升依法履職和服務發展能力,使工作作風效能持續改善,執法隊伍形象日漸向好。

綿竹城管“精耕細作”為城市開啟“美顏”功能

改善城市市容秩序 城市顏值不斷提升

“髒、亂、差!”家住仿古街附近的市民陳露還記得,以往這裡佔道經營嚴重,每天叫賣聲從未間斷,深受其擾。而現在,坐商佔道經營現象得到有效遏制,流動攤販在城北綜合市場有了“新家”,馬路變乾淨了、攤販不見了、環境變美了,都讓她愛綿竹更多一些。

綿竹城管“精耕細作”為城市開啟“美顏”功能

潔淨,始終是一個城市的“臉面”。仿古街、北順城街、仁澤街曾是我市佔道經營的“重災區”,為了提升城市形象,2019年3月至5月,綿竹市綜合行政執法局重拳出擊整治城北、城南片區環境秩序,啃下管理“硬”骨頭,有序引導1600餘戶流動商販進入新改建的城北綜合市場、城南綜合市場和三星農貿市場規範經營,大大改善城市環境;對城北片區沿街商鋪佔用公共通道擅自搭建的門市彩鋼結構構築物進行了拆除,涉及鋪面650餘個。

綿竹城管“精耕細作”為城市開啟“美顏”功能

“三張名片綿竹情,凝聚力量黨政群。清風楊柳景色美,展現酒鄉與畫城。下力整治髒亂差,達到衛生又文明。”看到城區秩序不斷改善,城市顏值不斷提升,一名七旬老人特意作詩一首,點贊綿竹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點贊城市環境新面貌。

完善城市基礎設施 市民幸福感不斷增強

夜幕降臨,只見中心廣場噴泉處一盞盞、一簇簇的射燈、彩燈交相輝映,隨著水柱一起一伏而變幻著不同的色彩,燈光的動靜結合、色彩轉換讓整個噴泉景觀都“活”了起來,吸引著路過的市民駐足觀賞。“原來綿竹的夜景這麼賞心悅目,這是城市裡的幸福味道,我要將它拍下來發到朋友圈去。”市民張琳一邊說,一邊拿著手機對著噴泉拍個不停。

燈光點亮城市的夜。隨著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城市形象和品位的全面提升,綿竹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大力推動城市光亮工程建設,在中心廣場打造夜景觀並在春晞路步行街開展亮化項目,讓綿竹的夜以流光溢彩、燈火璀璨的面貌擁抱居者和來者,切實增強市民的歸屬感、認同感。

不僅如此,2019年以來該局還不斷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對濱河東、西路等城區主要道路進行道路路面瀝青改造工程約6.06萬㎡,完成人行道維修3550㎡;新天地商業廣場段、回瀾大道東方明珠段、盛世華章等城市排水管網改造約400米。加快推進公園建設,通過健身區域改造、格桑花廣場綠建改造、更換休閒座椅等,進一步完善公園配套設施,為廣大市民提供更加優美舒適的遊園環境。進一步完善城市服務功能,在蘇綿大道和回瀾大道兩側安裝更換休閒座椅60套,並對馬尾河沿岸損壞的休閒座椅進行了維修更換,努力為市民創造優美舒適的休閒環境。

建好改好城區公廁 市民幸福指數提升

在城區茶盤街的綠化廣場上,一座獨具中國式建築風格的房屋格外醒目,這是一座公共廁所。走進廁所,地面乾淨無漬,獨立廁位、無障礙衛生間、獨立管理間等一應俱全,處處彰顯著城市管理的人性化。整個廁所的環境,自然清新、乾淨整潔,讓人感覺十分舒適,再加上綠植、牆貼的裝飾,使得公廁煥發出一種生機和活力。

綿竹城管“精耕細作”為城市開啟“美顏”功能

公廁雖小,卻是連著城市基礎建設和文明發展這個“大民生”。綿竹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從細節入手、小處著眼,藉著“廁所革命”的契機,把建好改好公廁當成是一篇服務群眾、關切民生的大文章來做。如今,在我市的大街小巷,不時可以看見一座座功能完善、舒適美觀的公廁,帶給市民遊客方便的同時,也成為了城市的一道風景。據瞭解,2019年綿竹市綜合行政執法局新建改建公廁2座,並通過加強公廁管理,增加入廁導視牌,不斷完善廁所內基礎設施,使市民如廁舒適性得到提升,廁所衛生和細節設置更趨人性化。

綿竹城管“精耕細作”為城市開啟“美顏”功能

垃圾分類 擦亮城市綠色名片

“點擊回收屏幕選擇垃圾回收類別,再用手機掃一掃二維碼,回收機就自動開箱,投遞生活垃圾後,系統會智能稱重、智能識別,環保金便可以返現到手機……”在市政務服務中心“小黃狗”智能垃圾回收機前,志願者徐超正在操作演示如何正確使用進行垃圾分類。大家在徐超的宣傳演示下爭相體驗,對小黃狗智能垃圾回收機變廢為寶的操作非常感興趣。

綿竹城管“精耕細作”為城市開啟“美顏”功能

據悉,自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啟動以來,綿竹市結合當地實際,積極探索出以政府為主導、以專業分類為引領、以群眾參與為基礎的生活垃圾分類新路徑,在全市掀起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風暴”。通過與小黃狗科技環保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在學校、小區、公共服務區以及商業綜合體等地安裝44臺“小黃狗”智能垃圾回收機,是簽約投放數量最多的縣(市區)。截至目前,可回收總量共計約75.28噸,返給市民環保金27619.26元。

綿竹城管“精耕細作”為城市開啟“美顏”功能

此外,綿竹市還通過建立“零廢棄”小鎮,“環保銀行”進學校,廚餘垃圾集中收運,以及在城區公共機構配齊四類垃圾分類桶,預計6月上旬,設立安裝完畢24座垃圾分類亭、60個垃圾分類宣傳欄,穩步推進城東新區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等方式加快推進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目前,綿竹市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設施覆蓋率已達100%,物業小區設施覆蓋率為48.6%,中端運輸設施已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已初見成效。

以竹為媒 深化成德眉資同城發展創新合作

“綿竹”地名意為“綿水之濱,茂林修竹”,竹類文化在綿竹歷史悠久。

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講話重要精神,省委、省政府《關於推進竹產業高質量發展建設美麗鄉村竹林風景線的意見》,綿竹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充分利用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的大好機遇,與成都望江樓公園簽訂《成德眉資同城發展創新合作——成都市望江樓公園 綿竹市園林管理所竹種質資源繁育基地》合作協議,充分利用成都望江樓公園竹類植物資源優勢與我市園林管理所苗圃基地的土地資源合作開展生產繁殖。

竹種質資源繁育基地約80畝,位於德阿路旁、高新區管委會對側的園林管理所新苗圃內。目前,苗圃基地的土地平整,道路、圍牆、排灌溝渠及臨時生產管理用房等基礎建設已經完成,苗圃內共引進種植竹品種59種,近萬餘株。月亮泉公園散生竹種園從成都望江樓公園引進的首批精品竹類進行栽植,總共引進46種竹類,共計597株散生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