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总编辑肖启明:中国古代神奇动物来自波斯吗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张瑾华

春风荐书2|三联总编辑肖启明:中国古代神奇动物来自波斯吗

第8年。迟到的春风更骀荡。

令人瞩目的春风悦读榜评选已经启动,接下来,在浩如烟海的2019年度好书中,2020春风悦读榜,将由国内文化大咖、各大权威出版社掌门人、书店和广大读者共同打造,产生春风榜“好书60”,并最终产生各大奖项。

第8张春风榜在路上。

今天,三联书店总编辑肖启明向春风榜推荐了以下三本书。他留给读者的问题是:你知道古代波斯的神兽们和中国古代传奇动物有什么关系?

《波斯笔记》

作者: 李零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9.10

春风荐书2|三联总编辑肖启明:中国古代神奇动物来自波斯吗

【推荐语】

波斯,古代世界的中心,与秦汉并立的强大帝国,中西交流的关键枢纽。继《我们的中国》之后,李零教授用“我们”的眼光审视古代中亚和世界历史,精彩图文再现波斯余晖。

波斯帝国有三大特点:第一是大,不仅囊括了中近东的所有国家,也囊括了丝绸之路南段的大部分国家;第二是统一,与秦汉帝国相似,它也是“车书一统”的大地域国家;第三是与中国关系很密切,不论是贵重商品、动植物还是中国的外来宗教,都以波斯为中介。本书系统详实地整理波斯帝国的历史,全面地比较古代中国与波斯帝国的方方面面。分为上下篇,上篇十章为“历史—地理篇”,有关波斯帝国的政治、疆域、制度、宗教,下篇十章为“考古—艺术篇”,介绍宫殿、石刻、艺术品、博物馆文物。此书为我们看待欧亚大陆两千年以来的文明进程开启了当代中国的全新视野。

李零是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美国艺术-科学院院士。研究、著述范围涉及诸多领域,如考古、古文字、古文献,以及方术史、思想史、军事史、艺术史和历史地理。这部《波斯笔记》是阅读、行走相结合,学习世界史的笔记。

李零在三联书店出版过八本书:《我们的经典》《我们的中国》《铄古铸今》《万变》《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兰台万卷》《何枝可依》《小字白劳》,此外他还著有《中国方术考》《花间一壶酒》《入山与出塞》《兵以诈立》《丧家狗》等。他说,他的书都是读书笔记。

人类的终极问题

作者: 袁越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9.9

春风荐书2|三联总编辑肖启明:中国古代神奇动物来自波斯吗

【推荐语】

人类来自哪里?我们为什么会变老?创造力究竟是怎么来的?这三个问题是人类的终极问题,因为只有了解了人类的过去,才能看清我们的未来;只有了解了死亡的本质,才能弄清生命的意义;只有了解了创造力的来源,才能明白人类为何变成今天的样子。

本书作者袁越借助专业的科学背景、大量的阅读梳理、实地的采访调查,把目前已知的这三个问题的最佳答案和推理过程呈现出来,并借此传达这样的理念:今天世界上的所有人几万年前都是一家人,我们是同一群非洲居民的后代,共享同一个地球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位成员的利益也都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进化绝不只是你死我活的生存竞争,互助才是进化的主旋律。而创造力,正是从这种万物相连的信息共享机制中诞生的。

中国哲学十五讲

作者: 杨立华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9.3

春风荐书2|三联总编辑肖启明:中国古代神奇动物来自波斯吗

【推荐语】

《中国哲学十五讲》选择中国古代十五位有代表性的哲学家,对他们的哲学体系做了整体性的阐发和揭示。作者从每一位哲学家的根本问题出发,明确其概念内涵及问题的具体指涉,呈现出其思想展开的固有脉络和结构。作者对中国古代哲学问题、哲学家的思想路径的深入挖掘,以及对隐藏在基本哲学洞见背后的思考和论证过程的强调,对于我们今天理解中国古代哲学是极具启发的。

春风荐书2|三联总编辑肖启明:中国古代神奇动物来自波斯吗

抢先读

《波斯笔记》部分书摘

中国古代的“神奇动物”来自哪里?

波斯,东为伊朗高原,西为两河流域,北为小亚,南为埃及。它的地理位置很特别,中国的东西往西传,欧洲、西亚、北非的东西往东传,它是中转站,两边的东西都有。如伊朗既有老虎,也有狮子,既有单峰驼,也有双峰驼,同时有本地出产和周边进贡的各种马。狮子、单峰驼和所谓天马,对中国而言,都是外来动物。

波斯艺术中的动物

人类交往,有两样最重要:一样是战争,一样是商贸。战争是“不打不成交”,通过征服,互相学习。比如亚历山大征波斯,就主要是征服者向被征服者学习。他死后,有所谓“希腊化时代”(Hellenistic Age)。所谓“希腊化”,马其顿、托勒密、塞琉古,每个王朝都是你化我,我化你,互相化,并不是单向的希腊化。

商贸是互通有无,最能反映彼此的有无。比如中国和伊朗,丝绸之路上,你来我往,两边的物产有什么不同,一下子就能看出来。

这里,我想谈谈波斯艺术中的动物。动物也能反映交流。

写实的动物和想象的动物

艺术中的动物分两大类:一类是写实的动物,一类是想象的动物。

写实的动物(realistic animals)是自然界本来就有,人类能够观察到的动物,比如野生的狮、虎、狼、熊、鹰、鹿,以及家养的马、牛、羊、鸡、犬、豕。

想象的动物(imaginary animals)是现实不存在,靠想象虚构出来的动物。其特点是东拼西凑,四不像,比如把人跟动物拼一块儿,把飞禽、走兽拼一块儿,本来不长角,给它加上角,肩上没翅膀,给它插上翅膀。

埃及艺术,动物形象特别多。这些动物,很多都是写实的动物,但同时又是神。比如狮子、胡狼、河马、狒狒、瞪羚、鳄鱼、朱鹭、鹰隼、眼镜蛇、青蛙、甲虫、蝎子,以及公牛、山羊、猫、鹅。

埃及的神祇有三种形象,不光流行于埃及本土,而且对整个近东世界都有影响。一种是双翼日盘,乃拉(Ra)的象征;一种是鹰隼,乃荷鲁斯(Horus)的象征;一种是狮身人面像,即大家熟知的斯芬克斯(Sphinx)。拉是太阳神,双翼日盘代表太阳,像鹰隼一样插上翅膀,飞在空中。‹2›这种神,后来与荷鲁斯合一,荷鲁斯作鹰隼状。鹰隼是自然界固有的动物,比日盘更形象。斯芬克斯不一样,它是人狮合一,属于想象的动物。双翼日盘、鹰隼和斯芬克斯在西亚艺术中也很流行。

西亚艺术,三种动物最流行:老鹰、狮子、公牛。这些都是自然界固有的动物。想象的动物,则是用这三种动物和人,两两拼凑而成。三种形象最典型:斯芬克斯,狮身人首;拉马苏(Lamassu),牛身人首;格里芬(Griffin),狮身鹰首。类似的拼凑还有很多种,如长翅膀的翼狮(winged lion) 和狮怪(demon lion)。狮怪不光长着鹰的翅膀,而且前脚为狮爪,后脚为鹰爪,甚至有蝎子状的尾巴。它们都是用老鹰、狮子、公牛拼凑而成。这种设计,推而广之,所有走兽都可加翅膀。如萨珊艺术和草原艺术,马、牛、羊、驼、鹿,都可加翅膀。

波斯艺术中的动物 想象的动物

1.拉马苏

亚述的宫室和神庙常以成对的拉马苏守门。波斯波利斯大平台的万国门也以成对的拉马苏守阙,这是学亚述。亚述的拉马苏分两种,一种是狮爪,一种是牛蹄。作狮爪者类似斯芬克斯。

春风荐书2|三联总编辑肖启明:中国古代神奇动物来自波斯吗

万国门的拉马苏守阙。

2.斯芬克斯

波斯的斯芬克斯,多为男相,头戴王冠,长大胡子,与埃及不同,与希腊也不同。希腊的斯芬克斯多为女相。波斯波利斯也有这种图像,见阿帕丹东阶外壁横楣,大流士宫以南的大台阶也有类似图像。

春风荐书2|三联总编辑肖启明:中国古代神奇动物来自波斯吗

大流士宫台阶上的斯芬克斯浮雕。

3.格里芬

波斯波利斯的三种柱头,其中一种是格里芬。乔加·赞比尔出土过一件陶格里芬,年代可以早到公元前13世纪

春风荐书2|三联总编辑肖启明:中国古代神奇动物来自波斯吗

禁军大道的格里芬雕塑。

4.狮怪

亚述石刻有狮怪,苏萨大流士宫的釉砖画也有狮怪。波斯波利斯的门道有《英雄搏杀狮怪图》,左右对称各一幅。王与狮怪面对面,一手在上,紧紧抓住狮怪的角,一手在下,操匕首猛刺狮怪腹部

春风荐书2|三联总编辑肖启明:中国古代神奇动物来自波斯吗

薛西斯后宫《英雄搏杀狮怪图》。

5.牛怪

在波斯波利斯,除去《英雄搏杀狮怪图》,还有《英雄搏杀牛怪图》,图中牛怪和狮怪一样,也是作站姿,与王搏斗。

春风荐书2|三联总编辑肖启明:中国古代神奇动物来自波斯吗

百柱宫《王杀牛怪图》。

与中国比较

中国艺术中的动物,也分写实和想象两种。但这两类动物,有时会混在一起。

比如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分天宇,青龙代表东方七宿,白虎代表西方七宿,朱雀代表南方七宿,玄武代表北方七宿,除龙是想象的动物,其他三种,似乎都是普通的动物。但白虎不是普通的虎,朱雀不是普通的雀,玄武不是普通的龟蛇,同时是天上的星官群。

又十二生肖,除龙是想象的动物,其他都是写实的动物。马、牛、羊、鸡、犬、豕是家养,虎、兔、蛇、鼠、猴是野生,都是现实存在的动物。它们在功能上是一样的,同样代表十二支,用于推算历日,跟西方的黄道十二宫功能相似。

中国的瑞兽

中国古代,动物分羽、毛、鳞、介、蠃五类。羽虫是飞禽,凤为之长;毛虫是走兽,麟为之长;鳞虫有鳞,龙为之长;介虫有甲,龟为之长;蠃虫无毛,人为之长。‹3›

什么是瑞兽?瑞兽的瑞是祥瑞。所谓祥瑞,往往具两面性,既可祈福迎祥,又能驱凶辟邪。如汉武帝以来的西汉年号,元狩、元凤、神爵、五凤、黄龙之类,就是以这类动物的出现为祥瑞。

上面说的龙、凤、龟、麟,号称四灵(见《礼记·礼运》),就是最典型的中国瑞兽。

中国的瑞兽,多是想象的动物。如颐和园仁寿殿前的铜瑞兽,龙、凤、麟,就是想象的动物。

但情况也有例外。如太和殿前的铜瑞兽,龟、鹤,就是写实的动物,但神龟和普通的龟不一样,仙鹤和普通的鹤也不一样。龟、鹤象征长寿。明清以来,有龙首龟,号称赑屃(龙生九子之一),用以驮碑,鹤亦口含仙草,有时站在龟背上,叫“龟鹤齐龄”。

龙、凤、麐(同麟),三字见于商代甲骨文,很古老,说明它们都是中国人的创造,并非自外输入。这三种瑞兽,几千年来,变化很大,但万变不离其宗,仍有形象上的连续性(颐和园仁寿殿铜龙、铜凤)

1.龙

龙的形象是由多种动物拼凑而成,但仍有现实依据,主要参考 的是蛇类和蜥蜴类的爬行动物,特别是鳄鱼(Crocodylussiamensis)。甲骨文的龙字正像头上长角,张血盆大口,露尖牙利齿,摇头摆尾的鳄鱼。中国古代,北方也有鳄鱼。相传夏有豢龙氏,就是擅长养鳄鱼的人。商周铜器,纹饰分两大类,一类是动物纹,一类是几何纹,唯独缺少植物纹。动物纹,最主要就是龙纹。我写过一篇文章,专门考证通常说的饕餮纹或兽面纹,说明这类纹饰只是正视的龙首纹。

2.凤

凤的原形〔图 30-1〕是雉科动物,主要参考的是锦鸡(Chrysolophus)、孔 雀(Pavonini)一类动物,特点是尾巴很长,头上有冠,颜色鲜艳。甲骨文的“凤”字〔图30-2〕正像长尾有冠的鸟类。商周铜器,除去龙纹,鸟纹最流行。鸟纹中的长尾戴冠者,就是凤纹。凤,汉以来也叫凤凰,雄曰凤,雌曰凰。

3.麟

麟的原形是鹿科动物。麟,亦作麐,二字皆从鹿。甲骨文有“麐”字。《诗·周南·麟之趾》提到麟。麟的形象,后世有很多变形,有点像龙,但龙是五爪,麟是偶蹄,仍然不难区分。这种动物,因哀公获麟,孔子绝笔《春秋》而大出其名,但到底属于哪一种鹿,谁也说不清。麟是独角鹿。自然界,鹿科动物都是双角,独角是出于想象。与麟类似,欧洲有独角兽(unicorn),形象是独角马。马没有角,有角是出于想象。这种马的角长在头顶,很长很尖,表面有螺纹。自然界,只有加拿大北部和格陵兰岛西部海域的一角鲸(Monodonmonoceros)有这种角。中国的独角马,见于吉林老河深鲜卑墓出土的鎏金饰牌,不但鼻子上长着独角犀似的角,而且有翅膀。河西走廊,魏晋墓也经常出土独角兽,也有欧洲独角马似的长角。

汉以来,麟也分雌雄,雄曰麒,雌曰麟。西人是以unicore翻译我们的麒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