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為什麼不快樂?這3個生活小細節,給了我們答案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發現自己越來越不快樂了。

哪怕每天都會跟朋友談天說地,時不時大家還會一起講講笑話段子。

但是我們發現:往往笑得越放肆之後,我們就會越覺得空虛寂寞。

一個人為什麼不快樂?這3個生活小細節,給了我們答案

有句話叫做:“無所求,所以無所懼。”

當我們對很多事情沒有太大的期望時,往往就會沒什麼懼怕的,從而心態就會更加平淡——談不上快樂,但至少不會不快樂。

可為什麼我們總是會感到不快樂呢?其實生活中有3個小細節,已經給了我們答案。

一個人為什麼不快樂?這3個生活小細節,給了我們答案

我們辦健身卡,期待它讓自己變瘦

很多人辦健身卡的目的,其實都是想要讓自己瘦下來。

很少有人是為了一種健身的習慣而不帶一個期待的結果去辦健身卡。

每次我們剛辦了健身卡之後,就以為自己可以馬上瘦下來。可堅持不到一個月時間,慢慢的我們就開始給自己找各種理由不再去健身房。

或許是太累、或許是太麻煩、或者是自己真的很忙,但根本原因是自己並沒有因為辦了健身卡所以馬上就瘦下來。

雖然我們很清楚減肥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我們依然是這麼期待著的。

一個人為什麼不快樂?這3個生活小細節,給了我們答案

我們發信息,期待它被回覆

不管是戀人之間、朋友交往,或者是職場交際,只要我們發了信息之後,都會期待著它被回覆。

就像我們發朋友圈曬心情、曬動態一樣,期待被人點贊、被人評論、被人關注的心情,會讓我們不停打開看看。

特別是在跟心儀的人發消息聊天時,要是對方一直不回自己的消息,會產生很多聯想:對方怎麼還不回消息?是在忙嗎?是我哪句話說錯了嗎?是在跟其他誰聊天嗎?……

總之,我們會特別期待著這條信息能夠儘快得到回覆。

一個人為什麼不快樂?這3個生活小細節,給了我們答案

我們看一本書,期待它讓我們變得有內涵

在這個信息越來越碎片化的時代,人們都開始越來越注重“內涵”的問題。

董卿曾經說過:“假如我幾天不讀書,我會感覺像一個人幾天不洗澡那樣難受。”

讀書確實是一個讓人增加內涵氣質的有效途徑之一,所以當我們看一本書的時候,就會期待它能夠讓我們變得有內涵。

看書本身是一件需要有耐心的事情,可實際上我們喜歡用社交軟件,企圖通過“打卡”、“督促”等方式來讓我們持續讀書。

但每每如此之後,我們就會發現其實半天下來,書沒看幾頁,為了發個朋友圈P圖都花費了兩個多小時。

於是我們發現,其實我們並不是真的想要自己有內涵,而是想要別人覺得自己有內涵。

一個人為什麼不快樂?這3個生活小細節,給了我們答案

諸如此類的情況在生活中還有很多。

當這樣的事情發生得越來越多時,我們就會慢慢明白:

為什麼會覺得不快樂?因為我們總是期待著一個結果。

我們做一件事情時,內心都會有一個預設的期待,比如發消息會預設被回覆、辦健身卡會預設自己變瘦、看書會預設自己更有內涵。

這些預設的期待如果實現了,我們會長舒一口氣,甚至會因此而欣喜若狂。

可如果這些預設的期待沒實現,我們就會自怨自艾。

一個人為什麼不快樂?這3個生活小細節,給了我們答案

之所以人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越來越不快樂,就是因為我們懂的東西太多,越來越喜歡追求有結果的人或事。

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所有事情都一定會有結果的,但我們又希望可以每件事都能夠按照自己預設的期待產生結果。

最後不斷起起落落,讓自己越來越感覺不到快樂。

都說保持純真,就可以快樂。

其實快樂的根本,就是放下所有的期待,把耐心留住,驚喜會慢慢醞釀而出。

一個人為什麼不快樂?這3個生活小細節,給了我們答案

​—END—

文/知陽;圖/網絡

本期話題:你給心儀之人發的消息沒被回覆時,都想了些什麼呢?

歡迎大家評論區分享你的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