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之下》之番外110:一朝天子一朝臣,陸繹助張居正實現改革

每一個追劇的人,心中都有一個自己臆想的番外,

每一個喜歡六一夫婦的人,心中都有一個自己臆想的婚後生活。

這裡是小女子眼中的六一夫婦的番外故事,只是自己的臆想而已,

若你喜歡,歡迎關注,一起品六一夫婦;

若你不喜歡,也無需在意,純屬虛構,與原著無關,與歷史無關。

《錦衣之下》之番外110:一朝天子一朝臣,陸繹助張居正實現改革

高大人下臺

高大人奉先皇之命,輔佐當今皇上。然,由於當今皇上僅僅只有十歲,凡是都是需要李太后做主,讓高大人越發的憤怒,他始終覺得女人不該出現在朝堂上。而李太后對高大人的意見也越來越大。

李太后開始暗中找人監控高大人,企圖找到高大人身上的問題,將其一網打盡。

陸繹上次雖然拒絕了李太后,但是也並沒有反對李太后。不過,陸繹的話也讓李太后產生了新的謀劃,只要她將高大人激怒,讓其生策反之心,那麼高大人便再也無翻身的機會。

李太后暗中聯合了東廠馮公公,馮公公和高大人是政敵,自然是很願意為李太后效力,因為他清楚,只要高大人在一日,他便無翻身的機會。

但是讓高大人意外的是張大人亦加入到了李太后的陣營,與其說是為了將高大人趕下臺,不如說張大人有更大的政治抱負,想要實施。

高大人在朝堂上因為與李太后發生了衝突,回到家中怒道:

十歲的孩童,怎麼可以治國。

這件事情被馮公公的暗線得知,將其改成“十歲的孩童,怎麼可以當天子”流傳出來,李太后以此為由,誣陷高大人有謀反之意,聯合眾人討伐高大人。樹倒猢猻散,朝堂之中大部分已經成為李太后的人,高大人因此下臺。

而朝堂上重新洗牌,現在的內閣首輔便是張居正張大人,而馮公公因為除去高大人有功,成為了東廠的第一把交椅,李太后對其十分信任。

《錦衣之下》之番外110:一朝天子一朝臣,陸繹助張居正實現改革

朝廷大改革

陸繹沒有想到張大人會主動約見他,他來到了張府,私自拜見了張大人。

張大人與陸繹一同飲茶,突然間略有些傷感的道:恩師最喜歡的便是茶道,他經常以煮茶比作官場之事,他一生光明磊落,本想以告老懷鄉善終,可是卻終究被高大人所害。今日將高大人趕下臺,也算是替恩師報了仇。

陸繹自然知道張大人口中的恩師是何人,自然是徐階徐大人。陸繹故作安慰道:若是徐大人得知張大人一心掛念他,他定然會覺得欣慰的。

張大人抬頭看了一眼陸繹,道:恩師是陸大人救走的吧。能夠在高大人眼皮底下搞這些動作而不被別人察覺,想必只有錦衣衛有這個能力了。

陸繹沒有想到張大人居然早就猜到了這一點,陸繹不知張大人是何意,故而並沒有搭茬,而是笑著喝了一口茶,道:果真是好茶。

張大人也沒有繼續發問,而是對著陸繹道:感謝陸大人能夠冒險救下恩師。陸大人無需回答我,我心中自然清楚答案。看在陸大人救下恩師的份上,將來若是陸大人有用得著張某的地方儘管說。

陸繹笑著點了點頭,道:張大人客氣,我只是盡我所能。

張大人從懷中拿出一份奏書,將其打開,遞到陸繹的面前,道:早就聽聞恩師說過,陸大人非一般之人,才識過人,心懷家國大事。陸大人可以看一看這份奏書,給張某些意見。

《錦衣之下》之番外110:一朝天子一朝臣,陸繹助張居正實現改革

陸繹改開奏書,只見上面寫著改革政令四個大字,陸繹細細的品讀起來,原來張大人想要實現的是一項重大的工程,想要在政治、軍事、經濟三個方面進行改革。

第一大改革便是政治方面。奏書上指出“致理之遣,莫急於安民生;安民之要,惟在核吏治”。他要從安民的立場出發,開始圍繞“尊主權、課吏職、信賞罰、一號令”進行大改,以法理政,堅持“刑賞予奪,秉持公道”,以振揚風紀,使天下信服。

並且提出了考成法,建立有效的考核考績制度,考成法的精神是“立限考事”、“以事責人”。考成法,即由各部衙制定一式三份收發文簿,分別留部作底本、送六科備註、交內閣查考。對官員進行層層考核,保證官員的能力,更好的為百姓造福。

第二大改革便是軍事方面的,其主要的邊防方針便是外示羈縻、內修守備。內修守備的重點是加強北邊防務,提高軍事抗衡能力。

第三大改革便是經濟方面的,推行一條鞭法,整頓賦役制度、扭轉財政危機。對天下田畝通行丈量,按照人口數量平均分配給普通百姓,避免搶奪土地現象發生,避免官員霸佔土地。

《錦衣之下》之番外110:一朝天子一朝臣,陸繹助張居正實現改革

看到這些改革措施,陸繹震驚了。他原本以為張居正張大人也只是為了權利,而支持李太后,將高大人趕下臺。沒想到,他居然有如此遠大的政治抱負,居然想要實施大的改革。這一項改革,以民生為基礎,衝擊了廣大官員的利益。簡單點說,若是真的實施這項改革,張大人可能面對的敵人便是所有的官員,挑釁的是所有的官員,稍有不慎,很可能身敗名裂,遭到眾人彈劾,甚至性命堪憂。

陸繹略有些震驚的問道:張大人,當真是決定要如此嗎?大人可想好了,這份改革奏書一旦呈上去要面對的是什麼嗎?

張居正晃了晃手中的茶,飲了一口道:這件事情我暗中計劃好久,等的就是今時今日。陸大人的擔憂我自然懂,我甚至清楚,若是失敗,我不但性命不保,還可能連累妻兒。可是,若我一直閉口不言,那麼受苦的便是天下百姓。正所謂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我不想在人世間白走一遭。

陸繹聽聞張大人如此講,心中再次被觸動,道:張大人有如此胸襟,陸繹佩服。若是大人有何需要,儘管講,我願意助大人完成此改革。

張大人聽後,笑了笑,道:我便知道我不會看錯人。若是能夠得到陸大人相助,那麼勢必事倍功半。

陸繹笑著道:乃陸某分內之事。

《錦衣之下》之番外110:一朝天子一朝臣,陸繹助張居正實現改革

陸繹的考量

陸繹從張大人府上離開,心中一直處於震驚之中。他反反覆覆的想改革之事,想如何能夠實施推展呢。

這一次的改革,動了大多數官員的利益,想必勢必會遭到阻攔,但是想一想天下的百姓,卻又覺得再難也應該試一試。

海禁解除、封貢互市,如今我朝貿易前景一片樂觀,若是張大人的改革再能夠實施,那麼天下才算徹底的安定,陸繹的心便也安定了。

屆時再離開,便也算對得起自己心中的大義了。

思及此處,陸繹只覺得豁然開朗,他加快了腳步,趕回家中,突然間,他有些想今夏了,已經好久沒有好好陪一陪今夏了。

《錦衣之下》之番外110:一朝天子一朝臣,陸繹助張居正實現改革

陸繹回到家中,看見今夏在院子裡面陪子宜正在踢球,玩得十分開心。

子宜笑呵呵的道:

爹爹,你回來了。

陸繹笑道:滿頭大汗的,小心別感冒。

今夏看了一眼陸繹,今日的陸繹十分的放鬆,不似上幾日那樣沉重,忍不住問道:大人,可是有什麼好消息。

陸繹笑道:走,帶你們去吃好吃的。

子宜立刻歡呼道:太好了,我要吃肉丸子。

陸繹將子宜抱了起來,道:好,爹爹帶你去吃肉丸子。

夕陽下,一家三口向酒樓的方向走去,那場景異常的溫馨自然。

《錦衣之下》之番外110:一朝天子一朝臣,陸繹助張居正實現改革

注:本文為小女子眼中的影視原創,歡迎關注,讓我們一起來幻想六一夫婦的餘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