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举全国之力伐吴惨败、损失数万精兵以及5位武将、4位谋士!

引言:


三国后期,关羽发动荆襄之战,被东吴所击败并且战死。刘备为关羽报仇,举全国之力伐吴。在集结兵力之时,张飞被手下范强、张达杀害,带着张飞首级投奔东吴。


这两件事情加起来,刘备对孙权更加怨恨。于是举全国之力伐吴,不听劝谏,结果大败。刘备退回白帝城驻扎,后因刘备病重,于章武三年夏四月二十四日病逝。


刘备举全国之力伐吴惨败、损失数万精兵以及5位武将、4位谋士!

三国时期刘备伐吴地图


刘备举全国之力伐吴,这期间刘备不只是损失数万精兵,同时也损失许多将军以及谋士。惨重至极。


这场战役,导致本来蜀国后期无大将更加雪上加霜。也是蜀国走向灭亡的转折点。那么这场战役中,都损失了哪些武将与谋士?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刘备举全国之力伐吴惨败、损失数万精兵以及5位武将、4位谋士!

《三国演义》刘备剧照


谋士——马良、程幾


马良,字季常。外号叫做白眉,马良是“马氏五兄弟”中最有才能的一位,其弟马谡被我们所熟知。马良与刘备、诸葛亮关系甚好。马良曾经作为外交官出使东吴,孙权对其印象也是极好。


诸葛亮在给孙权写的信中提到马良:“虽无机敏的才华,但是却有善始善终的美德。”


“鲜于造次之华,而有克终之美。”——《三国志·董刘马陈董吕传》


刘备举全国之力伐吴惨败、损失数万精兵以及5位武将、4位谋士!

《三国演义》马良剧照


刘备称帝之后,任马良为侍中。随后与刘备一起出征伐吴,出任刘备的军师。夷陵之战中刘备兵败,导致马良身亡。


程幾,字季然。曾经作为刘璋的手下,被刘璋重用,任江阳太守。在刘备取代刘璋作为益州牧时,担任从事祭酒。


刘备夷陵之战时,任程幾为军师。夷陵之战大败之时,程幾一身傲骨,不肯撤退,不肯投降,最终持戟战死。


“吾在军,未曾为敌走,况从天子而见危哉!”——《三国志·邓张宗杨传》


谋士降将—黄权、庞林


黄权,曾为刘璋部下,刘备战胜刘璋,刘璋投降,黄权跟随刘备。刘备定军山与曹操的战役的胜利,出自黄权的计谋。


在刘备伐吴时,黄权劝谏贡献策略。但刘备不听,一意孤行,任黄权为镇北将军抵御曹魏,待蜀军大败,刘备率部撤退。


此时黄权所在,归路已断,黄权不得不投降魏国,黄权在魏国混的风生水起,被司马懿所看重,官至车骑将军、仪同三司。


蜀国官吏想要处置黄权家人,但是刘备说道:


“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三国志·黄李吕马王张传》


刘备举全国之力伐吴惨败、损失数万精兵以及5位武将、4位谋士!

《三国演义》黄权剧照


刘备知道是自己的错导致兵败,黄权曾经劝谏自己并没有听,所以并不怪罪黄权。


庞林,大名鼎鼎“凤雏”庞统的弟弟,其谋略想必也是超凡。在刘备伐吴时跟随镇北将军黄权一起讨伐东吴。刘备兵败,庞林随黄权一同投降魏国。官至钜鹿太守。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刘备损失的武将。


武将—冯习、张南、傅肜、赵融


冯习,字休元。张南,字文进。此二人在《三国志》中记载极少,两个人也才仅仅几行文字描述。此二人并无任何背景描述,仅作为刘备身边的将军。


冯习与张南在猇亭大败,同时阵亡。


刘备举全国之力伐吴惨败、损失数万精兵以及5位武将、4位谋士!

《三国演义》刘备剧照


傅肜,也是与冯习、张南一同战死的将领,当时蜀军已经大败,傅肜御敌追兵,被吴军追上,劝其投降。


但傅肜忠义为人,一身傲骨,宁战死,不受降。并且还大骂吴军道:


“吴狗!何有汉将军降者?”——《三国志·邓张宗杨传》


赵融。赵融与傅肜、廖化一起作为刘备伐吴的别督,赵融与傅肜纷纷战死。


只有廖化活了下来,廖化诈降后又诈死,带着老母亲返回蜀国刘备阵营,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廖化活到了见证了蜀国的灭亡。


武将—沙摩柯


沙摩柯,原名摩沙柯,武陵蛮王。《三国演义》中比较传奇的一位人物。


沙摩柯其实并没有什么傲人战绩,只是被《三国演义》神化。


《三国演义》中沙摩柯在伐吴大战,出场便射杀吴国大将甘宁,虽然当时的甘宁已经没有战力被偷袭而死,但还是让沙摩柯走上了人生巅峰。


后沙摩柯被周泰二十余合斩杀。


在正史中,沙摩柯与冯习、张南一同战死,并没有以上事迹。


“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斩张南、冯习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馀营。”——《三国志·陆逊传》


刘备举全国之力伐吴惨败、损失数万精兵以及5位武将、4位谋士!

《三国演义》刘备剧照


总结:


刘备伐吴,犯了所有君王战争失败的同样错误,不听劝谏,一意孤行。


并且刘备本身并没有统兵征战的能力,以及长途奔袭并不是上策,导致这场战役的失败。这场战役也是蜀国走向灭亡的一个转折点。

​参考文献:《三国演义》《三国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