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失在贛江浮橋~走遍中國-江西(五)

12月20日贛州

走失在贛江浮橋~走遍中國-江西(五)

贛江三面環水,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是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歷來為江南政治經濟軍事重鎮。

走失在贛江浮橋~走遍中國-江西(五)
走失在贛江浮橋~走遍中國-江西(五)

來贛江一定要去看看那座建於南宋年間的古浮橋,浮橋建在古城牆邊,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時間,雖然現在公路橋樑非常發達,只有這座建春門浮橋,作為全國曆史文化名城的歷史文化景觀,特意保存了下來, 最為難得的是現如今這座浮橋依然在為贛州市民服務。也算是“國寶”級文物了,橋頭還有許多漁民在兜售魚乾,江邊的漁船上晾曬了許多江魚、香腸、臘肉等,浮橋上來來往往的各色人流,挑擔子的,騎車的,走路的,面頰被風霜侵蝕的黝黑的漁民,竊竊私語的小情侶們,拿著相機的外鄉人,賣小吃的,賣小玩意的,和小販討價還價的,遠處的汽笛聲,漁船裡高壓鍋的哧哧聲,魚跳到甲板上打的船板噼噼啪啪的……這一切構成了一副難得的畫面,彷彿置身於古老的江南,你像一個外人,又像是個地地道道的客家人……

走失在贛江浮橋~走遍中國-江西(五)走失在贛江浮橋~走遍中國-江西(五)
走失在贛江浮橋~走遍中國-江西(五)走失在贛江浮橋~走遍中國-江西(五)
走失在贛江浮橋~走遍中國-江西(五)走失在贛江浮橋~走遍中國-江西(五)

12月21日灶兒巷是贛州保留下來的眾多歷史文化街巷的一個典型代表。因為古時很多衙役住在這裡,而衙役統一穿的服裝是黑色服裝,叫皂色,所以有人把他們叫做皂役,他們住的地方就叫做“皂兒巷”。後來諧音就變成了“灶兒巷”。漫步此巷,作坊,老宅,店鋪,民居窗外晾曬的衣裳、食品無不透著一股濃濃的

接著地氣的鄉情,一對拍照的情侶,還有一個很老掉牙的理髮店更是透著古色的韻味,從宋代至今,巷內保存了不少古建築,董府就保存比較完美,從最初的錢莊到如今的客家餐館,董府的後裔將董府經營的風生水起……算命的都有專門的門面

走失在贛江浮橋~走遍中國-江西(五)
走失在贛江浮橋~走遍中國-江西(五)走失在贛江浮橋~走遍中國-江西(五)
走失在贛江浮橋~走遍中國-江西(五)

大街的電纜下都掛著晾曬的肉

走失在贛江浮橋~走遍中國-江西(五)
走失在贛江浮橋~走遍中國-江西(五)

天氣漸冷,慢慢向南方行進,下站廣東。後期精彩故事歡迎你的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